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未來教師的項目化學習設計/未來學校創(chuàng)新計劃系列叢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11711858
- 條形碼:9787111711858 ; 978-7-111-7118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未來教師的項目化學習設計/未來學校創(chuàng)新計劃系列叢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小學教師 中小學教學研究者 PBL教師 PBL研究者本書是中國教科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研究成果,由國內(nèi)PBL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者、山東濰坊未來學校校長祁彧團隊編寫,它基于PBL教學需求,能夠幫助中小學教師快速掌握PBL教學的基本要領,讓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成為PBL教學的高手。
未來教師的項目化學習設計/未來學校創(chuàng)新計劃系列叢書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中國教育科學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為我國教師發(fā)展量身打造的一本他們真正需要的書,它從解決教師教育困境出發(fā),幫助教師解決項目化學習不想做、不能做、不會做的問題。本書共四個模塊七章內(nèi)容,為教師提供了一條能力持續(xù)進階的路徑。因為項目化學習的本質(zhì),不是(以“珠峰”為目標的)項目,而是(以“體能”為結(jié)果的)學習,所以它需要我們在這條進階路徑上刻意練習,不斷精進。我們*終會發(fā)現(xiàn),本書驅(qū)動問題的答案并非“藏”在理論里,而是“長”在我國教師真實的項目化學習實踐里。 掃描封面上的二維碼,即可查看增值資源,方便教師更好地使用本書。
未來教師的項目化學習設計/未來學校創(chuàng)新計劃系列叢書 目錄
全書框架概覽 /1
模塊一 為什么要做項目化學習(why)
**章 為什么全球教育普遍選擇了項目化學習
1.1 新挑戰(zhàn):教育變革此時此地此身 /4
1.2 舊問題:策略之爭由目標來終結(jié) /5
1.3 一模型:終身成長無限循環(huán)模型 /7
1.4 本章小結(jié) /9
模塊二 項目化學習是什么(what)
第二章 項目化學習的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
2.1 大合集:在定義輾轉(zhuǎn)騰挪的背后 /12
2.2 一句話:本質(zhì)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15
2.3 一座橋:教師是學習和項目之橋 /16
2.4 一封信:來自項目管理專家的信 /16
2.5 本章小結(jié) /21
第三章 項目化學習的本質(zhì):貌似理解與真正理解
3.1 失敗了:從國外打假信息里學習 /23
3.2 無規(guī)劃:不摸石頭,一蹦就想過河 /27
3.3 無情境:小馬用大牛的方法過河 /29
3.4 無評價:只顧摸石頭卻忘記過河 /30
3.5 本章小結(jié) /31
模塊三 誰能做項目化學習(who)
第四章 什么樣的教師更容易做好項目化學習
4.1 有好奇:永遠好奇如何學以致用 /33
4.1.1 工具1 意義學習 /33
4.1.2 工具2 喬哈里窗 /35
4.1.3 工具3 實干家名單 /36
4.1.4 工具4 問題清單 /37
4.2 換角色:做菩提祖師還是做唐僧 /39
4.2.1 教練角色/39
4.2.2 更多角色/40
4.3 提能力:循序漸進,慢慢來比較快 /41
4.3.1 七**/42
4.3.2 一新知 /42
4.3.3 三步走 /44
4.4 本章小結(jié) /48
第五章 什么樣的學校更容易做好項目化學習
5.1 有目標:不會誤把手段當作目的 /49
5.2 內(nèi)整合:集體教研支持能力卡點 /53
5.3 外整合:外部資源轉(zhuǎn)為挑戰(zhàn)任務 /56
5.4 本章小結(jié) /59
5.5 小彩蛋:如何確認素養(yǎng)教育眼神 /59
模塊四 如何做項目化學習(how)
第六章 包含“評價設計”的項目化學習設計
6.1 抓標準:評價先行,從我自己做起 /65
6.1.1 設計標準/65
6.1.2 專有名詞/68
6.1.3 目標設計/71
6.1.4 體驗設計/73
6.1.5 特征設計/75
6.1.6 交互設計/79
6.2 三條邊:設計中可能存在的極限 /80
6.3 用工具:用一頁紙構(gòu)思設計藍圖 /81
6.3.1 教師動機/83
6.3.2 學生動機/83
6.3.3 評價三板斧/87
6.3.4 學生難點/95
6.3.5 驅(qū)動問題/96
6.3.6 項目實施/101
6.3.7 項目名稱/106
6.3.8 關(guān)鍵資源/108
6.3.9 項目墻/109
6.4 用案例:帶著問題意識拆解案例 /111
6.4.1 “教師就能評價”的案例 /111
6.4.2 “非教師就能評價”的案例 /112
6.5 用模板:讓設計能力被完整看見 /115
6.6 本章小結(jié) /117
第七章 包含“評價實施”的項目化學習實施
7.1 有標準:標準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18
7.2 抓轉(zhuǎn)變:自己就是秋天的一棵樹 /119
7.2.1 **類:樹枝型能力 /120
7.2.2 第二類:過渡型能力 /122
7.2.3 第三類:樹葉型能力 /122
7.3 有紅線:對婚慶式實施堅決說不 /123
7.4 有金線:形成性評價,持續(xù)性反饋 /125
7.5 重證據(jù):自己建立專業(yè)發(fā)展檔案 /126
7.6 本章小結(jié) /128
編者心語 /130
未來教師的項目化學習設計/未來學校創(chuàng)新計劃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王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主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涉及實證的國際教育政策比較研究、未來學校研究、中小學STEM教育研究、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監(jiān)測研究、學校建筑與學習空間研究等。 祁彧:山東省濰坊未來實驗學校校長 張陽:博士,MTC大中華區(qū)COO兼北京探月學院社科不負責人 秦亮:博士,美國教育聯(lián)合會中國區(qū)課程中心副主任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jīng)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