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中國功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12882
- 條形碼:9787571112882 ; 978-7-5711-1288-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功夫 本書特色
該書為王萌女士整理的王廣西先生的遺作,其中大部分內容為王廣西先生幾十年來對于武術及武術文化的研究的精髓,尤其是對于中國武術的發展、演變的歷史,中國各個武術流派的傳承,以及我國武術文化的獨特魅力等方面頗有獨到的見解。在此之前,王廣西先生的諸多作品如《中國武術與武林氣質》《功夫——中國武術文化》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且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輸出海外,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中國功夫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十一章,系統介紹了中國武術的緣起、發展、傳承、流變,以及中國武術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武學之道,并且厘清了大眾對中國武術的一些誤解,如氣功、神拳等,也談了武術與養生、古代的習武之人的生活、武術作品和武術影視等。該書十分適合喜愛武術的讀者閱讀,對于從未接觸過武術的讀者而言,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級的科普讀物。
中國功夫 目錄
小引:大儒黃宗羲與高手王征南 ———— 1 一 緣起與概貌 ———— 5
奇妙的搏擊術 ———— 8
內外兼修 ———— 13
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 ———— 17
二 民間文化的特殊形態 ———— 31
抗暴意識 ———— 34
道德規范 ———— 40
拳譜語言 ———— 50 三 武學之道 ———— 59
剛柔相濟 ———— 62
大巧若拙 ———— 67
以意擊人 ———— 73
善戰不怒 ———— 77
四 貴在中和 ———— 85
妥協的產物 ———— 88
守靜致柔 ———— 93
人生境界 ———— 98
五 高手的必由之路 ———— 105
流血的競爭 ———— 108
牛毛與牛角 ———— 115
苦海與彼岸 ———— 121
內省與孤獨 ———— 131
六 神拳與神功 ———— 139
關于神拳 ———— 142
神功種種 ———— 150懷舊情結 ———— 157
自我膨脹意識 ———— 161
七 困惑與夢境 ———— 169
練武與實戰 ———— 172
武功的實際效用 ———— 177
秘籍與絕招 ———— 183
跨世紀的長夢 ———— 189
八 武術與養生 ———— 199
武術的健身功能 ———— 202
練武不等于長壽 ———— 205
長壽的根本之道 ———— 208
九 武林與江湖 ———— 213
江湖瑣談 ———— 216
走鏢與護院 ———— 226
江湖拳師 ———— 234
俠隱人物 ———— 239
洪門海底與南拳 ———— 245 十 武術與文學影視 ———— 251
從唐人傳奇到《寶劍金釵》 ———— 254
新派武俠小說:情濃于武 ———— 259
金庸小說 ———— 262
武打影視 ———— 265
十一 歷史與未來 ———— 273
鐵棍對長刀:少林派武僧與日本武士的較量 ———— 276
徒手搏擊:武林高手迎戰拳壇“八國聯軍” ———— 279
已經開始的第三次大挑戰 ———— 285
未來武術的發展趨勢 ———— 290
附錄一 中國武術重要流派簡表 ———— 293
附錄二 練武注意事項 ———— 306
主要參考書目 ———— 308
后記 ———— 313
中國功夫 節選
奇妙的搏擊術 不少外國人對中國武術的**印象,來自李小龍(1940—1973)的功夫電影,“不可思議”是其*常見的贊嘆。而當他們進一步接觸中國武術之后,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正在面對著一個遠比銀幕上呈現的 更為奇妙、更加不可思議的世界,這是一個充滿了中世紀情調的文化寶庫。而在這座文化寶庫的后面,高高地矗立著一個既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人情味兒的古老民族。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一部分,其中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滲透了多樣的民族心理氣質。中國武術的招法豐富,使世界上其他任何搏擊術相形見絀;而其種種神奇的功法,更是在世界搏擊界 獨樹一幟。 中國武術的招法,一般分為打、破、拿、摔四大類!按颉敝复蚍ǎ酁檫M攻招數!捌啤敝钙品,多為防守招數!澳谩敝盖苣梅ǎ且苑辞鼘Ψ疥P節為主要手段從而鎖拿對方的招數。“摔”指摔法,是以使對方身體失去重心為目的的招數。以上四大類只是大致的區分,而在實際應用時彼此難以截然分開,往往是打中有破,破中有打,拿中有打有破,摔中兼有打、破、拿。打、破、拿、摔四法交相為用,融為一爐。僅以常見的腿法而言,就有踹、鏟、纏、蹬、點、撩、踩、踢、別、掃、勾、砸等十多種,腿腳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用以擊人,也都可以用以自衛,其中的纏腿、別腿、踩腿諸技法中又暗伏著拿、摔的若干招數。 在中國武術中,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成為進攻的目標,于是,關于人體各部位的進攻和防守就成了武術招法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一代又一代的武林前輩們從豐富的實戰經驗中創造出各種針對人 體各重要部位的攻防招式,其招式之多難以數計,其變化之繁復多端令人瞠目結舌。比如,進攻眼部,有用以擾亂目光的虛掌、封掌,也有用以掃傷對方眼眶的云掌、貫拳,還有用以砸擊的鉆拳、反背捶和 劈掌,更有以戳傷雙眼為目的的毒招“二龍戲珠”。這些招法都有其相應的防守動作。當然,這些招法并不只限于攻擊眼部,在實戰中,習武者忖時度勢,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如“二龍戲珠”一式,既可 攻擊對方眼部,又可在途中倏然變向點刺對方喉部,即為“白蛇吐信”;亦可徑直點擊對方胸部諸大穴,或在行招受阻時,倏然變指為爪,斜擊其面部、胸部,或可突以塌掌挫傷對方胸部;同時,手指亦可稍向上移,點擊對方額部大穴,或側向拂擊對方太陽穴,也可由指變掌,拍擊對方頭部。凡此種種精微變化難以盡述,一言以蔽之,不過是“隨機應變,幻化莫方”八個字而已。 除了招式精妙,中國武術中還有許多神奇的內功功法,人們常見的多為硬氣功。練習這種功法,不僅可以強健內臟,而且能夠練出某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殊本領。比如“鐵襠功”,功成后可使下陰部位 堅硬如鐵,經得起拳打腳踢。 在中國武術中,*神奇的莫過于點穴術了。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理論,人體共有十二經絡和 365 個穴位,其中大穴 108 個,小穴 257 個。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是生命的根本。點穴術即依據此理,反其道而行之,施用點擊手法,使對手氣血阻滯、陰陽失調,從而失去抵抗能力。武術家們通常認為人體有死穴 36 個,受擊后可以致命,但實際上并非全部如此。如太陽、百會、風府、玉枕、風池等頭部大穴與腦部密切相關,若受重擊很有可能造成死亡。其他如華蓋、膻中、巨闕、氣海、乳根、期門、章門、命門等諸多穴位也屬要穴,受擊后會造成內傷,或引起暈厥。另有若干穴位對局部肢體有控制作用,如內關對于手掌,曲池對于前臂,肩髃對于全臂,血海、陽陵泉對于腿部等,若該穴位被擊中,則有關肢體會立即酸軟無力,失去抵抗能力,這也是擒拿術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點穴術是中國武術中的上乘武功,非有較深內功根底者不能掌握。點穴手法多種多樣,除了常用的“金剪指”手法(用食指、中指的指尖點插對方要穴),還可以用指節突起部、拳棱、指骨根部、肘部、頭部、胯部、膝部、腳尖等多個部位實施點穴術,隨機應變,使對手防不勝防。 在中國武術中,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當作進攻的利器,除手腳以外,頭可撞,肘、膝可頂,肩、胯可擠靠,腹部可撞人。其中以肘、膝頂撞對方發力猛、威力大,在貼身搏擊中常常能收到出奇制勝之效,致敵傷殘。行家們常說的“寧挨十手,不挨一肘”,就是講肘擊的厲害。各派武術中都有專門練習肘法的動作,甚至還有不少主要以肘法組合的完整套路,如“六合肘”等。肩、胯的擠靠動作多為同步完成,力發于腰,扭肩上胯,在剎那之間可爆發出巨大的力道,將對手遠遠摔出。用頭部擊人也是武術中常見的進攻招式。人的頭蓋骨硬度很大,可以在近距離內點擊對方面部,重創其眼、鼻、下顎等要害部位,也可以徑直撞擊對方胸腹部,使對方不支而向后仰摔。 中國人慮事細密,心思巧捷,反映在武術搏擊中,則是“尚智不尚力”,表現出靈巧快捷、威猛凌厲的特點。明代抗倭名將威繼光(1528—1587)說: 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得宜。腿可飛騰,而其妙也;顛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橫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當斜閃。(《紀效新書》) 他在這里總結出“妙、猛、快、柔”四字要訣!懊睢敝讣挤ㄖ睿湃松猛,此處特指腿法;“猛”指跌人之猛,也泛指入手時的威猛之勢;“快”指拳法迅疾,即“以快打慢”“以巧打拙”,出手如箭發,落勢如風卷,這是擊人制勝的*重要因素;“柔”指以柔克剛,主要指拿法,即以柔勁拿人。這一段中*后的“知當斜閃”四字有兩層意思,“知當”是了解對方的發力節奏,“斜閃”講的是斜行閃步,即避沖逃直的躲閃之法。戚繼光的這段話,基本上概括了中國武術的總體風格。 中國武術講究尚智尚巧,以意擊人,反對拙力、蠻力,反對抵牛相斗般的死拼力氣。擒拿術乘勢順勁,以小力拿大力;太極拳中的“四兩撥千斤”順勢而施,以小力跌大力;地蹚拳法主動倒地擊人;猴 拳以輕靈迅捷見長;八卦掌以圓形步法翻轉不停:這些都體現了中國人尚智尚巧的氣質特點。以意擊人則與中國武術中的心理訓練和內功訓練大有關系,這是中國人內向自省的民族特點在武學中的體現,也是古代養生術與技擊術相結合的產物。
中國功夫 作者簡介
王廣西(1941—2008),筆名陸草,蒙古族,河南西峽人。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文學及武術文化研究,著有《中國武術與武林氣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功夫——中國武術文化》(臺北云龍出版社,2002)、《中國功夫》(香港三聯書店,2006)、《中原文化大典·武術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等作品。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