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持續不懈的創新: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6272
- 條形碼:9787100216272 ; 978-7-100-21627-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持續不懈的創新: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本書特色
二十年持久創新之路,廓清創意議程,打造創意城市。 本書旨在考察“創意”概念在1998—2018年這二十年的過程中如何得到重視、如何被證實、如何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以及如何持續存在。主題切中時下熱點,深刻的理論探討結合扎實的案例研究,在為讀者帶來愉悅閱讀體驗的同時,也能夠提供借鑒、啟發思考。 21世紀以來,“創意”概念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人們越來越重視創新在發展中的角色和位置,經濟領域尤其如是,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創意概念崛起的主要表現之一。本書從研究主題上來看,其核心概念和觀點正符合時下的流行趨勢,創新及創意產業仍是目前的發展熱點,書中對創意相關理論的探討以及扎實的案例研究能夠為我國相關的產業發展帶來啟發與借鑒。從內容架構上來看,全書內容豐富,結構明確,既比較全面地分析了創意及其相關概念,又牢牢把握創意的持續性這一研究焦點,邏輯清晰地敘述了創意概念在1998—2018年間的發展歷程,可讀性強。
持續不懈的創新: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考察“創意”概念在1998—2018年這二十年的過程中如何得到重視、如何被證實、如何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以及如何持續存在。全文共包含八個章節。作者首先介紹了“創意”及其相關概念,剖析了創意概念崛起的先兆因素,理清了“創意議程”的崛起和在全球推廣的過程。之后,作者基于案例研究探討了藝術和文化在“復蘇”中的重要角色,并將創意產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專門研究了與 “創意產業”相關的統計證據基礎。同時,作者還考察了創意議程在利物浦這個具體場所的應用情況,借以展示該市如何利用這個議程,并推動其發展。*后,作者直面貫穿創意議程始終的概念模糊性問題,并對全書內容和創意這二十年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總結。全書內容詳實、論述清晰,研究問題在當下仍是熱點,對當前的經濟文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能夠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些借鑒,并啟發讀者思考。
持續不懈的創新: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目錄
作者前言
**章 緒論:“持續不懈的創新?”
第二章 持續創新的前兆
**節 創新理念的預兆
第二節 創新:千年不衰?
第三節 文化政策及其理據
第四節 證據,數字和文化
第五節 經濟價值與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
第六節 “新”經濟
第七節 為經濟和社會“復蘇”的藝術
第八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創意議程面面觀
**節 創意議程的崛起
第二節 一個全球議程
第三節 創意的多重意義
第四節 創意產業
第五節 阿多諾的“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
第六節 20世紀后期的“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
第七節 “創意產業
第八節 文化與創意的交疊
第九節 創新經濟
第十節 創意階層
第十一節 創新與創業
第十二節 創意城市
第十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藝術和文化的創新:持久的挑戰
**節 證據的尋找和復蘇的興起:概述
第二節 繼續尋找證據
第三節 近年復蘇證據的考察
第四節 持久的挑戰
第五節 短期數據不能確定遠期結果
第六節 有限的資源
第七節 研究術語不夠明晰
第八節 過分強調經濟的一面
第九節 經濟、文化和社會結果的區分
第十節 盤旋兜圈子?
第十一節 本章小結
……
第五章 創意產業的不斷發展
第六章 利物浦:持久創新的案例剖析
第七章 廓清創意議程:力爭更持久的發展
第八章 后記:遞減的圈子
譯者后記
持續不懈的創新: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作者簡介
[英]彼得·坎貝爾(Peter Campbell),英國利物浦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系準教授(Reader)、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政策、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學理論和城市社會學。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文化政策》《社會學》《文化經濟》等期刊。 何道寬,深圳大學教授、資深翻譯家,歷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外國語學會副會長、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2007-2015),現任中國傳播學會終身榮譽理事(2022-)。長期從事英語語言文學、文化學、人類學、傳播學研究,主要著譯作有《中華文明擷要》《理解媒介》《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17世紀的荷蘭文明史》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