-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蕙風楊波逐夢樂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9467
- 條形碼:9787552039467 ; 978-7-5520-394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蕙風楊波逐夢樂園 內容簡介
上海市民辦揚波中學創立于1992年,是上海市創辦的首批5所民辦中小學之一。目前學校有24個初中班級、6個高中班級,是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完全中學。學校占地21.6畝,建筑面積14396平方米,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 多年來,學校以“適合學生,成就未來”為教育理念,以“家園、學園、花園和樂園”的創新型生態文明學校為辦學目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學校的校訓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辦學30年來,學校因“學風好,校風正,質量佳,效益高”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譽。
蕙風楊波逐夢樂園 目錄
序 揚起風帆的奮進,波瀾不驚的引領 楊國順
教育管理
一心“民”情擔使命,一路“民”歌唱育人 樂霆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構建與應用的研究 樂霆
關于新時期民辦學校黨的建設整體提升實踐與思考 施恩全
深入推進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考 章炯毅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中學教育中的實踐探究 宋晉賢
科研引領學校內涵發展 孟小紅
教學論文
因“材”施教 吳子靜
錘煉學科**知識提升學生語言素養 孟小紅
小說教學的“厚”與“薄” 王萍
詩歌教學中對語言敏感性的培養 劉濤
“1+X”閱讀教學模式實施策略初探 何薇
素養導向下“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孟小紅
“雙減”背景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
——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為例 謝瑋
核心素養,由“表”及“里”生成于課堂
——以《表里的生物》教學實踐為例 趙嚴雯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引領 駱虹華
初中生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和實施路徑
——以《城南舊事》為例 王晶
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實踐與運用
——以七年級名著閱讀《西游記》為例 陳曉怡
名著任務書作業設計
——以《艾青詩選》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 謝瑋
《聊齋志異》“錯位”敘事藝術研究 蔣強龍
詩歌教學探索之“深入”與“淺出” 王萍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因材施教:為何、如何 孟小紅
巧設問題,使文本解讀更有效 王萍
創新意識的培養來自數學課堂 朱武巍
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和做法 章炯毅
芻議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鄒群偉
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化對策分析 鄒群偉
淺談教學過程中數學語言表達的重要性
——基于課程標準的數學課堂反思 張艷娜
淺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 李清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分層教學,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張佳佳
發揮幾何畫板優勢,為數學課堂增添色彩 張佳佳
基于因材施教思想的教與學的實踐探索 張艷娜
數形結合法在初等數學中的應用 韓園園
創設自主管理,讓學生個性成長 張佳佳
高中填空題的兩種特殊解法 鄒群偉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過程”味 朱武巍
基于項目式學習平行四邊形判定的探究與實施 李清泉
數學綜合題解法探討 邱訓華
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考 黃勇
要點導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蔡楠楹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以上海牛津版初中英語7B Unit 9 reading: Mr. Wind
and Mr. Sun 公開課為例 陳賽賽
簡析新課標下的英語課堂創新教育 石娟
外刊網絡新聞引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證研究 趙偉娜
淺談體驗式主題教育如何實施并滲透于初中英語教學
——以初中行為規范主題教育公開課為例 陳賽賽
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索
——學生實驗操作復習課教學研究 陳曉倩
因學生之材正確處理教材 周軍華
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 葉晨
中考改革背景下促進物理實驗復習的“深度學習”
——以“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和“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實驗為例 宋聰欣
多給學生留一點思考的時間 宋聰欣
課堂活動的設計與思考
——以《滑輪》為例 劉丹
依托導學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朱柳菊
趣學化學的方法探究 吳雪梅
高中化學項目化學習的幾點思考 夏鮮竹
立足“雙減”,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
——以“化學語言的專題復習”為例 吳雪梅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微課程對學科德育滲透的探索 夏鮮竹
中考改革背景下化學實驗課教學方式的改變
——以“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探究”為例 吳雪梅
有限課堂,無限探究
——淺談道德與法治課的探究性學習 施恩全
“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的改進與設計 胡錚霖
生命科學與地理跨學科案例分析
——以“跨學科案例之旅行篇”為例 鄒怡
在素質教育中如何實施因材施教原則 屈建明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計算思維培養研究現狀與啟示 曾睿
初中體育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與應用研究 高雅穎
興趣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高雅穎
“雙減”背景下教師對中學生課外籃球活動的干預研究 王相國
改教學方法,強教學手段,提課堂效益 顧奕
“雙減”背景下打造真實高效體育課堂的實踐探索 卞小明
武術情景化教學實踐研究
——以九年級武術少年短棍為例 盛興元
有關初中男生引體向上項目的調查研究與分析 王相國
基于微信平臺的初中學生課外體育合作學習研究 賀俊
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 賀俊
德育案例
傳承開拓育“學力”,篤行致遠現“研值”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研學實踐課程的實踐 宋晉賢
實現班級自主管理的思考與嘗試 李清泉
樂在一起,讓心飛揚
——全員育人導師制案例分析 夏鮮竹
潤心慧行,建“五愛”班級 趙嚴雯
依托課程設計開展勞動教育的初探 宋晉賢
踏進春光、玩轉春意、認知自我、體驗職業
——民辦揚波中學“生涯體驗日”活動案例 黃勇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班級 鄒怡
蕙風楊波逐夢樂園 節選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構建與應用的研究 樂霆 2018年3月,我校成功申報了靜安區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深化教育個性化:發達城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性循證研究”下的子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構建與應用的研究”。定位“培育‘卓越學子’”,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我校圍繞“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構建多層級多維度的信息平臺,應用平臺數據信息,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 本課題對“評價”的認識和平臺功能的定位 (1) “評價”如航標,須助力核心素養培育的“卓越學子”發展; (2) 平臺的“評價”指向“卓越學子”培養,應當以內嵌隱性評價為主; (3) “評價”平臺的構建,應當以學生校內外學習生活為基礎數據搭建框架; (4) “評價”平臺的功能應當簡約靈活便捷經濟,能適配多層級多維度分發的需要; (5) “評價”平臺的數據內容的應用,應當服務于但不限于我校師生,應當作適度擴展。 因此,本課題認為,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應當盡力滿足承載內容的功能、管理內容的功能、評價反饋的功能、數據挖掘的功能、聯結外援的功能。 二、 本課題對平臺數據的認識和數據關系的定位 平臺定位于“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功能的認識,構建了“卓越課程圖譜”和五大課程群如“德育校本課程”等支撐平臺,把數據分為以下四種: (1) 基礎數據:校園內外,為學生五育并舉卓越發展而開展的一切學習活動,是平臺所需的源頭數據; (2) 輔弼數據,即“上海市民辦揚波中學數字圖書館”,支撐輔助學生素養培育與提升; (3) 分發數據:從基礎數據中按需擇取和多層級分發的數據,由學校遴選、經計算機房分發到各平臺; (4) 檔案數據:綜合素質評價相關數據,由基礎數據按學期、學年、學段等數據綜合與精選而來,是基礎數據的重要應用。此外,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數據既是基礎數據的一種應用表現,也是學校存檔備用的檔案數據。 學校安排中層老師和計算機房老師各有分工地收集、管理、使用上述數據。四類數據之間的關系如圖:圖1數據關系圖三、 “卓越學子”評價平臺的指標體系及多維度構建在此基礎上,揚波中學研發了校本化的“卓越學子”評價指標體系,多維度地構建平臺,使之適配“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評價的數據要求,將基礎數據導入平臺,提供給教師作個性化的數據挖掘與利用。詳情如下表:表1“卓越學子”評價平臺數據表序號平臺名稱數據源頭數據性質目標受眾數據內容1學校各種活動所有組織者、參與者、觀察者和表現者基礎數據:*詳*全;學校中層負責從中遴選,計算機房負責分級發送本校師生員工、家長為主,其他不確定受眾學校各種活動的真實事件、現實參與,是學校各種平臺所需數據的源頭2上海市民辦揚波中學數字圖書館購買數字圖書、期刊基礎數據校園內網,供全校教職員工、學生校內閱讀使用電子媒介:數字圖書、數字期刊3上海市民辦揚波中學網站計算機房根據學校中層對基礎數據的遴選結果分發分發數據,1級:次詳社會公眾學校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活動及成果,學生活動及獲得的成就4學校微信公眾號計算機房分發分發數據,1級:次詳社會公眾電子媒介5學校墻報欄計算機房分發分發數據,2級:較簡到校者都是受眾紙質媒介6校門口電子屏幕計算機房分發分發數據,3級:極簡;精選+“本校大事”同上電子媒介7數字化班牌應用系統計算機房分發分發數據,2級:較簡本班同學為主,任課老師為輔;校園內網使用在各班級的電子班牌上展示各班級的風采8校園視頻應用平臺基礎數據:存儲以供點播校園內網使用;供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點播使用校級公開課、揚波講堂、學生各類會演活動等視頻資料9校園直播平臺教職員工、 學生基礎數據:存儲以供點播校園內網使用現場轉播校內各類活動10揚波中學全通教學質量監測平臺(閱卷系統)考試學科的相關教師學業成績數據及其衍生數據;屬于重要基礎數據教師(含班主任,領導如校長、書記、副校長、部門中層);校園內網使用試卷閱卷、統計、分析11數字化校園綜合應用系統教師、學生、家長4級數據:按學期、多維度精選校園內網使用多維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體現學生個體、群體五育并舉成果圖2“卓越學子”綜合評價報告單上圖為課題組研發的數字化校園綜合應用平臺導出的《“卓越學子”綜合評價報告單》。包括四大類信息。學生基本信息包括身高、體重等學生基本信息;課程評價信息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在評價反饋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基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如我校的垃圾分類課程,則是為了滿足學校學生對生態環境的研究要求而增設的。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9年2月17日,《新聞晨報》的《周到》發表了題為《垃圾分類市民知曉度到底如何?中學生自發上街進行問卷調查》的新聞,報道了揚波中學八年級(6)班生態環保小隊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2月18日,《人民日報》的《人民網》也隨后發表了題為《滬中學生自發調查垃圾分類知曉度,不少市民接受了調查》的新聞報道。這次的社會調查活動,可以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學校的培養方案一方面通過各類活動、檢查、評比從行為規范角度,提高學生垃圾分類意識和水平,規范垃圾分類行為。另一方面,教學環節中設置垃圾分類相關的課程,通過課堂對學生開展垃圾分類教育,增加學生參與度,培養環保意識和科創精神。如:學校在低年級通過“科學”學科課堂鼓勵學生開展垃圾分類相關的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在初二年級通過“生命科學”課,撰寫垃圾分類方面的小論文;從而推薦指導有能力的學生開展相關的課題研究。安排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課題“廚余垃圾粉碎機對上海市水環境的影響”。 四、 “卓越學子”評價平臺的多層級應用 到目前為止,平臺運行良好,實現了“評價”平臺系統的多層級應用。 (一) 實現了數據的記錄、承載、分發、存檔諸功能 (二) 達成了內嵌評價、引導發展的平臺構建目標 學校各種活動為學生表達表現的平臺,由此成為數據產生的源頭,使得各平臺分發傳播了豐富多樣的數據,產生了良好的“評價”效果。 (三) 便捷了教師、學生、家長、學校中高層管理者等多方人員對平臺的登錄、使用 1. 學生和家長群體對平臺的登錄、使用 課題組抽樣調查了包含六、七、八年級和高一年級的一組11名學生,他們知道本校各種信息的途徑主要有:表2校園信息傳播途徑調查表 類別選擇數占比A. 學校微信公眾號1091%B. 班級的班牌327%C. 學校門口的電子屏873%D. 學校的墻報436%E. 班會課327%F. 家長之間聊天655%G. 學校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764%H. 其他途徑19%學校微信公眾號、學校門口的電子屏、學校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分列前三名,是校園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 2. 本校教師群體對平臺的登錄、使用 在課題組對本校教師的調查訪談中,老師們對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的使用和關注度更為專業、更體現出“長期主義”即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更長久的關切。一是導入成績時使用。二是優秀學生、班干部選舉及各種其他類型的評優時使用。三是想全面了解一個學生時會查看使用。 3. 支持了教師對數據的挖掘與利用,使問題發現、對策制定更精準 以“全通教學質量監測平臺(網上閱卷系統)”為例。 課題組預先構建的平臺功能,規定了它對產生的基礎數據(即學生試卷各題得失分和總分原始數據),可以形成多種可視化報告。如當次測試數據的可視化報告、多次測試數據的可視化報告、測試數據的得分率可視化報告、測試數據的學科比照可視化報告。 (1) 平臺數據支持教師作整體分析、評估、制定對策,支持教師為學生“畫像”; (2) 平臺數據支持教師制定針對性幫助措施,支持教師標定“臨界生”并開展重點關注與指導; (3) 平臺數據的挖掘,支持了教師預判并能動彌補教材不足。 4. 間接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助力提升了學業質量;促進了揚波學子“五育并舉”,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1) 學科組活動內容充實,有解決問題的現實針對性; 僅以網絡教學為例,揚波中學各年級各學科的老師們都在線測試之后,開展了質量檢測分析會。大家援引平臺上的“平均分、優秀率、優良率、及格率、各小題得分率、臨界生得分”等數據進行評價反饋。 (2) 導學案設計、校本練習設計針對性精準,質量提高; 目前,我校校本練習已研發到3.0版,除此以外,還形成了《單元學科教學設計與實施(2.0版)》《導學案》《小升初銜接校本教材(2.0版)》等。 (3) 形成諸多相關的研究成果。 課題開展以來,我校教師圍繞課題積極開展各項研究,形成各級各類課題與項目數十篇,現已結題的市級項目有2項,其中樂霆校長負責的“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卓越學子發展評價平臺構建與應用”項目獲上海學校德育“德尚”系列項目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形成的相關論文有3篇,發布于市區級期刊。孟小紅撰寫的《揚波評價實踐案例:以多維度承載與多層級發表的評價信息平臺,助力“卓越學子”培育與發展》獲2020年“黃浦杯”長三角城市群“創新視角下的教育現代化”征文比賽二等獎。教師相關課題申報立項的市級項目有1個,區級課題有5個,校級課題有4個。已結題的市級課題與項目2個。
蕙風楊波逐夢樂園 作者簡介
樂霆,1956年生,維吾爾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校長,全國民族中學教育協會副理事長,第七屆上海市督學,上海市第八、九、十屆政協委員。 1980年進入上海市回民中學工作, 1998年擔任該校校長,形成了“創造適合各民族師生和諧發展的現代教育”的辦學思想。2006年進入上海市民辦揚波中學工作,現任該校理事長、校長,提出了“適合學生,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 先后榮獲“上海市園丁獎”“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獲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