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史哲》與中國人文學術七十年(1951~202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70833
- 條形碼:9787560770833 ; 978-7-5607-7083-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史哲》與中國人文學術七十年(1951~2021) 本書特色
創刊于1951年的《文史哲》雜志既是*為社會所關注的學術期刊,又一度是國外研究者認識中國學術的重要窗口。本書從《文史哲》與新中國人文學術大轉型、與中國古典學術的復興以及與21世紀以來中國學術氣候的變遷三個層面對《文史哲》自創刊以來七十年來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對期刊自身的重大事件、與期刊密切相關的重要文化思潮與學術爭鳴以及每期雜志所刊發的重要文章進行了介紹,以期更為全面,同時又有重點地展示《文史哲》雜志的發展脈絡。本書既是對《文史哲》雜志七十年辦刊歷程的概括和總結,同時又是一部中國當代人文學術史。
《文史哲》與中國人文學術七十年(1951~2021) 內容簡介
創刊于1951年的《文史哲》雜志既是很為社會所關注的學術期刊,又一度是國外研究者認識中國學術的重要窗口。本書從《文史哲》與新中國人文學術大轉型、與中國古典學術的復興以及與21世紀以來中國學術氣候的變遷三個層面對《文史哲》自創刊以來七十年來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對期刊自身的重大事件、與期刊密切相關的重要文化思潮與學術爭鳴以及每期雜志所刊發的重要文章進行了介紹,以期更為全面,同時又有重點地展示《文史哲》雜志的發展脈絡。本書既是對《文史哲》雜志七十年辦刊歷程的概括和總結,同時又是一部中國當代人文學術史
《文史哲》與中國人文學術七十年(1951~2021) 目錄
引言 新學術時代的開啟與《文史哲》的創辦
**章 新中國歷史學“五朵金花”的綻放
**節 重啟古史分期討論構建中國歷史體系
第二節 《紅樓夢》討論引發的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論戰
第三節 開拓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
第二章 《紅樓夢》事件與胡適學術思想批判
**節 前奏:胡適實驗主義批判
第二節 《紅樓夢》大討論的來龍去脈
第三節 全國性胡適思想批判運動的展開
第三章 新話語、新視野下的中國文學史改造
**節 發掘中國文學的主流——現實主義
第二節 凸現中國文學史的人民性——杜甫研究
第三節 文學與思想并重:別開生面的魯迅研究
結語 從《文史哲》透視其和國學術的早期發展
中編 枯木逢春:《文史哲》與中國古典學術的復興
引言 《文史哲》“古典學術風格”的形成
**章 《文史哲》與中華古典思想研究的轉向與拓展
**節 諸子研究的新開展
第二節 “反傳統時代”的孔子研究
第三節 魏晉玄學的價值重估與深入研究
第二章 《文史哲》與考據學統的賡續與更新
**節 重大史實的系列考訂與重要史料的辨析
第二節 古代文學重點作家作品及古代文論的考訂與清理
第三節 經學與小學研究
第四節 對考據學的新認識和再升華
第三章 《文史哲》對古典學重大問題的探討
**節 關于《大同書》成書時間與思想實質的爭論
第二節 “文化熱”的發端與展開
第三節 “儒學是否宗教”大討論
第四節 對古史辨派學術成就的再認識
結語 《文史哲》與中國古典學術研究
下編 重返本土:《文史哲》與21世紀以來的中國學術氣候變遷
引言 當代中國人文學術的“本土化”轉向
**章 重估儒學的價值
**節 重估儒學價值的時機日趨成熟
第二節 初探儒學與現代化的和解之道
第三節 推動儒學與自由主義的新一輪對話
第二章 介入人文學術的本土化轉向
**節 領銜秦至清末中國社會形態重估
第二節 《文史哲》與“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大討論
第三節 依托本土資源求索世界性文藝理論話語權
第四節 左翼文學研究開新
第三章 文明互鑒與中外學術交流
**節 《文史哲》國際版(JOCH)的創刊背景與辦刊設想
第二節 30CH視野中的儒家倫理與古代東亞秩序
第三節 JOCH對一系列中國古典學術議題的推介
結語 “古今中西”關系的再平衡
后記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