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388953
- 條形碼:9787560388953 ; 978-7-5603-889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史 本書特色
本書編者借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慶之機,在行進的路上駐足回眸,梳理學院發展的脈絡軌跡,總結全院教師孜孜不倦的奮斗歷程,是對窮當益堅之過往的紀念,更是促進學院待勢乘時、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本書的主要內容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展史,包括組織沿革、人員變遷、歷任領導、取得的教學及學術成果及大事記等。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史 內容簡介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史1920-2020)》中收錄了大量珍貴的史料,以文字和圖片真實地記錄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展歷程,在敘述各階段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的發展過程和重要事件后,對該階段教育的主要特點加以總結和概述。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史 目錄
**節 2011年之前馬克思主義學院簡史
一、基業初立 (1950—1957)
(一)建設馬列教研室
(二)開展教學科研
(三)組織社會實踐
二、曲折前行(1957—1965)
(一)曲折不斷
(二)砥礪前行
三、十年艱辛(1966—1976)
(一)“文革”沖擊
(二)堅持與抗爭
四、恢復發展(1977—1995)
(一)教研機構建設
(二)師資隊伍建設
五、發展壯大(1995—2011)
(一)世紀之交的創新發展
(二)“05”方案的貫徹實施
(三)“兩課”師資隊伍建設
第二節 2011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師資建j影
一、師資隊伍現狀
二、高層次人才
三、師資隊伍建設
(一)師資選聘
(二)師資培養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建設
**節 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建設簡介
一、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1976)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1)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年至今)
第二節 2011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課程教學
一、教育教學理念
(一)辦學定位
(二)培養目標
二、課程教學管理
(一)組織管理
(二)教學管理
三、課程設置
(一)預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設置
(二)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設置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設置
(四)研究生專業課設置
(五)其他類別課程設置
四、教學改革舉措
(一)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化教學探索
(二)深化現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
(三)采用多元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與手段
(四)推廣“大班授課一小班討論一大班總結”的教學模式
(五)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無縫銜彭
(六)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累加式一發散性考試體系”
(七)推動“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的課外教學
第三節 201 1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改成果
一、教學改革項目
二、教學改革論文
三、教改著作、教材
四、教學獎勵和榮譽
(一)教學獎勵
(二)教學榮譽
第三章 2011年之前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
**節 2011年之前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發展
一、學科簡介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簡介
(二)哲學一級學科簡介
二、人才培養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生培養
(二)哲學專業碩士生培養
三、依托與平臺
(一)相關教研室一
(二)圖書資料室
第二節 2011年之前馬克思主義學院科研狀況
一、科學研究項目
二、科學研究論文
三、科學研究著作
四、科研獎勵和榮譽
五、重大標志性成果
第四章 2011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建設
**節 2011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發展
一、學科簡介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簡介
(二)哲學一級學科簡介
(三)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二級學科簡介
二、人才培養
(一)碩士生培養
(二)博士生培養
三、依托與平臺
(一)黑龍江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二)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創新工程學科項目
(三)徐奉臻名師工作室
(四)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心
第二節 2011年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科研狀況
一、科學研究方向
二、科學研究項目
三、科學研究論文
四、科學研究著作
五、科研獎勵和榮譽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學院行政管理與黨的建設
**節 馬克思主義學院行政管理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
一、發展歷程,追根溯源,以史為鑒知興替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咬定青山不放松
三、不斷創新,勇于開拓,創新是引領發展**動力
四、繼往開來,穩中求進,立足現在規劃長遠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服務與社會影響
**節 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服務
一、社會兼職
二、理論宣講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社會影響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史 節選
總體來看,在這一時期,馬列主義理論教育處于曲折發展的過程。勞動和社會活動過多,教學工作經常受到沖擊。1957年下半年,有的教師受到錯誤批判,有的教師被認為不適合從事馬列主義理論教學工作而被調離。1960年以后國家又處在三年經濟困難之中。這一切,都給馬列主義理論教育帶來不利的影響。但是,不能否認,這一時期哈工大和全國一樣,從總體上看,還是堅持了黨的正確路線。馬列主義教師在參加學校各項活動中,發揮了高度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性,團結一致,克服困難,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在校黨委的重視和領導下,在為國家培養又紅又專的高級科技人才的工作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曲折不斷 1958年初,學校撤銷馬列主義教研室,成立社會主義教育辦公室,馮蘭瑞任主任,李天珉、岳凱武任副主任。當時,“大躍進”運動興起,哈工大有大批教師(包括一部分馬列主義理論課教師)被下放到江北紅星農業生產合作社參加勞動,個別人到市內工廠和哈工大江北農場勞動,而留校的教師在社會主義教育辦公室領導下,下到各系成立教學組,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學習中央規定的文件和開展“大辯論”。為了補充教師數量,學校從各專業學生中抽調30多名骨干,充實到馬列主義教育的師資隊伍中;1959年5月,又將下鄉、下系的馬列主義理論課教師重新集中,恢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教研室,并成立中共黨史教研室,停開“中國革命史”課程。至1960年春,又成立自然辯證法研究室。 1959年,學校確定建校的指導思想是“兩個基礎,一個尖端”,也就是加強馬列主義理論教育和基礎課教育,發展尖端科學,把哈工大辦成國際一流的大學。為此,在李昌校長親自主持下,1960年2月,學校將社會主義教育辦公室和機械系工程經濟專業合并,成立政治經濟系,李云麟任黨總支書記兼主任,王者興任黨總支副書記兼副主任,關鍵、黃凈、劉景林任副主任。由于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兩個專業培訓班的專業課,政治經濟系教師不夠用,學校又從學生中抽調22名骨干充實隊伍,使得政治經濟系教師達到100多人,開設10多門課程,這是哈工大馬列主義理論教育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 1960年2月16日,學校黨委做出《關于加強馬列主義教育,開展毛主席著作學習的決定》。4月,學生在按常規學習馬列主義理論課之外,還學習《列寧主義萬歲》等三篇文章。同年9月,《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出版;在1961年春季學期,全校停開政治理論課,廣大師生員工統一學習《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由校黨委副書記和正、副校長親自講課。在此基礎上,全校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的高潮,在馬列主義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全校共成立1000多個學習小組,這對廣大學生掌握毛澤東思想起到了重大作用。 P7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