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鄉村校社合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1851
- 條形碼:9787576021851 ; 978-7-5760-218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校社合作 本書特色
☆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鄉村振興中的學校發展 鄉村校長培訓叢書”之一 ☆用一種系統性、生態性、立體性、合作性的思維方式思考鄉村學校教育 ☆用一種“全社會教育”“全教育實踐”的教育眼光來重新思考鄉村學校與社會的教育合作
鄉村校社合作 內容簡介
鄉村學校與社會合作(“鄉村校社合作”)有何現實意義與發展價值?如何有效實現鄉村學校與社會的多維與深入合作? 本書分為五個專題,結合我國鄉村社會與鄉村學校的實際處境與真實案例,對鄉村校社合作的基本框架和有效路徑進行了聚集性、專題性的闡述與分析。全書基于主體性、本土性、開放性、平等性、互益性、發展性、生態性等基本原則編寫,強調思想性與實踐性融合、真實性與啟發性兼具的寫作風格。專題一為“鄉村校社合作力的反思與覺醒——換一種“辦教育”的眼光”,論證鄉村校社合作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并闡述有關鄉村校社合作的理論,并嘗試建構鄉村校社合作的實踐框架與思路。 專題二為“鄉村學校課程開發與共建——換一種課程資源的眼光”,詳細闡述基于鄉村社區資源、家庭資源和網絡平臺的鄉村學校課程開發的意義與策略。專題三為“鄉村學校教師專業成長與共生——換一種專業成長的眼光”,基于中小學校際聯合互動、大學與中小學合作與公益研修項目具體闡述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和路徑。專題四為 “鄉村學校管理提升與共治——換一種學校治理的眼光”,詳細闡述基于家長參與、社區參與、各級政府參與的鄉村學校管理提升的意義和路徑。專題五為“鄉村學校與社會組織及力量的合作——換一種學校合作的眼光”,詳細闡述了鄉村學校與NGO組織、企業與社會網絡媒體的合作意義與路徑。
鄉村校社合作 目錄
一、鄉村校社合作的必要性
二、鄉村校社合作的可能性
三、鄉村校社合作的理論視野與實踐框架
專題二:鄉村學校課程開發與共建——換一種課程資源的眼光
一、基于鄉村社區資源的鄉村學校課程開發
二、基于家庭資源的鄉村學校課程開發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鄉村學校課程開發
專題三:鄉村學校教師專業成長與共生——換一種專業成長的眼光
一、基于中小學校際聯合互動的鄉村教師專業成長
二、基于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鄉村教師專業成長
三、基于公益研修項目的鄉村教師專業成長
專題四:鄉村學校管理提升與共治——換一種學校治理的眼光
一、基于家長參與的鄉村學校管理提升與共治
二、基于社區參與的鄉村學校管理提升與共治
三、基于各級政府參與的鄉村學校管理提升與共治
專題五:鄉村學校與各種社會組織及力量的合作——換一種學校合作的眼光
一、鄉村學校與 NGO 的合作
二、鄉村學校與企業的合作
三、鄉村學校與社會網絡媒體的合作
后記
鄉村校社合作 作者簡介
李偉:筆名李牧川,教育學博士。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與華東師范大學新基礎教育研究院通訊研究員,“中國班主任研究”圓桌論壇發起人。研究領域為教育基本理論、教師發展與學校變革等。 著有《批判與重建:個體“生命自覺”與當代學校教育》《班主任工作的系統方法》等,譯著《有效教師素質手冊》,主編《教育大愛——武漢市新洲第四小學留守兒童教育之路》,參編《西方教育名著提要》等。 先后主持“十三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工作坊:班主任專業發展新模式的個案研究”(BEA130030)、“十四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高質量教育背景下教師理論自覺研究:內涵建構與培育機制”(BAA210025)、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重點課題等項目。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