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7966
- 條形碼:9787100207966 ; 978-7-100-20796-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本書特色
“民族志之父”馬林諾夫斯基對父權社會和母權社會的性的思考。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經典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著作,主要對“蠻野”的美拉尼西亞母系社會里的性及“文明”的歐洲父系社會里的性進行了比較研究,研究兩種社會里的性有什么關系。作者通過分析不同的情結如何在母權和父權社會中通過神話、夢、褻語等發展出來,批駁了弗洛伊德的文化起源自圖騰宴的觀點,通過詳細的論證說明精神分析學說推崇的俄狄浦斯情結只不過是父權社會的現象,并非普世現象。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目錄
**編 情結的形成
**章 問題發凡
第二章 父權家庭與母權家庭
第三章 家庭劇情的**幕
第四章 母權社會的父職
第五章 嬰兒期的性欲
第六章 生活的學徒期
第七章 后期兒童性欲
第八章 少年期
第九章 母權情結
第二編 傳統的鏡影
**章 母權社會的情結和神話
第二章 疾病和反常
第三章 夢想和行事
第四章 猥褻和神話
第三編 心靈分析和人類學
**章 心靈分析和社會科學之間的裂口
第二章 一個“被抑窒的情結”
第三章 “文化的元始原因”
第四章 殺老的結果
第五章 對于起初殺老的分析
第六章 情結呢?情操呢?
第四編 本能與文化
**章 由天然過渡到文化
第二章 家庭——發生機的文化搖籃
第三章 動物游牝期和交配期與人類之比較
第四章 婚姻關系
第五章 父母的愛
第六章 人類家庭的堅持性
第七章 人類本能的可變性
第八章 由本能到情操
第九章 母權與亂倫試探
第十章 權威和抑窒
第十一章 父權和母權
第十二章 文化和“情結”
附錄
附圖
索引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節選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 即在旁的職務,也沒有父親出現。實際上,他永遠未被提及,他在神話世界的任何部份,都不存在。這些地道神話的大多數都以很粗始的形式留傳下來,有的只包含一件事或一件對于權利和特權的實證。凡包含一件沖突或一件戲劇似的事(那就是未被改變的神話的主要質素)的神話。一定描寫母系家庭和母系家庭里的情節。兩個弟兄之間有了爭吵,便彼此分離,各攜姊妹而去。旁的神話有兩個姊妹。神話所敘述的是她們的出發、不和、分離,而且創立兩個不同的地方社會。 還有一個神話或者可以列在這里。它說到人類失掉永生(或更確切一點,失掉永享青春)的原因;在那里說,致成這個災殃的,是祖母和孫女之間的一頓爭吵。母系(在后嗣以女性來紀認這個事實上)和母權制的宗親形態(在弟兄的不和上)——或簡捷地說,母系家庭的模式,在此類神話的結構上,很屬顯然。講述起源的神話,沒有一個講到父親有任何職務的——簡直沒有提到他,他連出現也不出現。神話情節的母系性質與家庭以內的母系抑窒有密切的聯絡,這一點用不著再多論證,心靈分析家便可信服。 現讓我們轉到第二類的神話,那就是關于英雄事跡和因重要冒險而有的文化上的偉大成就的神話。這類神話,比較不甚粗拙,含有長的套數,發展了戲劇的情節。這里*重要的一套,是土達瓦(Tudava)的神話敘述一個被石鐘乳激破的童貞女產生的英雄。這位英雄的事跡受到許多神話的贊美,因神話的所在地而微有不同。農業的興辦及多數風俗和道德規律等制度的創設,都是歸功于這位英雄的,雖說關于他自己的德性方面并未說得怎樣出色。這位英雄的主要事跡,各處都知道,成為一切神話的基石,那就是殺掉一個吃人怪的故事:—— 人類在超卜連茲群島海上過著快樂的生活。突然間,一個叫作刀口泥坎(Dokonikan)的可怕的吃人怪,出現于群島東部。他以吃人為生,逐漸吃完這個地方,又吃那個地方。島的西北端,臘八義(Laba'i)村那時住著一個家庭,包有一個姊妹和幾個弟兄。刀口泥坎離得臘八義愈來愈近的時候,這一家就決計逃跑。然這位姊妹,適在當時傷了腳部,不能行動。因此,她就被弟兄們丟下了。他們將她和她的小兒留在臘八義海濱的一個石洞里,就乘獨木舟向著西南行駛。以后男孩被母親撫養大了。她起初教他選擇良木制做強矛的方法,再教他盜走人的靈知力的克瓦嘎帕尼巫術。這位英雄奮勇前進,用“克瓦嘎帕尼”巫術迷住刀口泥坎之后,將他殺死,割下頭來。他和母親備制芋糕(芋布丁,taro pudding),將吃人怪的頭藏在里面,用爐烘好。土達瓦有了這種可怕的糇糧,便解舟去尋母舅。尋得之后,就將芋糕給他,他乃駭怖倉皇地看見刀口泥坎的頭。母舅又是害怕,又是懊悔,遂將各式各樣的禮物獻給他的外甥,以贖先前將他和他的母親拋給吃人怪的罪愆。英雄什么也不要,只在娶了母舅的女兒之后,才算罷休。此后他便外出,舉行了許多文化事業,那是不與我們這里相干的事了。 這個神話里面,使戲情活動者,有兩個沖突:**是吃人怪的吃人欲望,第二是母親和兒子被母舅所拋棄。這第二個沖突,是個模式的母系情節,且與自然趨勢分明一致;自然趨勢,是被部落道德和風俗所抑窒,已在分析超卜連茲的母系家庭的時候見到了。母舅是被社會任命為她和她的家庭的保衛人。然而這個義務,在兩方面,都是對于他負累很重不常被他們感激愉快地接受的。所以這里有個特色,神話起始敘述*重要的英雄戲情的時候,笫一就是說母權長忽視他的義務這種大罪。 ……
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比較 作者簡介
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發跡于英國的波蘭人類學家,其建構以客觀民族志記載田野調查研究成果的方式,并開創最早的社會人類學課程,故有人稱他為“民族志之父”。馬林諾夫斯基對近代人類學影響深遠。他不但是第一位親自在當地長期研究,并以客觀的民族志材料取代過往充滿研究者住關論述的人類學家,也是首先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論以取代以往演化論與傳播論觀點,進而開啟新研究方向的理論大師。 李安宅,1900年生,河北省遷安縣人。字仁齋,筆名任責。1926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后赴美國深造。1938年赴甘肅拉卜楞寺對藏傳佛教進行實地調查,后任教于成都華西大學。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從事研究工作。1950年進藏任教。1963年任教于四川師范學院。1985年逝世。一生專治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藏學的研究,頗有成績。宗教方面的專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調查報告》、《宗教與邊疆建設》等。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