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民族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以內蒙古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3062
- 條形碼:9787010233062 ; 978-7-01-023306-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民族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以內蒙古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終研究成果。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生存方式,它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民族文化的傳播是保證一個民族連續性和生命力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立足于現實的媒介環境變遷,從新聞學與傳播學的視角來關照新媒體時代的民族文化傳播,借鑒傳播學、新聞學和社會學等理論知識對民族文化傳播的內涵、民族文化傳播的類別、大眾傳媒特別是新媒體對民族文化傳播的作用等民族文化傳播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在系統梳理內蒙古民族文化資源特點和考察現階段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播狀況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媒體時代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播的有效策略和路徑。 本書不僅對新媒體時代的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播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建議,還對民族文化傳播的內涵、新媒體在民族文化傳播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基礎理論問題做出了深入分析。因此,這是一項基礎性理論研究和應用性策略研究的綜合性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民族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以內蒙古為例 目錄
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民族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以內蒙古為例 作者簡介
劉艷婧,女,內蒙古赤峰人。師從我國著名民族傳播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鄭保衛教授,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博士學位。現為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業務、民族文化傳播、新媒體傳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級社科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宣部課題等***課題3項,在《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記者》等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1部,合著3部,獲內蒙古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三等獎,第二十四屆內蒙古新聞獎一等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