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武士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4989
- 條形碼:9787100204989 ; 978-7-100-20498-9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士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以上文化水平的普目前在我國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討日本的文化傳統、民族特性對當代日本的影響之時,相信把《武士道》這本頗享盛名的著作譯為中文以饗讀者,或許不無意義。自然,由于《武士道》是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前寫出來的,其中有些觀點不免有過時之感,同時,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場所限,有些觀點也很值得商榷。
武士道 內容簡介
《武士道》一書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養病時,有感于外國人對日本的傳統武士道知之甚少,為了向國外介紹而用英文寫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個在幼年時親自接受過武士道傳統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說,他在介紹時,與別的外國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過是個“辯護律師”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態度”。的確,我們在讀到他所系統介紹的武士道的種種方面時,頗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時,由于作者是為了向國外作介紹而寫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歷史和文學典故進行比較,所以就更便于外國讀者閱讀和理解。正因為如此,《武士道》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國讀者的極大興趣。據作者自序說,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不僅自己親自讀了此書,還以此書分贈其友人。
武士道 目錄
日譯者序
**版序
增訂第十版序
緒言(格里菲斯)
**章 作為道德體系的武士道
第二章 武士道的淵源
第三章 義
第四章 勇——敢作敢當、堅忍不拔的精神
第五章 仁——惻隱之心
第六章 禮
第七章 誠
第八章 名譽
第九章 忠義
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和訓練
第十一章 克己
第十二章 自殺及復仇的制度
第十三章 刀——武士之魂
第十四章 婦女的教育及其地位
第十五章 武士道的熏陶
第十六章 武士道還活著嗎?
第十七章 武士道的將來
人名索引
武士道 節選
至于說到嚴格意義上的道德教義,孔子的教誨就是武士道的*豐富的淵源。君臣、父子、夫婦、長幼以及朋友之間的五倫之道,早在經書從中國輸入以前,就是我們民族本能地認識到了的,孔子的教誨只不過是把它們確認下來罷了。有關政治道德方面的他的教誨的特點是冷靜、仁慈,并富于處世的智慧,這些特別適合作為統治階級的武士。孔子的貴族的、保守的言論極其適應了武士政治家的要求。繼孔子之后的孟子,對武士道也發揮了巨大的權威。他的強有力的而且常常是頗為平民的說法,對于具有同情心品質的人很有魅力。它甚至被認為是對現存社會秩序的危險思想,是反叛性的,因而他的著作曾經長時期成為禁書,盡管如此,這位賢人的言論卻永遠寓于武士的心中。 孔孟的書是青少年的主要教科書,是成年人之間討論問題的*高權威。不過,只是了解這些圣賢的古籍,還不會受到崇高的尊敬。有一個俚諺譏笑那些僅僅在理智上懂得孔子的人是“讀了論語而不知論語”。一位典型的武士[西鄉南洲]稱文學知識淵博者為書蠹。另一個人[三浦梅園]把學問比喻為臭菜,他說:“學問有如臭菜,如果不認真去掉臭味,就難以致用。少讀一點書,就少一點學者的臭味,而多讀些書,學者的臭味就更多,真不好辦。”這樣說的意思是,知識只有在學習它的人的心里同化了,并在他的品質上表現出來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一個有知識的專家被認為是一部機器。知識這種東西被認為是從屬于道德情操的。人和宇宙同樣被認為是有靈性的,而且是有道德的。赫胥黎關于宇宙的運行是沒有道德性的論斷,不能為武士道所承認。 武士道輕視上述那樣的知識,認為知識本身不應該作為目的去探求,它應該作為獲得睿智的一種手段去探求。因此,那些沒有達到這個目的人,便被看作只是一架能夠遵照要求吟出詩歌、名句的方便機器。所以,知識被看成要與生活中的實踐躬行相一致,而這個蘇格拉底的教誨,在中國哲學家王陽明那里找到其*偉大的解說者。他孜孜不倦地一再重復:知行合一。 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請允許我暫且離開主題。這是因為在一些*高尚的武士中,有不少人深受了這位哲人的教導的影響。西方的讀者會很容易發現王陽明的著作與《新約圣經》有許多類似之處。只要允許特殊用詞上的差別的話,那么像“你們先要去尋求上帝的王國和上帝的正義,如果那樣的話,所有這一切東西都會歸于你們”的說法,就是可以在王陽明的幾乎每一頁書上都可以看到的思想。一位他的日本弟子(三輪執齋)說道:“天地萬物之主宰,寓于人則為心。故心為活物,永放光輝。”又說:“其本體之靈明,永放光輝,其靈明不涉及人意,自然發現,照明善惡,謂之良知,乃天神之光明也。”這些話聽起來難道不是同艾薩克?彭寧頓或其他神秘主義哲學家的一些文章實在很相像嗎?看來像在神道的簡單教義中表達出來的日本人的心態,似乎特別適合于接受陽明學說。他把他那良知無謬說推進到極端的超自然主義,賦予良知以不僅能辨別正邪善惡,而且能認識各種心理事實和各種物理現象的性質的能力。他在貫徹理想主義方面,并不遜于貝克萊和費希特,甚至達到否認人智以外的物象存在。他的學說雖然包含了唯我論受到批判的一切邏輯上的謬誤,但它具有強烈的確信力,因而它在發展個性的堅強性格和寧靜氣質的道德意義,卻是不容否定的。 這樣,不論其淵源如何,武士道吸收并同化于自身的基本原理是少量的而且是單純的。雖然是少量的而且是單純的,但是,即便在我國歷史上*不穩定時代中的*不安全的日子里,它卻足以提供了安全的處世良方。我們的武人祖先,以其健全的和純樸的性格,從古代思想的大路、小路上所搜集的平凡而片斷的穗束中,引出他們精神上的豐富食糧,并且在時代要求的刺激下,從這些穗束中創造了新的無與倫比的男子漢之道。一位敏銳的法國學者德?拉?馬澤里埃爾先生概括他對16世紀的日本印象說:“到了16世紀中葉,在日本,政治、社會、宗教,全都處在混亂之中。 ……
武士道 作者簡介
新渡戶稻造,日本國際政治活動家,農學家,教育家。和福澤諭吉、夏目漱石并稱為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 譯者簡介: 張俊彥,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曾任北大國際政治系副主任、北大亞非研究所副所長,是著名日本問題研究專家、翻譯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