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靜水流深:比較文化視域下的東亞水意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11130
- 條形碼:9787308211130 ; 978-7-308-2111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靜水流深:比較文化視域下的東亞水意象 內容簡介
日漸發達的物質文明和不斷升級的生態危機是一個物體的兩面,它帶來了人們對西方文化、西方分析思維的反思,更帶來了對東方“天人合一”自然觀的研究熱情。西方危機帶來的人與自然的思考,是人與生存環境、人與文化傳統的思考,它應該是直接的、具象的、多元化的。而“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作為一種哲學思想源于中國,同時作為一種自然智慧,也是處于同一漢字文化圈的人們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下的生存體驗歷史。“水”是生命之源,是極其重要的生命意象,本書通過“水”這一與人們的生存、生活、審美實踐密切相關的自然元素,從比較文化視角對東亞中日韓“水意象”進行探討,以求深層挖掘東亞“天人合一”自然觀的傳統生命意識。
靜水流深:比較文化視域下的東亞水意象 目錄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文化原型之水意象
第三節 豐富多彩的水意象研究
1 東亞自然觀比較研究
2 東亞水意象比較研究
3 中、日、韓三國水意象研究
第二章 東亞文化背景
**節 東亞的地理環境特點
1 中國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
2 日本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
3 韓國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
第二節 東亞的“天人合一”自然觀
1 中國的“天人合一”自然觀
2 日本的“神人和一”自然觀
3 韓國的“天人交與”自然觀
第三節 東亞“水”的自然觀
1 水不發昆山,不能揚洪流以東漸
2 川水流淌不絕,但非源頭之水
3 吾情似青山,君意似流水
第三章 東亞神話水意象
**節 中國神話水意象
1 胞胎水——創世神話中的源水意象
2 母體的象征——水生神話
3 能量與德的象征——治水神話
第二節 日本神話水意象
1 生命力的象征之“海中葦芽”——開天辟地神話
2 儀禮的象征之順水流去的水蟶子——創國與人類起源神話
3 死亡與重生的象征——諸神的誕生神話
4 豐饒的象征——海幸、山幸洪水神話
第三節 韓國神話水意象
1 合露而生——天地王本Puli
2 天和水的結合之身份象征——建國神話
3 重生與水的空間旅行一一Bali公主神話
4 重生的儀式——兄妹婚洪水神話
第四節 水意象與生命動力——東亞神話水意象比較
第四章 東亞文化水意象
**節 東亞語言水意象
1 水的詞源
2 水的語言使用
第二節 東亞風水文化水意象
1 東亞風水理論小考
2 東亞風水文化水意象——以古城風水為例
3 小結
第三節 東亞陰陽五行文化水意象
1 中國陰陽五行文化水意象
2 日本陰陽五行文化水意象
3 韓國陰陽五行文化水意象
4 小結
第五章 東亞文學水意象——以古典詩歌為例
**節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水意象
1 潤物細無聲——水與生命感
2 不飲濁泉水——水與道德
3 滔滔江水——水與時間
4 洞在清溪何處邊——水與隱逸
5 抽刀斷水水更流——水與愛情、憂愁
第六章 東亞水意象——生命·女性·時空
參考文獻
靜水流深:比較文化視域下的東亞水意象 作者簡介
趙銀姬,浙江大學文藝學博士,現任職于浙江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曾作為國家公派教師赴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孔子學院執教(2019.8-2011.2)。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文化比較、中國國際教育相關文化研究:主要成果及獎項:主持浙江省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作為核心成員參與語合中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課題重點課題1項、浙江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1項、浙江省一流線上課程1門、浙江省十三五規劃新形態教材項目1項;第三屆全國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二等獎(1/5);慕課《杭州歷史文化漫游》(團隊)及《通用學術漢語:思辨與表達》(團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