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84092
- 條形碼:9787509684092 ; 978-7-5096-840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探討了以下研究問題: 消費者為什么要在社交網絡中發布口碑信息、哪些因素有助于激發消費者積極主動地分享正面或中性的口碑信息、是否存在某些影響因素會在不同情境下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產生相悖的影響效應、哪些情境性因素會促進或抑制消費者分享社交口碑、哪些消費者個體或主觀因素會促進或抑制口碑的分享、社交網絡平臺的主觀特征如何影響消費者分享口碑等等。為了有效地開展實證研究, 該著作將通過三個系統的研究設計展開, 其研究主題分別為: 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因素模型、社交網絡情境下稀缺性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社交網絡平臺的主觀特征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
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創新點及研究意義
一、研究創新點
二、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消費者口碑的研究基礎
**節 消費者口碑的概念與分類
一、口碑的概念
二、口碑的分類
三、社交網絡口碑
第二節 消費者口碑研究的現狀
一、消費者口碑研究的分類
二、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動機
三、影響口碑生成的信息因素
四、影響口碑生成的情境因素
五、影響口碑生成的個體因素
第三節 相關理論基礎
一、印象管理理論
二、自我建構理論
三、情緒的喚起—效價模型
四、稀缺效應
五、病毒營銷
第三章 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因素模型
**節 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設計與方法
一、口碑文本的收集
二、扎根研究方法
三、模型解釋
第二節 焦點小組訪談法
一、方法介紹
二、訪談設計
三、主要結論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社交網絡情境下稀缺性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
**節 假設的提出
一、稀缺性對消費者口碑的積極影響
二、稀缺性對消費者口碑的潛在消極影響
三、面對人際網絡的產品社會可視性的調節作用
四、消費者自我建構類型的調節作用
第二節 實證研究方法
一、預實驗
二、實驗一
三、實驗二
四、實驗三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社交網絡平臺的主觀特征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
**節 假設的提出
一、正面口碑與負面口碑生成的動機比較
二、社交網絡平臺的感知匿名性
三、社交網絡平臺的感知人際親密度
四、社交網絡平臺的好友數量
第二節 實證研究方法
一、樣本與設計
二、變量測量
三、共同方法偏差
四、實證結果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節 主要研究結論
一、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因素模型
二、社交網絡情境下稀缺性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
三、社交網絡平臺的主觀特征對消費者口碑生成的影響
第二節 理論貢獻與實踐啟示
一、理論貢獻
二、實踐啟示
第三節 研究局限與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社交網絡情境下消費者口碑生成研究 作者簡介
李研,1987年3月出生,現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與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校級后備學科帶頭人,北京行為科學學會理事。曾獲得“南開十杰”“南開大學黨員青年先鋒之學術科研先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優秀教師”“《營銷科學學報》優秀評審專家”等榮譽稱號。研究領域包括市場營銷、消費者行為、口碑營銷等。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稀缺營銷視角下消費者社交口碑的形成機制研究”。在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等SSCI/SCI期刊和《南開管理評論》《管理科學》《管理評論》等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研究論文曾多次在中國營銷科學學術年會上獲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