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探索“中國風格”的教育之路--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97277
- 條形碼:9787562297277 ; 978-7-5622-972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探索“中國風格”的教育之路--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將所有權效應引發的自我加工偏差運用到兒童學習過程中,用于增強兒童的學習效果,并且立足于中國人特有的互依型自我概念,探討了關系他人卷入的所有權教育學情境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對推進“中國風格”的教育教學改革有理論與實踐意義。
探索“中國風格”的教育之路--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 目錄
1 研究背景
1.1 所有權效應
1.1.1 所有權效應的界定及其分類
1.1.2 所有權效應與自我參照效應的區別
1.2 記憶的所有權效應的認知機制
1.2.1 語義組織化(semantic organization)
1.2.2 注意(attention)
1.2.3 自我選擇(self-choice)
1.2.4 身體活動的具身化(embodiment of physical actions)
1.2.5 動機因素
1.3 記憶的所有權效應的研究范式
1.3.1 基于分配的所有權效應研究范式
1.3.2 基于選擇的所有權效應研究范式
1.3.3 基于分配與選擇混合的所有權效應研究范式
1.4 記憶的所有權效應的發展
1.5 特殊認知障礙個體記憶的所有權效應
1.6 不同關系他人中記憶的所有權效應
1.7 所有權效應在人類學習中應用的相關研究
1.7.1 心理所有權效應在人類學習中的應用
1.7.2 身體所有權效應在人類學習中的應用
2 問題提出與總體設計
2.1 問題提出
2.1.1 現有研究不足
2.2.2 擬研究的問題
2.2 研究總體設計
3 研究一: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3.1 實驗一:基于選擇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3.1.1 研究假設
3.1.2 研究方法
3.1.3 實驗結果
3.1.4 討論
3.1.5 研究結論
3.2 實驗二:基于分配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3.2.1 研究假設
3.2.2 研究方法
3.2.3 實驗結果
3.2.4 討論
3.2.5 研究結論
4 研究二: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關系他人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1 實驗三: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親子關系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1.1 研究假設
4.1.2 研究方法
4.1.3 實驗結果
4.1.4 討論
4.1.5 研究結論
4.2 實驗四: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同伴關系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2.1 研究假設
4.2.2 研究方法
4.2.3 實驗結果
4.2.4 討論
4.2.5 結論
4.3 實驗五: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師生關系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3.1 研究假設
4.3.2 研究方法
4.3.3 實驗結果
4.3.4 討論
4.3.5 結論
5 研究三:關系他人卷入所有權分配和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1 實驗六:母親分配條件下不同關系他人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1.1 研究假設
5.1.2 研究方法
5.1.3 實驗結果
5.1.4 討論
5.1.5 結論
5.2 實驗七:朋友分配條件下不同關系他人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2.1 研究假設
5.2.2 研究方法
5.2.3 實驗結果
5.2.4 討論
5.2.5 結論
5.3 實驗八:老師分配條件下不同關系他人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3.1 研究假設
5.3.2 研究方法
5.3.3 實驗結果
5.3.4 討論
5.3.5 結論
6 總討論
6.1 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6.2 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關系他人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6.3 關系他人卷入所有權分配和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7 貢獻、不足與展望
7.1 研究貢獻
7.2 不足與展望
8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圖形
附錄二:假詞(標簽)
附錄三:認知負荷問卷
附錄四:親密度問卷
1.1 所有權效應
1.1.1 所有權效應的界定及其分類
1.1.2 所有權效應與自我參照效應的區別
1.2 記憶的所有權效應的認知機制
1.2.1 語義組織化(semantic organization)
1.2.2 注意(attention)
1.2.3 自我選擇(self-choice)
1.2.4 身體活動的具身化(embodiment of physical actions)
1.2.5 動機因素
1.3 記憶的所有權效應的研究范式
1.3.1 基于分配的所有權效應研究范式
1.3.2 基于選擇的所有權效應研究范式
1.3.3 基于分配與選擇混合的所有權效應研究范式
1.4 記憶的所有權效應的發展
1.5 特殊認知障礙個體記憶的所有權效應
1.6 不同關系他人中記憶的所有權效應
1.7 所有權效應在人類學習中應用的相關研究
1.7.1 心理所有權效應在人類學習中的應用
1.7.2 身體所有權效應在人類學習中的應用
2 問題提出與總體設計
2.1 問題提出
2.1.1 現有研究不足
2.2.2 擬研究的問題
2.2 研究總體設計
3 研究一: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3.1 實驗一:基于選擇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3.1.1 研究假設
3.1.2 研究方法
3.1.3 實驗結果
3.1.4 討論
3.1.5 研究結論
3.2 實驗二:基于分配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3.2.1 研究假設
3.2.2 研究方法
3.2.3 實驗結果
3.2.4 討論
3.2.5 研究結論
4 研究二: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關系他人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1 實驗三: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親子關系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1.1 研究假設
4.1.2 研究方法
4.1.3 實驗結果
4.1.4 討論
4.1.5 研究結論
4.2 實驗四: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同伴關系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2.1 研究假設
4.2.2 研究方法
4.2.3 實驗結果
4.2.4 討論
4.2.5 結論
4.3 實驗五: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師生關系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4.3.1 研究假設
4.3.2 研究方法
4.3.3 實驗結果
4.3.4 討論
4.3.5 結論
5 研究三:關系他人卷入所有權分配和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1 實驗六:母親分配條件下不同關系他人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1.1 研究假設
5.1.2 研究方法
5.1.3 實驗結果
5.1.4 討論
5.1.5 結論
5.2 實驗七:朋友分配條件下不同關系他人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2.1 研究假設
5.2.2 研究方法
5.2.3 實驗結果
5.2.4 討論
5.2.5 結論
5.3 實驗八:老師分配條件下不同關系他人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5.3.1 研究假設
5.3.2 研究方法
5.3.3 實驗結果
5.3.4 討論
5.3.5 結論
6 總討論
6.1 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6.2 不同方式獲取的所有權中關系他人卷入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6.3 關系他人卷入所有權分配和歸屬對兒童學習效果的影響
7 貢獻、不足與展望
7.1 研究貢獻
7.2 不足與展望
8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圖形
附錄二:假詞(標簽)
附錄三:認知負荷問卷
附錄四:親密度問卷
展開全部
探索“中國風格”的教育之路--所有權對兒童學習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吳慧芬,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社會認知、認知神經科學,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