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自動目標識別(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82975
- 條形碼:9787118082975 ; 978-7-118-0829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動目標識別(第3版) 內容簡介
內容主要涉及自動目標識別的定義;自動目標識別的目標檢測與性能測度;自動目標識別的目標分類與性能測度;自動目標識別的實驗設計;自動目標識別的硬件軟件特性;自動目標檢測的定義;自動目標檢測算法;自動目標檢測的范式與策略;目標分類的定義與實質;在目標分類中要考慮的主要問題;特征提取與特征選擇策略;目標分類器設計實例;新型的分類器;自動目標跟蹤基礎;目標跟蹤問題分類;自動目標跟蹤問題綜述;協同的自動目標跟蹤和自動目標識別;自動目標跟蹤與自動目標識別的一體化;自動目標識別的智能化問題;有知覺力的與睿智的自動目標識別;自動目標識別的發展方向。
自動目標識別(第3版) 目錄
序言
1 定義和性能測度
1.1 什么是自動目標識別
1.2 基本定義
1.3 探測準則
1.4 目標探測的性能測度
1.4.1 Truth歸一化測度
1.4.2 報告歸一化測度
1.4.3 接收機工作特性曲線
1.4.4 Pd—虛警率曲線
1.4.5 Pd—列表長度
1.4.6 可能進入探測方程的其他因素
1.4.7 導彈術語
1.4.8 雜波水平
1.5 什么是自動目標識別?
1.5.1 物體的分類
1.5.2 混淆矩陣
1.5.3 源于概率和統計的某些常用的術語
1.6 試驗設計
1.6.1
測試策劃
1.6.2
自動目標識別和人的客觀測試
1.7 自動目標識別的硬件軟件特性
參考文獻
2 目標檢測策略
2.1 引言
2.1.1
什么是目標檢測?
2.1.2
檢測方案
2.1.3
尺度伸縮
2.1.4
偏振、陰影和圖像形式
2.1.5
算法評估的方法學
2.2 簡單的檢測算法
2.2.1 三窗口濾波器
2.2.2 用于一幅圖像的假設檢測
2.2.3 兩種憑經驗確定的方法的比較:T測試的變化
2.2.4 涉及到方差、變化和離散度的檢測
2.2.5 用于熱點的顯著性的檢測
2.2.6 非參數檢測
2.2.7 涉及到紋理和分形的檢測
2.2.8 涉及到亮斑邊緣強度的檢測
2.2.9 混合檢測
2.2.10 采用幾個內部窗口的三窗口濾波器
2.3 復雜的檢測器
2.3.1
神經網絡檢測器
2.3.2
判別函數
2.3.3
可變形的模板
2.4 總的范式
2.4.1
幾何和人類智能
2.4.2
神經網絡范式
2.4.3
在飛行中學習
2.4.4
敏感和處理一體化
2.4.5
Bayesian的驚奇
2.4.6 建模和仿真
2.4.7
SIFT和SURF
2.4.8
設計用于作戰使用場景的檢測器
2.5 常規的合成孔徑雷達和超光譜目標檢測器
2.5.1 合成孔徑雷達圖像中的目標檢測
2.5.2 超光譜圖像中的目標檢測
2.6 結論和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
3 目標分類策略
3.1 引言
3.1.1 錯覺和矛盾
3.2 在目標分類中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3.2.1
問題1:運行使命概念方案
3.2.2
問題2:輸入和輸出
3.2.3
問題3:目標類別
3.2.4
問題4:目標的變化
3.2.5
問題5:平臺問題
3.2.6
問題6:在什么條件下傳感器能提供有用的數據?
3.2.7
問題7:傳感器問題
3.2.8
問題8:處理器
3.2.9
問題9:將分類結果傳遞給回路中的人
3.2.10
問題10:可行性
3.3 特征提取
3.4 特征選擇
3.5 特征類型的例子
3.5.1
有向梯度的直方圖
3.5.2
光流特征矢量的直方圖
3.6 分類器的例子
3.6.1
簡單的分類器
3.6.2
基本的分類器
3.6.3
競爭贏出和新流行的分類器
3.7 討論
參考文獻
4 自動目標跟蹤和自動目標識別的一體化
4.1 引言
4.2 跟蹤問題的類別
4.2.1 目標的數目
4.2.2 目標的大小
4.2.3 傳感器類型
4.2.4 目標類型
4.3 跟蹤問題
4.3.1
點目標跟蹤
4.3.2
視頻跟蹤
4.4 目標跟蹤的擴展
4.4.1 行動識別
4.4.2 生活模式和取證
4.5 協同的自動目標跟蹤和自動目標識別
4.5.1
對自動目標識別有用的自動目標跟蹤數據
4.5.2
的自動目標跟蹤有用的自動目標識別數據
4.6 自動目標跟蹤和自動目標識別的一體化
4.6.1
視覺追蹤
4.6.2
蝙蝠對飛行的昆蟲的回聲定位
4.6.3
融合的自動目標跟蹤和自動目標識別
4.7 討論
參考文獻
5 你的自動目標識別器有多智能?
5.1 引言
5.2 用于確定一個自動目標識別的智能的測試
5.2.1
自動目標識別理解人的文化嗎?
5.2.2
自動目標識別可以推演一個場景的要點嗎?
5.2.3
自動目標識別理解物理學嗎?
5.2.4
自動目標識別可以參與任務前的情況介紹嗎?
5.2.5
自動目標識別能夠進行深入的概念理解嗎?
5.2.6
自動目標識別能適應于態勢,在飛行中學習,并做出類比嗎?
5.2.7
自動目標識別能理解交戰規則嗎?
5.2.8
自動目標識別能理解戰場規則和部隊結構嗎?
5.2.9
自動目標識別能控制平臺的運動嗎?
5.2.10
自動目標識別可以融化寬范圍的信息源的信息嗎?
5.2.11
自動目標識別具有元認知嗎?
5.3 有感知—睿智的自動目標識別
5.4 討論:自動目標識別將走向何方?
參考文獻
附錄1:資源
附錄2:術語
索引
展開全部
自動目標識別(第3版) 作者簡介
范晉祥,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設計部,研究員。在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譯著3部。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