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牧羊人的哲學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1252
- 條形碼:9787568081252 ; 978-7-5680-812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牧羊人的哲學課 本書特色
我們在談論通貨膨脹的時候,到底在談論些什么?是不斷增長的工資帶給我們的貨幣幻覺?還是因通脹的存在,背負上大額長期債務才是*優策略?我們知道了經濟存在周期,為何預測不了股市、基市,而有的人卻可以抓住罕見的黑天鵝?市場的共識何時發生了改變?經濟不再無限膨脹,資產價格也不再永恒攀升,散戶也可以打爆空頭基金,狗狗幣的市值能超過標普指數中企業市值的80%,NFT也可以卷起一波投資狂潮。2021-2022年的股市基市跌宕起伏,“吃藥喝酒”沒行情了,中概股也不香了。大部分投資者要么追漲殺跌,要么反人性地持續持有痛苦。而我們的工作也如此內卷,跟稀缺有關,還是跟專業化分工有關? 作者從金融一線從業者的視角出發,每一篇章均以一部電影或文學作品為引子,以人文藝術、哲學思維為工具,抽絲剝繭,層層分析我們所面臨的金融大環境,政府面對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出現的大小泡沫所采取的應對政策對經濟產生的正負反饋如何形塑了金融世界的面貌,語言又是怎么聯動真實的金融市場,影響人們做出不同的決策,并*終影響整體世界。分清噪音和信息至關重要。建立自己的投資三觀和投資紀律,而不是預測哪個行業會是下一個風口、哪只股票只漲不跌更為科學、更為根本。 本書還有幸請到了銅版畫家洪詩雅制作封面創意和限量版藏書票,藝術、哲學與金融的碰撞,在銅版畫刀刻的細膩線條下,你能體會到藝術雋永之美。翻開書頁,也希望能為你帶來對于金融市場耳目一新的全新認知。
牧羊人的哲學課 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經濟低迷,優選產業供應鏈因疫情、局部戰爭等各種非經濟因素受到沖擊,新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秩序,改變人們曾經的共識,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本書從一個金融一線從業者的視角,以人文思維方式來解讀目前我們身處其中的金融大環境,回溯處在不同金融環境中的精英們,如塔勒布、達里歐等等,是哪些精神導師的思想影響并如何影響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在金融海洋中如魚得水。與讀者一起探討經濟理論如何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照進現實。*后,從*近發生的熱點事件如俄羅斯受到“金融核武SWIFT”制裁入手,分析語言哲學如何影響真實的金融市場,幫助讀者分清噪音與信息,從而指導自己的市場決策。
牧羊人的哲學課 目錄
◆ 一個明斯基循環的金融世界:你知道了周期,卻依然不能預測未來 / 003
◆ 一個后現代的虛擬世界:金融市場只是一場虛擬電競? / 016
◆ 一個強非線性的三體世界:《易經》和塔勒布的警示 / 028
◆ 一個邊際效應遞減的世界:為什么經濟不能無限膨脹? / 039
◆ 一個 Z 世代主導的游戲世界:投資的長尾草根時代來了 / 056
◆ 一個虛無主義的夢游世界:在信息惡性通脹中躺平 / 066
◆ 一個超穩定的亞穩定世界 :“改變”什么時候會發生? / 075
◆ 一個蝴蝶與天鵝共舞的世界:永遠不要藐視歷史進程中的蝴蝶效應 / 082
◆ 一個無線接近拐點的世界:金融“錫安”里的革新者和革命者 / 091
◆ 一個元宇宙中“1% 和 99%”的故事: 除了鎖鏈,你什么都不會失去? / 099
第二課 金融精英和他們的精神導師
◆ 導讀:重塑偶像的權利 / 115
◆ 黑天鵝的致敬——塔勒布、塞內卡、司馬賀與曼德博 / 119
◆ 格林斯潘聳聳肩 / 128
◆ 如何不帶“執念”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 141
◆ 金融宗師的精神教父:定義了科學的“K-Pop”波普爾 / 154
第三課 經濟學家心靈史
◆ 從滅霸到馬爾薩斯 / 171
◆ 悲催科學 / 179
◆ 工作的痛苦:一個“稀缺經濟學”的故事 / 188
◆ 我們和買買提的故事:MMT 如何影響你的后半生? / 196
◆ 窮爸爸和富爸爸要打一場世紀之架 / 210
◆ 當我們在談論通貨膨脹時,到底在談論什么? / 220
第四課 金融市場上的語言:在紛繁嘈雜的世界分辨噪音和信號
◆ 導讀:和金融市場上的語言和平共處 / 231
◆ 羊群共識后三年:我們活得越來越像羊 / 239
◆ 尋找底層代碼:三觀的三關 / 251
◆ 湯姆叔叔的情緒小屋:故事的力量 / 259
◆ 金融語言的動態變化,是一個“熊孩子喊破皇帝沒穿衣服” 的過程 / 267
◆ “買謠言,賣新聞”/ 276
◆ 市場沒有心,不要試圖 PUA 它/ 283
◆ 讀心術進化史 / 291
◆ 機器和人:有限游戲還是無限游戲? / 298
◆ 美元是一把“自欺欺人尺”/ 306
◆ 尼古拉的故事:永動機還是明斯基? / 318
◆ 擺脫神話的人會發瘋 / 325
◆ 索倫之眼/ 334
◆ 更“鷹”的下半場,市場該往哪兒“虎撲”? / 340
◆邊界思維,我們的圈兒到底有多大? / 348
◆ “金融核武”SWIFT ? / 355
結 語
收獲一顆越來越強大且獨立的大腦 / 367
牧羊人的哲學課 節選
黑天鵝的致敬——塔勒布、塞內卡、司馬賀與曼德博 我們一直在錯誤地衡量風險。對危險了解越多,就更安全。幾個世紀以來,造船工人在船體和船帆的設計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們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海洋是溫和的;但他們也知道,臺風和颶風會發生。他們的設計不僅要適用于 95% 的溫和航行日,還必須能適用于其他 5% 的航行日。當風暴來臨時,他們的技能將受到考驗。目前,全世界的金融家和投資者就像是不聽天氣警報的水手。 —— 《市場的(錯誤)行為 : 風險、破產與收益的分形觀點》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A Fractal View of Financial Turbulence)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這位有安蒂奧奇亞(Antiochian)希臘血統的黎巴嫩人,是散文家、學者、數學統計學家、期權交易員、對沖基金經理和風險分析師,以及隨機性、概率和不確定性的深度研究者。 他描述并且親自抓到了金融市場上的黑天鵝,提倡建立一個“黑天鵝健全”的人生、市場和社會,造出一個能夠承受難以預測事件的系統。他總結出了系統實現抗脆弱性(anti-fragility)的方法, 一個能從隨機事件、錯誤和波動中獲益和成長的方法。我把它簡單理解成一個能變成“不僅打不死且越打長得越快的小強”的方法。 但我不想研究他的交易方法,研究他是怎么利用杠鈴策略和期權來捕捉黑天鵝,并在災難中獲益的。具體的交易方法很多高手們都研究過,但是如前言所述,這不是*重要的。僅僅學會一個方法對你的幫助并不大,甚至還可能會有副作用。 我們應該關心這個人的思想軌跡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他可以捕捉到黑天鵝?為什么他可以想出這么驚為天人的杠鈴策略?為什么他可以在別人都脆弱時反脆弱,還越來越強?他的哲學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我們普通人如何利用這些思想使自己受益? 一起跳進這個兔子洞里去探一探吧。 01 影響塔勒布的思想行為的**個精神導師,是生活——黎巴嫩內戰期間他的家族一夜之間由盛轉衰的經歷。 他的高祖父、曾祖父和祖父分別擔任過黎巴嫩山的總督以及國家的副總理。從1866年以來的世代顯赫,到1975年黎巴嫩內戰戛然而止,他目睹了自己整個家族政治地位和財富瞬間崩塌的過程。有一部小眾電影《囚禁》(Insyriated),描述的就是黎巴嫩戰亂期間,人們在密閉空間里承受天降災難的故事。躲避戰爭的一家人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常生活,他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關乎生死。 這是塔勒布生活的大環境。生長在黎巴嫩這么一個黑天鵝頻出的極不穩定系統,他能寫出《隨機漫步的傻瓜》《黑天鵝》《反脆弱》和《切膚之痛》等如此實用又顛覆三觀的生存法則,就一點也不奇怪了。他想讓我們明白,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不確定的大系統下, 這個系統只有正反饋和負反饋兩種情況;我們隨時隨地都要面對“協同”,要么“正協同”,要么“反協同”。只要您在系統里,“反脆弱”才是能持續生存的正確姿勢。 02 但是使不確定性在他思想中升華的是兩位哲學家:一位是古代的塞內卡,一位是近代的司馬賀。 古羅馬時代,有一位切開血管自殺的哲學家,名叫塞內卡。他是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老師。塞內卡教我們如何面對震驚,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福爾圖娜——這位司掌人間幸福和災難的時運女神。她一手持羊角,一手持舵輪。女神用羊角把恩寵拋給任何她想給的人, 然后反手猛轉舵輪,降下災難,瞬間改變其命運——她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女神當然也是這樣對待塞內卡本人的。塞內卡為帝王師十五年,享盡富貴榮華,而只因羅馬城一場大火,他就被自己的學生以陰謀罪賜死了。他平靜如湖水,接受必然:人是一個輕微搖晃就會碎裂的容器,沒人能保證你一定活過今晚,活過這個小時,*后我們生活在注定死亡的萬物之中。所以你根本不用震驚,發生任何事情都不用太驚訝。 “不必為某個生命,或者生命的某個部分哭泣,因為整個生命本身都是值得哭泣的”——這啟發了塔勒布,他以斯多葛學派平靜、自制、可承受任何打擊的處世哲學為啟發,寫出了《反脆弱》:人們無須糾結于短期的預測或理性準則,為長遠利益考慮加強反脆弱性才是不二法門。 什么是脆弱?就是一個杯子,摔在地上,碎成一地渣子。什么是反脆弱?就是一個杯子,摔在地上,變成了八個杯子。脆弱的事物喜歡安寧的環境,反脆弱的事物則從混亂中成長。火苗, 越吹越旺;煤球,越捅越旺。這似乎有點反常識:穩定平衡,尋找中間的舒適位置,不能大富大貴但也不會猝死——難道不是*安全的策略嗎?是很安全,但前提是一切假設條件永遠不變。 但這個世界的真相是:絕大部分的存在,都可能是個意外事件,都是房間里的大象、黑天鵝或者灰犀牛。任何“正確”的決定,取決于做決定的人,在做決定的時點上,對未來的“假設”,而“假設”一定會被隨機性打破,所以“安寧又穩定”的環境根本不存在。總之,所有這一切我們逃避不了,也抗拒不了,只能選擇接受——正如塞內卡所說。所以只能、也必須有能力在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找平衡。 把塞內卡的觀點推進一千多年,我們就見到了跨越時空的另一個影響塔勒布的人:司馬賀。 司馬賀老師的本名是赫伯 特? 亞歷山 大? 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能熟練掌握中文讀寫,還能給自己起中文名字。他是近代鳳毛麟角的博學家,研究涉及心理學、哲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領域,人工智能只是他的一門副業。他早在1957年就下過定論:計算機下棋的水平十年內便可超過人類。 他認為人類不合邏輯的行為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提出了日后經常被塔勒布引用的一個概念: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意思是,我們不可能像計算機一樣測量和評估一切,所以在進化的壓力下,我們會控制不住自己而去找捷徑——這個找捷徑的行為會扭曲事情的發展。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不完整的,幾乎一定會陷入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中。即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完整的,依然不可能通過“計算”對現實進行精確的、不偏不倚的求解。 塞內卡和司馬賀這兩位精神導師,都是塔勒布對于不確定性深深敬畏的來源。 03 從精神啟發到實際操作,如果說塞內卡影響了塔勒布的戰略思想,那么影響了他戰術實踐的導師,是另一位哲學、數學界神一般的人物。 幾個世紀以來,航海業的智慧結晶、造船師們畢生心血的結晶,是船體和船帆的設計。靠海為生的人知道,海洋大部分時間是溫和的;他們也知道,臺風和颶風就是海洋母親殺紅了眼的另一面。 他們的設計不僅要適用于95%的溫和航行日,還必須能適用于其他5%的航行日。當風暴來臨時,他們的技能將受到考驗。目前, 全世界的金融家和投資者就像是不聽天氣警報的水手。 這個警示來自于一本書——《市場的(錯誤)行為——風險、破產和回報的分形觀點》。書中還有一句為塔勒布的思想點亮了明燈的句子:“金融的核心就是分形。(The very heart of nance is fractal.)”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波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博學家和哲學家本華?曼德博(Beno??t B. Mandelbro)。這個名字聽起來也許有點陌生,但是他發展出的一個數學分支,你一定聽說過:分形幾何(fractal geometry)。分形幾何告訴我們,在看似無序的事物中隱藏著的秩序,里面有未經規劃的計劃,不規則和粗糙的自然界中有規則模式,簡單和復雜同時存在。曼德博的分形幾何正在用于幫助人類模擬天氣、河流流量,分析腦電波和地震。 但是這本書*重要的是充滿了關于市場的真理。他發現,在自然界隨機模式中的潛在定律, 也適用于金融工具的價格波動。股票價格的變動遵循冪律,而不是高斯曲線或正態分布。我們在學校里學的,很遺憾都是錯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基礎,都是傳統的市場假設——價格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 有節制地、獨立地、平穩地變化。如果這些假設是錯誤的,一切都會土崩瓦解。你的投資組合不是一個能調到秒針的手表,而是一個危險的陷阱。 但是,不幸且讓人細思極恐的是:低估的市場風險,錯誤的期權定價、投資組合構建方法,以及金融世界普遍被曲解的錯誤假設,卻被納入了全球金融業界的標準風控軟件——如你所知,這就是著名的風險價值模型VaR。 真正的市場是瘋狂的,它的價格波動令人毛骨悚然,遠比你理解范圍內的更大、更具破壞性。這意味著真實風險比通常假設的要高,傳統投資組合方式非但沒有管理風險,反而可能放大了風險。只要鐘形曲線假設進入財務計算,就一定會出錯。高斯曲線和風險價值(VaR)這樣的理論,或者認為現實世界中存在鐘形曲線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我們一定會遇到根據以往經驗無法預料的離奇現象。別忘了“魔鬼存在于殘差中”。 那為什么我們依然還在堅持用錯誤的方法來衡量風險? 答案是習慣了,方便,不愿意改。大多數金融模型的效果極其有限,要吞進無窮無盡的數據,需要越來越多的參數。但是當模型壞掉時,不但不會被棄用,反而會被不斷修改、細化、擴展和復雜化。用膠水和釘子不停地打補丁,一顆壞種子就這么一點一點地長成一棵碩大的病樹。 曼德博直視別人不愿意看到的東西,然后從混亂中找到秩序獲利。就像蒙田的懷疑主義,“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有一部分瘋狂、一部分智慧。假如一個人對生活有全面的反思,他就不能忌諱非理性的部分。”人要謙卑地對待世界,因為這個物種永遠會被偏見迷惑——“我知道什么?” 塔勒布的《黑天鵝》整本書都在向曼德博致敬,他直接影響了塔勒布的投資理念。我們不能預測明天,不能預測價格,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決定一切的是未知的風險——這是投資和在金融市場上存活的*基本的生存要義,也讓塔勒布在20多歲的時候,也就是1987 年股市崩盤之后,實現了財務自由,也幫助他完成了從交易員到社會學和道德批判者的升華——從金融交易,到解釋人的行為,再把人放在整個系統下,尋找能讓人類社會堅韌延續下去的方法。他看懂了人類社會這個依靠“淘汰脆弱個體”而變得整體堅韌的系統, 就像病毒——整體堅韌取決于大量病毒個體無數次地“被淘汰”,而病毒個體“被淘汰”,會讓整個病毒群體變得堅韌。
牧羊人的哲學課 作者簡介
肖小跑,金牛座,宏觀經濟分析師,金融市場和科技業界連續創業者,《墻裂壇》和《文理兩開花》播客主播。畢業于英國雷丁大學ICMA(國際證券市場研究會)學院國際證券投資與銀行學專業。獲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國際固定收益及衍生品分析師(IFID)資質。旅居英國、泰國、新加坡十余年,現定居香港。熱愛閱讀、市場、賽博空間和動物。著有《羊群的共識》,獲2021年度得到好書、吳曉波頻道年度財經圖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