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德育的價值與實現——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德育歸因與應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36327
- 條形碼:9787572236327 ; 978-7-5722-363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育的價值與實現——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德育歸因與應對 內容簡介
本書是檀傳寶教授主編的“新時代立德樹人理論探索書系”中的一本。叢書是針對當前加強“立德樹人”建設的需要而推出的,對“立德樹人”進行多方面的理論探究,意在探討新時代的德育新模式,構建新時代德育新理念。叢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叢書從下面三個維度來探究“立德樹人”理論體系:當前德育熱點課題的研究,包括網絡德育、國家認同、勞動教育等目前德育中的熱點選題和亟待突破的德育理論課題;新時代德育實踐形式的探索,探索合乎時代要求即教育規律的德育實踐形態的理論;德育思想的解釋與應用研究,探討德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德育方式。價值觀教育是學校德育的核心,青少年生活信念的真正確立,及對人生的深入理解直接關乎他們的行為選擇方式,決定著一個人如何做人,如何成才,追求什么,反對什么。本書討論了德育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從德育個體性功能的視角全面闡釋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對個體行為的作用機制和影響過程,并討論了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表現及背后的價值觀原理。
德育的價值與實現——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德育歸因與應對 目錄
一、回歸教育超越性本質的原點
二、德育個體性功能——提升個體的生命境界
三、德育歸因: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研究的新視域
**章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行為特征與群體癥候
**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概念構架
第二節 反社會行為主體的心理特征
第三節 反社會青少年的群體特征
第四節 視域轉換: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德育詮釋
第二章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歸因理論研究述評
**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歸因分析的經典理論研究
第二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社會心理歸因
第三章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內部歸因
**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道德內部歸因
第二節 德育影響個體人格完善的兩個緯度
第四章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道德調控機制
**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道德外部控制機制
第二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的道德內部控制機制
第三節 德育視域下的情商
第五章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德育干預策略的實踐建構
**節 學校價值觀教育的理念與方法
第二節 家庭和社區德育在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干預中的作用及其實現
第三節 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德育干預的“大德育”構建
結語 德育,會一直在路上
一、反社會青少年不僅僅是“德盲”
二、道德的選擇過程并不是輕松的
三、“口惠而實不至”:青少年德育必須祛除的夢魘
參考文獻
后記
德育的價值與實現——青少年反社會行為德育歸因與應對 作者簡介
遲希新,教育學博士,北京教育學院德育與班級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中小學德育干部、班主任培訓及相關研究工作,著有班級活動研究專著《有效主題班會十講:設計理念與實施策略》,被聘為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班主任學科專家。曾獲北京市教委頒發的第九屆北京高校教學名師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