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42316
- 條形碼:9787010242316 ; 978-7-01-02423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 內容簡介
大家都知道美國滑手、嬉皮士,也聽說過日本動漫,了解它們對社會文化的影響,而中國的亞文化為何沒有如此知名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青年與青年文化是貫穿國家過去和未來的重要線索! ∥覀儗ΜF在的中國青年及其文化了解多少?隨著社會快速發展,青年的生活又將如何變遷?青年文化與其包含的價值觀是否影響了主流價值觀變遷?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以北京青年亞文化為例》重在研究青年文化之傳承,探尋青年群體在中國社會的形成,通過研究北京亞文化來剖析問題并在分析中強調青年文化在中國語境下形成的獨有的特點,指出它在歷史新階段形成的與主流文化獨特的交流模式,以及發現主流文化如何把青年文化從可能成為的消極力量轉變成整個文化系統的積極成分。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 目錄
緒論
**章 青年的崛起與青年文化的發軔
一、儒家社會中青年的地位與近代青年崛起的前奏
(一)“青年”觀、“少年”觀及其歷史命運
(二)近代青年觀轉折的因素
二、五四時期青年的崛起及其價值觀的訴求
(一)五四青年:“大我”和“小我”之間
(二)男女青年對“小我”解放的訴求
(三)青年文化“生根發芽”:青年結社與“大我”精神
(四)青年從校園“走出去”
三、公共空間與青年報刊文化的發展
(一)中國報刊文化與青年群體
(二)青年報刊文化中的青年“小我”表達之起步
(三)二三十年代青年報刊文化的發展
四、新中國成立后的主導文化與青年文化之間的關系
(一)新中國成立后的青年觀與主導文化的新價值觀系統
(二)青年文化與主導價值觀傳播
(三)特殊時期青年文化特點
第二章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與主導文化的發展與交互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都市青年文化及其訴求
(一)80年代:“青年的文化”再現
(二)90年代:青年文化與主導文化的“接軌”
二、改革開放以來主導文化價值觀變遷的途徑:從“困惑”到“回歸”
(一)新時期:“摸著石頭過河”
(二)文化回歸:主導文化與新的傳播工具
三、21世紀的商業力量背景下主導文化與青年文化的互動關系
(一)主導文化的價值觀與針對青年的文化產業
(二)都市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
第三章 中式個人主義與都市青年文化
第四章 都市青年亞文化與消費觀變遷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 節選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以北京青年亞文化為例》: 音樂節在內容上還是受主導文化的管理。在2011年的《文化部關于加強演出市場有關問題管理的通知》中規定:“演出舉辦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文化行政部門核準的演出人員和演出內容組織演出;指定專人負責現場巡查,落實安全應急措施;積極配合文化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及其他相關部門的現場監管!辈还芤魳饭澋闹鬓k方是政府還是其他單位,或者*普遍的模式是某一個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在這種情況下舉辦方是被地方政府決定的),內容只能在主導文化的范圍內。參加音樂節的搖滾樂隊都必須預先提供演出的歌詞和演出的具體形式。據筆者在張北草原音樂節的田野調查顯示,樂隊基本上會自己避免敏感的題目,以“小我”感受、“自我”內心世界、愛情、男女關系的主題為主,在規模大的音樂節上很少能聽到批判性的歌曲。其說明,商業活動中主導文化給搖滾樂隊設計允許的范圍,影響中國搖滾樂的歌曲選題。不過,主導文化對很多內容也表示寬容。如沈黎暉強調“年輕人的‘叛逆’有很多種,有的叛逆是沒有危害性的,只是個體情緒的宣泄,宣泄完了也就完了,跟社會現實、熱點矛盾沒有直接對應的關系”。在當代,“小我”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進人了允許的范圍內。沈黎暉強調,“‘草莓’從來沒有因為演出內容、活動流程問題而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杯葛!鄙蚶钑熣J為,“我們的音樂節沒有任何不安定元素。年輕人來這里,身心很愉快,創造了一個和諧的氛圍。任何事情都需要溝通,我們學會了和政府溝通,F在的問題不是政府制約了搖滾,硬傷大多還是在于自身的內容。知名的藝人自然能夠吸引更多眼球,于是出現很多音樂節節目內容雷同的現象,而其他一些實在搶不到大牌的,只好濫竽充數”。其基本上說明音樂節的舉辦者也考慮樂隊的風格與內容,在與政府合作下服從政府提出的“規則”,因此在當代,政府用“商業工具”對青年價值觀的發展實行管理工作。當代搖滾文化中帶中國味的個人主義是改革開放后主導文化與青年文化互動關系的結果,也是時代變遷的自然結果。改革開放的前期,青年一代處于價值觀徘徊的過程中,與主導文化價值觀之間是對立的關系;而如今,青年對個人發展與個性表達的需求促使它通過商業活動與主導文化進行“溝通”。 當代中國搖滾舞臺是一種非常多元化的空間,每個搖滾樂隊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獨特性。盡管如此,筆者發現中國搖滾的民族風格仍然比較強。有不少樂隊帶民謠風格,如國內外有名的“二手玫瑰”樂隊把民謠與搖滾連在一起了。另外,很多樂隊試圖進一步把傳統中國樂器與西方音樂融合在一起,比如,“沼澤樂隊”將西方音樂配上了古琴伴奏,想把古代音樂元素帶到現代,反映現代生活。不僅通過音樂風格,而且通過樂隊成員的外形裝扮來凸顯樂隊的傳統風格。從個人思潮角度來看,“沼澤樂隊”的后搖的主題是個人感受、情緒的自由表達。例如,他們不少的音樂連歌詞都沒有。他們的批判態度更深刻,但是對市場亦步亦趨,這是一種符號性的反抗:做與眾不同的音樂!
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變遷研究 作者簡介
安娜(ANNA CHELNOKOVA-SIEJKA) ,俄羅斯漢學、文化學研究者。2010年畢業于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國際關系與社會政治學院, 2009 – 2012 年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科研工作者, 從事過上海合作組織不同地區教育方面的研究。 自2011年起在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開始進行中國青年文化研究,2013年獲得“新漢學計劃”獎學金,并在此項目框架內開始以《改革開放以來都市青年文化研究——以北京青年亞文化為例》為題撰寫博士論文。2018年獲得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在學術期刊發表了論文5篇,在會議論文集發表論文6篇。作為第一批“新漢學計劃”的博士生,積極參與孔子學院舉辦的各項活動。2015年12月8日至10日出席了第十二屆國際漢學教學研討會并在此研討會中分享了參加“新漢學計劃”的經驗。經過數年的學習和實踐,安娜已經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漢學研究者。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