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華文化常識全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21413
- 條形碼:9787518021413 ; 978-7-5180-214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化常識全典【第2版】 本書特色
典藏《中華文化常識全典(第2版)》的四大理由 (一)內容 書中內容文史兼備,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全囊括,濃縮古代各門類知識精華。(二)分類清晰 將各類知識分類編排,脈絡清晰,是大眾了解、認識古代文化面貌的簡明讀本。(三)趣味強 編選人們喜聞樂見的內容,呈現給讀者一幅更具趣味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圖景。(四)隨心閱讀 篇幅短小,茶余飯后,哪怕只是片刻的閑暇,隨手翻閱,也會有不小的收獲。
中華文化常識全典【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集納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講述各類事物精彩的文化歷史,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貿易、法律法制、日常用品、地理名勝、節日節氣、民俗禮儀、稱謂文化、宗教神話、哲學思想、體育藝術等方方面面,再現了古代中國社會獨特而百態紛呈的生活景觀。
中華文化常識全典【第2版】 目錄
除夕的由來 002
爆竹賀新春 002
春聯的起源 003
春節貼門神 003
春節為何吃年糕 004
“福”字倒貼的由來 005
壓歲錢的由來 005
元宵節的緣起 006
元宵節與元宵 007
中和節的起源 007
清明節的起源 007
端午節起源四說 008
端午龍舟競渡 009
端午節為何吃粽子 009
端午節為何插艾掛蒲 010
七夕乞巧節的傳說 010
中元節有什么01pan>
中秋佳節的由來 01pan>
重陽節的來歷 012
重陽節的012
臘八節的由來與013
元旦的由來 013
二十四節氣如何命名 014
二十四候花信風 014
數九與消寒 015
什么是三伏 015
立春的風俗 015
冬的風俗 016
編 飲食起居
我國的傳統菜系 017
涮羊肉的由來 017
餃子的由來 018
小話面條 019
湯的歷史 019
食粥略談 0
筷子史話 0
古代的炊具 02pan>
古代食具 02pan>
古代的盛食具 022
釀酒小史 022
酒器小話 023
古代的酒令文化 024
茶的起源 024
喝茶為何被稱為吃茶 025
古代的制醋法 025
古代的制糖法 026
古代的制鹽法 026
古代的家具 027
床的演變 027
火炕起源 028
蚊帳溯源 028
枕頭的由來 029
古代的洗滌劑 029
古代的服飾 030
服飾的等級制度 03pan>
古代“衣”“裳”的區別 032
旗袍源流 032
衫子簡說 033
裙子史話 034
女褲裝漫話 034
早的雨衣 035
帽子的演變 035
我國的“冠文化” 036
烏紗帽的由來 037
頂戴花翎有講究 037
鞋的演變 037
古代的襪子 038
熨斗小史 038
古代的眼鏡 039
古代香料的使用 039
古代婦女的發式 040
古代婦女如何化妝 040
耳的修飾 04pan>
戒指漫話 042
趣說 042
第三編 民俗禮儀
何謂五禮 043
冠禮與笄禮 043
男左女右的由來 044
磕頭由來 044
跪拜禮 044
“抱拳”和“合十” 045
古代請安的禮節 046
“裹足”史話 046
報生禮談 047
抓周由來 047
舞龍來歷 048
舞獅緣起 048
生日為何送壽桃 049
歷代的婚齡 049
婚姻中的“六禮” 050
陪嫁溯源 05pan>
媒妁婚與聘娶婚 05pan>
童養婚與指腹為婚 052
贈婚與賜婚 052
選婚與罰婚 053
什么是入贅婚 053
原配和結發夫妻 054
鬧洞房起源 054
“紅蓋頭”來源漫話 055
古代的婆媳之禮 055
傳統喪葬禮儀 056
“五服”制簡況 057
古代葬法漫談 057
古代的“人殉制” 058
第四編 稱謂文化
三皇五帝指哪些人 059
主要朝代名稱的來源 059
姓氏小考 060
名、字、別號的區別 06pan>
歷代人名特點 06pan>
古人的自稱 062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