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渾沌”之治: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基本邏輯(1980—201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8039
- 條形碼:9787520398039 ; 978-7-5203-980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渾沌”之治: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基本邏輯(1980—2015) 本書特色
本書的敘事主軸是圍繞處于邊界模糊狀態的“渾沌”如何在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語境下開顯其“新命”而展開的。所謂“新命”是相對于“渾沌”的故態舊命而言。“渾沌”的故態舊命便是《莊子》寓言中“中央之帝”的存在機理——獨無七竅,保持一種內部的邊界模糊狀態。本書將借助“邊界”這一概念,進一步闡釋“渾沌”的屬性及其所隱喻的農村基層治理的內在機制。
“渾沌”之治: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基本邏輯(1980—2015) 內容簡介
科層制和技術治理之所以產生很多問題,是因其規范化的治理方式無法把握和對接復雜的一線治理現場,而國家治理方式現代化的關鍵標志就是規范化。本書綜合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多個側面,借用《莊子》寓言中“渾沌”的概念,以理解規范化背后的深層含義,并揭示中國農村基層治理困境的形成之因。“渾沌”意味著其內部不存在區隔和邊界,是一種沒有被割裂的整全狀態。“渾沌”預示著只能以其內部無邊界的狀態而存在,否則就將瓦解和死亡。
“渾沌”之治: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基本邏輯(1980—2015) 目錄
目 錄
**章 導論 ( 1)
**節 研究的背景(1)
第二節 國家與社會關系的理論脈絡(8)
第三節 “邊界”的視角與“渾沌”的隱喻:一個分析框架(21)
第四節 田野工作與論述結構(37)
第二章 “渾沌”的樣態與國家目標(43)
**節 “渾沌”的樣態(43)
第二節 國家目標的內容(45)
第三節 國家目標的操控機制(56)
第三章 農業稅費征收:從“理所當然”到“天下**難事”(62)
**節 成為“中心工作”的農業稅費征收(62)
第二節 農業稅費征收的機制(67)
第三節 成為“天下**難事”的稅費征收事務(77)
第四節 稅費征收事務開展的應對之策(88)
第四章 土地利用:從柔性到剛性(94)
**節 村民的土地使用秩序(94)
第二節 土地利用諸要素的剛性化(104)
第三節 土地激發社會問題(110)
第四節 基層治理對土地問題的回應(124)
第五章 糾紛解決:從調解到審判(141)
**節 村莊的糾紛解決機制(141)
第二節 現代法意識的滲透(152)
第三節 無法平息的民事糾紛(159)
第四節 糾紛解決的應對之策(166)
第六章 農田水利的供給:從有機統合到碎片分割(178)
**節 農田水利空間的構造(178)
第二節 農田水利空間的切割(187)
第三節 碎片狀態的農田水利(194)
第四節 對于大型水利癱瘓狀態的應對(196)
第七章 農村*低生活保障:從需求到欲望(204)
**節 從滿足“需求”的資源到滿足“欲望”的資源(204)
第二節 村民收入價值的模糊性(207)
第三節 村民收入價值的切割及其后果(219)
第四節 資源分配的應對策略(224)
第八章 結論(233)
**節 “渾沌”的死與生: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困境及其應對(234)
第二節 “渾沌”存在的理由(243)
第三節 逃離“渾沌”?中日比較視野下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未來走向(253)
參考文獻(261)
代后記 論中國社會科學的主體性——與日本社會科學界研究的對照和反思(276)
“渾沌”之治:中國農村基層治理的基本邏輯(1980—2015) 作者簡介
馮川,日本東京大學地域文化研究專業博士,現為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研究員,兼日本村落研究學會會員、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研究方向為城鄉基層治理。近年來在中日比較的視野下開展廣泛的田野調查,在《社會科學》《中國農村觀察》《比較教育研究》《公共管理學報》和『アジア地域文化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并在“今日頭條”“觀察者網”等多家媒體平臺開設基層治理評論專欄。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