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馬克思主義走進新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4823
- 條形碼:9787214274823 ; 978-7-214-2748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走進新時代 本書特色
傳學是一位學者型領導干部。作為一名學者,他長期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造詣深厚,成果豐碩;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他多年從事黨的理論宣傳工作,視野開闊,成績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傳學緊緊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開展研究,發表高質量論文60余篇,提出了許多富有見地、頗有前瞻性和原創性的學術觀點。十年磨一劍,此集方始成。《馬克思主義走進新時代》既適合專業理論工作者閱讀,也適合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學習,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又能為大眾釋疑解惑的理論讀物。 ——李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會長,《求是》雜志社原社長) 本書是一部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前沿問題進行深刻研究的論文集,是一部既具有很高學術價值又能為大眾釋疑解惑的理論讀物,話語樸實自然,表達平易曉暢,既適合專業理論工作者閱讀,也適合黨員和普通群眾學習。
馬克思主義走進新時代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傳學同志緊緊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開展研究,發表高質量論文60余篇。本書選取的論文按照“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研究”“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五個主題進行編排,內容豐富、自成體系。其中既有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不懈探索,也有對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深入思考;既有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系統研究,也有對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學闡發。
馬克思主義走進新時代 目錄
一、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共產黨宣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迎來新飛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理論淵源和實踐基礎
高舉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旗幟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偉大創新
論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國際視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的有關論述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
論新發展理念的理論升華與實踐指向
唯物辯證法視域下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探析
唯物史觀:“四個全面”的理論基石
要樹立高度的制度自信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深厚根基、根本邏輯和實踐遵循
二、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
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初心和使命彰顯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初心使命的歷史邏輯與時代價值
建設現代社會的一項基礎工程
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夯實國家治理現代化基礎
在群眾實踐中挖掘深層改革的動力
理論大眾化關鍵在“*后一公里”
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人民性
三、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
論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旨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文化根基與傳承維度
把發展優勢轉化為理論優勢和話語優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契合性
——基于軟實力的一種考察視角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
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公共性視角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踐行
社會轉型時期的公共道德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權威的現代轉型
“一帶一路”視域下的我國文化開放戰略
準確把握和自覺增強文化自信
努力彰顯社科理論的力量之美
重視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四、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研究
列寧的理想信念觀及其現實啟示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在增強憂患意識中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邏輯
永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利器”本色
——關于增強批評和自我批評實效性的幾點思考
政治文化建設:時代訴求、價值目標及優化路徑
提升黨的思想引領力的內在邏輯與時代回應
革命性鍛造: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由之路
協同推進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理論依據、實踐邏輯與現實啟示
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把思想建黨的歷史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五、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之美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風及其當代啟示
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以人民為中心的方法論意蘊
從歷史經驗看科學判斷形勢
唯物辯證法的斗爭性原則與新時代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
通過不斷思想解放努力推動社會革命
“核心意識”的本體意義及實踐路徑
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思想及其實踐的基本原則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 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用唯物史觀學好黨的歷史
善于運用科學方法總結歷史經驗
馬克思主義走進新時代 作者簡介
雙傳學,1967年生,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研究員、高級編輯。現任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思想政治工作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記者協會副主席。先后在高校、地方和省級機關工作,歷任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社科聯副主席(兼)、新華日報社總編輯等職。 先后入選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等10多項,出版著作(含獨著、合著)20余部,發表論文200多篇,7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一等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