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記憶:記憶的科學與遺忘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2596
- 條形碼:9787521742596 ; 978-7-5217-425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記憶:記憶的科學與遺忘的藝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想提升記憶力的群體;對大腦和記憶感興趣的群體;★為什么有些記憶只存在幾秒(比如密碼),而另一些記憶卻可以持續一生(比如你的婚禮當天)?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莉薩·吉諾瓦為你揭秘記憶形成原理,講述不為人知的記憶奧秘。本書也是一份完整的記憶力及健腦指南,通過簡單的聯系,可以有效幫你克服記憶障礙,改善“失憶”困境。 ★《出版家周刊》《柯克斯書評》《書單》好評推薦;
記憶:記憶的科學與遺忘的藝術 內容簡介
當你無論如何都記不起上周看的那部電影里那個演員的名字,或者走進一個房間卻忘了當初為什么去那里時,你有沒有感到一陣巨大的恐慌?如果你超過40歲,上述場景可能很難讓你開心一笑。你甚至會擔心這些記憶缺失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實際上,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些遺忘的事例實屬正常。因為我們的記憶力雖然是驚人的,但它遠非完美。我們的大腦并不是用來記住我們聽到的每一個名字,每一項計劃,或者我們經歷的每一天。有時候你的記憶會出錯,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已經損壞或是你患了某些疾病。遺忘是人與生俱來的一部分。 在這本書中,你將了解被遺忘的記憶是暫時性的無法訪問還是被永遠抹去了,以及為什么有些記憶只存在幾秒鐘(比如密碼),而另一些記憶卻可以持續一生(比如你的婚禮當天)。你會逐漸意識到正常遺忘和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遺忘之間的明顯區別。你將看到記憶是如何受到意義、情緒、睡眠、壓力和環境的深刻影響的。一旦你了解了記憶的語言和功能——它令人難以置信的優勢和令人無語的缺陷,它的天然弱點和潛在的超能力,你就可以極大地提高記憶能力。這將改變你的生活。
記憶:記憶的科學與遺忘的藝術 目錄
序 言 _ Ⅲ
**部分 記憶從何而來
01 創造記憶 _ 003
02 集中注意 _ 014
03 在這一刻 _ 025
04 肌肉記憶 _ 037
05 大腦里的百科全書 _ 047
06 發生了什么 _ 059
第二部分 為什么會遺忘
07 對已發生之事的錯誤記憶 _ 079
08 舌尖現象 _ 095
09 別忘了,要記住…… _ 107
10 一切終將過去 _ 119
11 不如遺忘 _ 128
12 自然衰老 _ 136
13 阿爾茨海默病 _ 144
第三部分 改善抑或損傷
14 回到*初的環境 _ 157
15 心力交瘁 _ 164
16 充足睡眠 _ 173
17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_ 181
18 記憶悖論 _ 189
致謝 _ 195
附錄 如何應對這一切 _ 197
建議閱讀 _ 211
記憶:記憶的科學與遺忘的藝術 節選
請在腦海中想象一下 1 美分硬幣的樣子。這么多年來你可能見過成百上千次,所以記住一枚硬幣的外觀對你來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大腦已經將它的模樣存到你的記憶中了。 你對剛剛腦海中浮現的模樣是否深信不疑? 1 美分硬幣正面是哪位總統的形象,他面朝哪個方向?你能確信這些細節 嗎?日期在硬幣的什么位置?“LIBERTY”(自由)這個詞在哪兒?“IN GOD WE TRUST”(我們相信上帝)這行字呢?硬幣反面的形象是什么?現在,你是否能根據記憶非常準確地畫出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為何你會感覺能夠記住 1 美分硬幣, 回想起來卻發現僅有零星的記憶?是你的記性不好嗎? 當然不是,人類的記憶本就如此。 每一天,你的大腦都在處理“看、聽、嘗、聞、觸”的工作,創造出無數奇跡,令人嘆為觀止。它還能感知疼痛、愉悅、溫度、壓力和各種情緒。大腦提供方案,問題方能得以解 決。你走路時不會撞墻,走下馬路牙子過馬路時不會摔跤,那 是因為大腦能夠判斷你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大腦可以通過 “語言”來接收和理解外部信息,并通過“語言”給出反饋。 它控制著你對巧克力和性愛的欲望,調節著你與他人甘苦與共 的移情能力以及對自我存在的覺察程度。不僅如此,大腦還擁 有記憶的能力。在大腦運轉創造的所有錯綜復雜又美妙絕倫的 奇跡中,記憶為王。 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記憶。沒有它,信息和經驗就無法保留,新結識的人將永遠是陌生人,讀到這句話的結尾你可能記不住上一句了。你得依靠記憶才能想起今天晚些時候要給媽媽打電話,或者在晚上睡覺前服用心臟病藥物。穿衣服、刷牙、讀書、打網球和開車都需要記憶。從醒來直到入睡的那一刻, 你都在使用你的記憶,甚至在工作中你的記憶能力也在高速 運轉。 生活中重要的事實和時刻交織、串聯,刻畫了個體的生活敘事與自我認知。記憶能夠讓你認識到“現在的我”和“過往的我”。如果親眼見到被阿爾茨海默病剝奪了記憶的病人,你就會直觀地意識到:作為人類,記憶是多么不可或缺。 盡管記憶如此不可思議,在生活中如此必不可少、無處不在,但是它遠非完美。我們的大腦并不是專門用來記住他人的姓名、推進后續事宜或者記錄我們遇到的每件事情的,這些只是大腦的“出廠設置”。即使是*聰明的人也會記錯事情。一個能記住圓周率 10 萬多位數字且因此聞名世界的男人,也會忘記妻子的生日或者他為什么會走進客廳。事實上,大多數人到明天就會忘記今天經歷的大部分事情。總的來說,這意味著我們實際上不記得自己大部分的生活。從去年到現在,有多少天是你能完整且具體地記得的?大多數人平均只能記得 8 到10 天,這個比例是3%。如果追溯到5年前,你能記住的更少。在你的記憶中,很多細節都并不完整和準確。遺漏和無意識加工特別容易影響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記憶。你還記 得肯尼迪總統遇刺、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或者 2001 年 9月 11 日雙子塔倒塌的時候,你在哪兒,和誰在一起,在做什么嗎?這些觸目驚心、令人悲憤的事情即使在多年后,也依然歷歷在目。然而,如果你曾經試圖回憶那一天,或者看過那天的新聞報道,那么我敢用我的全部身家和你打個賭:那些事無巨細又讓你深信不疑的記憶,也許有很多是你從未真正經歷過的。 撇開準確性不談,大腦到底記得什么? 你的初吻 6×6 的答案如何系鞋帶 兒子的生日祖母的忌日彩虹的顏色你的地址 如何騎自行車 大腦*容易忘記什么? 你的第十個吻 上星期三晚餐的食物手機的位置 五年級老師的名字 5 分鐘前遇到的女士的名字代數 倒垃圾 Wi-Fi 密碼 為什么我們只記得初吻而不記得第十次的吻?是什么決定了我們會記住什么,忘記什么?記憶十分善于“精打細算”。 簡言之,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化到可以甄別并記住有意義的事, 遺忘無關緊要的東西。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都是不重要的例行活動:洗澡、刷牙、喝咖啡、上班、工作、吃午餐、回家、吃晚餐、看電視、在社交媒體上消磨大把時光,然后上床睡 覺,日復一日。我們不會記得上周洗了多少件衣服。大多數時候,遺忘實際上并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管是第十個吻、上周洗過的衣服、周二的午餐還是任何細枝末節的小事,我們可能都會認同,遺忘沒什么大不了的。這些日常瑣事并不是特別有意義,也完全不重要。然而,大腦也會忘記許多我們本該關心的事。我非常想記住去圖書館歸還女兒過期的圖書,走進廚房的理由,或者眼鏡放在了何處。這些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這種情境下的遺忘并不是由大腦的效率原則決定的,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向大腦這個記憶內存提供 能夠進行內容創建和 / 或記憶檢索的輸入指令。對智能設計來說,普通內存故障是正常結果。但是我們通常并沒有這種體 驗,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熟悉記憶內存的用戶手冊。一旦掌握了記憶內存的運轉流程,我們就能記住更多事情。
記憶:記憶的科學與遺忘的藝術 作者簡介
莉薩·吉諾瓦 (Lisa Genova)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有《我想念我自己》《愛你的安東尼》《擁抱時間的人》《無聲的音符》等。《我想念我自己》被改編成電影并獲得奧斯卡獎。莉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貝茨學院生物心理學專業,并在哈佛大學獲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她致力于向全世界講述她所理解的神經系統疾病,曾作客《奧茲醫生秀》、《今日》、PBS新聞一小時、CNN和NPR等節目。她的TED演講《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已經被觀看了800多萬次。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