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稻盛和夫與永守重信:他們是如何創造世界一流企業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8041
- 條形碼:9787520728041 ; 978-7-5207-280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稻盛和夫與永守重信:他們是如何創造世界一流企業的 本書特色
1.作者力 :作者目前在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專業任教,該校為日本財經領袖的搖籃;在于哈佛商學院就讀時,成為“貝克學者”,是第二位獲此榮銜的日本人。作者之前在麥肯錫顧問公司工作19年,成為資深合伙人。得益于作者自身豐富的企業經營、決策、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和資歷,以及相應的廣泛人脈,從而能夠將稻盛和夫和永守重信這兩位日本標志性的成功企業家進行多方位的橫縱對比,從中梳理出二者的共通及相異之處。 2.內容力 :本書的題材形式獨特,屬于“人物比較類”的經管書籍,在經管領域,將兩位企業家進行全方位比較的書籍,還是比較少見。本書通過稻盛和永守的經營哲學和實學比較研究,得出了兩位知名企業家的共同之處。目前對稻盛經營學的研究性著作中,利用比較研究的方法研究稻盛哲學的,這是**本。在當今經濟環境下,本書對中國企業家和普通讀者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提醒企業經營者盲目引進西方企業管理體系;關注員工的人心,重視企業員工的感受和成長,避免把員工視為機器或工具;提升員工個體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提升意識。同時,本書亦可為中國企業的產業升級提供啟示。 暢銷書550萬《活法》作者、獨創稻盛哲學與阿米巴經營的稻盛和夫與日本電產創始人永守重信的人生哲學和經營實學的比較研究中小企業企業家都需要的一本員工溝通、領導指南
稻盛和夫與永守重信:他們是如何創造世界一流企業的 內容簡介
京瓷的稻盛和夫和日本電產的永守重信都是以京都為主場、活躍在優選的日本代表性經營者,兩位的經營哲學在全世界都有著廣泛的信奉者。稻盛和夫創建兩家世界500強,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暢銷書《活法》在國內銷量突破550萬冊,所以,稻盛和夫在國內讀者影響力不必多言,事實上,永守重信也一直保持著現代人物的稱號。1973年創業的日本電產,是過去50年間成長*快的日本企業。值得一提的是,他成功并購60個國內外企業,并因將1年內破產企業不進行人員調整的情況下,使企業再生,被譽為擁有“永守魔術”。 本書通過對將小企業培養成世界品質大企業的型經營者——稻盛和夫、永守重信進行比較,剖析二人經營思想的共通之處,歸納出“志本經營”是稻盛與永守經營的精髓所在,并對“志本經營”進行了深度分析。同時,作者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發展的歷程和所面臨的課題,得出資本主義的出路是向“志本主義經營”轉型,由此呼吁日本企業切勿盲目崇洋媚外,切勿拋棄本國原有的很好企業經營思想,應以稻盛和夫和永守重信為榜樣,讓“志本主義”成為開拓未來的成功經營模式。
稻盛和夫與永守重信:他們是如何創造世界一流企業的 目錄
稻盛和夫與永守重信:他們是如何創造世界一流企業的 節選
開拓未來 在我撰寫本書時,稻盛 89 歲,永守 77 歲。隨著“不老的社會”的臨近,二人依然有時間繼續開拓新世界。而稻盛經營和永守經營的一大共通之處,便是這種“反對維持現狀,視變化為常態,并不斷發展進化”的態度。 哪怕只回顧本章提及的二人的事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見他倆今后的路線方針。我確信,其至少包括以下 3 條: **,不拘泥于所謂“常識”,繼續獨自開創未來。 稻盛會繼續當個“知性野人”,而永守也會繼續把“智慧型奮斗”作為信條。且二人皆會繼續拼命挑戰“世人普遍認為不可能之事”。縱觀歷史,凡是為開拓日本未來做出貢獻的領導人物,皆以日本固有的價值觀為根本。前述的《代表的日本人》一書中所介紹的數位歷史人物亦皆如此。此外,以“論語加算盤”為核心的日式資本主義奠基人澀澤榮一是如此,提出“水道哲學”并努力提升全球QOL(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松下幸之助亦是如此。 可能有日本人會覺得這是落伍的“昭和精神”,但喬布斯也好,馬云也好,本質上都在貫徹這樣的精神。反倒是當今高舉 “工作生活要平衡”大旗的日本,大有陷入半世紀前“英國病” 陷阱之勢。所以說, 廣大日企必須理解二人經營思想的本質,盡快從“平成的惰眠” 中覺醒。而“不為世間膚淺的風潮所動”亦是二人的共通之處。比如“從實體向虛擬轉型”的“服務型經濟”一度被廣為吹捧。再比如“金融資本主義”“數字資本主義”之類的“現代病”亦是其中典型。 而本書的二位主角也一樣,他們絲毫不為這些熱炒概念所動,而是基于獨自的價值觀,不斷精益求精、探尋本質。 第二, 以日本的傳統價值觀為基礎, 并將其持續傳播于世界。 基于正確倫理觀,遵循原理原則,相信人的力量,持續鼓勵員工……這些經營思想乍一看似乎“老套又平常”。可在眾多日企趨于雷同,且整天被所謂潮流牽著鼻子走的現實環境下,堅持關注“不變”的稻盛和永守,反而獨放異彩、脫穎而出。且如前述,他倆的思想源于古都京都,且基于至今仍在當地擁有活力的日本古代文化和思想。 稻盛的經營哲學在中國也有大量擁躉,而介紹永守經營哲學的《日本電產的故事》(金成鎬著,2009 年)一書一度成為韓國的暢銷書。稻盛從中國的古籍中學到了不少人生哲學,而永守從三星電子和 LG 電子的創始人那里學到了不少經營哲學。由此可預見,與“歐美流派”劃清界限的亞洲經營模式,今后很可能會逐漸受到全世界的矚目。而作為其“教祖”及“傳教士”的稻盛和永守,也必定會繼續基于京都,向亞洲以及全球發聲。 先說稻盛,他已然超越了企業經營的范疇,一直致力于向大眾宣講人的“理想活法”以及社會的“理想形態”。1997 年,65 歲的他如愿皈依佛門后,并未“閉關獨修,不問世事”。在得度時,擔雪法師對他建言道:“僧人修行再深,也難以對現實社會做出貢獻。你經過修行之后應回歸世俗,為社會再做貢獻,這才是佛道。”(《稻盛和夫的哲學》) 如今,稻盛已臨近 90 歲高齡,但他往后勢必依然會關注世界及日本的本質性課題,并基于深刻洞察,提出解決思路。
稻盛和夫與永守重信:他們是如何創造世界一流企業的 作者簡介
現任一橋大學商業學校(國際企業戰略科)客座教授。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哈佛商業學校碩士(頒發貝克斯勒)。在三菱商事的機器(東京、紐約)工作約10年。作為麥肯錫顧問,從事咨詢工作約20年。歷任汽車、制造業領域的亞洲地區負責人、高科技、通信領域的日本分公司負責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