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科學傳播的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94277
- 條形碼:9787302594277 ; 978-7-302-5942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傳播的科學 本書特色
移動互聯時代的科普讀者該如何在信息的汪洋中準確辨別自己看到的信息是不是科學的?科學傳播者如何向讀者科學傳達科學信息?《科學傳播的科學》給你答案。 移動互聯時代,我們該如何科學地辨別科普知識?如何科學地傳播科學?這里有答案
科學傳播的科學 內容簡介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學傳播,你大概需要閱讀上千篇學術論文和數十本相關圖書。幸運的是,克雷格??科米克博士替你做了這一工作。 在案例研究和例證的支撐下,這本《科學傳播的科學》極具可讀性又讓人感到愉悅的著作凝練了科學傳播方面的*佳實踐研究。通過對包括信息、隱喻、評估和倫理在內的各個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你將了解到公眾如何看待科學以及為何如此看待,并且如何將科學研究塑造成可以影響信念、行為和政策的好故事。
科學傳播的科學 目錄
目錄
基本原則 / 1
第1章 言簡意賅,什么才是好的科學傳播? / 2
科學固有的復雜性 / 4
是什么塑造了未來? / 5
應對策略 / 6
要點 / 6
第2章 為何我們要更好地傳播科學 / 7
其他的選擇? / 9
應對策略 / 11
要點 / 12
第3章 埋葬缺失模型 / 13
為什么要埋葬缺失模型? / 14
應對策略 / 16
要點 / 17
第4章 客觀點!閣下! / 18
應對策略 / 21
要點 / 22
第5章 公眾到底是如何看待科學的? / 23
科學教育 / 26
公眾的科學素養 / 27
社會素養 / 28
應對策略 / 28
要點 / 29
第6章 不存在單一受眾:理解細分人群 / 30
不同的細分類型 / 31
積極公眾、消極公眾以及熱點議題公眾 / 32
價值觀 / 34
科學傳播的科學
VI
不要忘了還有X代、Y代和Z代 / 38
應對策略 / 40
要點 / 40
傳播工具 / 41
第7章 信息和隱喻 / 42
語言的使用 / 44
正確地傳遞信息 / 45
信息框 / 45
我從不對我不喜歡的東西使用隱喻 / 48
野獸還是病毒? / 51
應對策略 / 52
要點 / 52
第8章 很久以前:講故事 / 53
其他敘事結構 / 56
敘事的力量 / 59
當科學敘事迷失時 / 60
相互競爭的敘事 / 61
英雄之旅 / 62
應對策略 / 63
要點 / 63
第9章 相信我,我是一個科學家 / 64
明星科學家 / 66
信任的通貨 / 68
尚未提出的問題 / 68
受眾決定一切 / 69
信任與不信任 / 71
但是那意味著什么 / 72
應對策略 / 74
要點 / 75
第10章 媒體很重要 / 76
舊日好時光 / 77
與媒體打交道的指南 / 87
寫一篇優秀的媒體通稿 / 89
*后一個重要的叮囑:誤解媒體報道的影響 / 92
應對策略 / 94
. 目錄
VII
要點 / 94
第11章 成為社交媒體明星 / 95
社交媒體會改變大腦嗎? / 96
誰在用社交媒體? / 96
問題總是他們,不是我們 / 99
利用社交媒體的好處 / 100
改善與公眾的傳播 / 102
如果做,就要做得更好 / 103
找到正確的媒介 / 104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教訓 / 105
你可以發布很多條推文嗎? / 106
數碼盒子之外的思考 / 109
談談以性別為基礎的網絡釣魚行為 / 109
應對策略 / 111
要點 / 111
第12章 我被陷害了!框架的藝術 / 112
框架簡史 / 114
強調框架 / 116
為爭議性議題設置框架 / 116
問題的癥結 / 118
社交媒體作為框架的傳播者 / 118
框架的倫理 / 119
應對策略 / 119
要點 / 120
第13章 誰害怕公開演講? / 121
什么是好的傳播? / 124
怎樣才是一個好的演講者? / 127
付諸實踐 / 128
姿勢的重要性 / 129
當現場出差錯時 / 131
死于PPT / 131
數據可視化 / 133
跟充滿敵意的受眾交流 / 135
應對策略 / 136
要點 / 136
科學傳播的科學
第14章 參與 / 137
沒人喜歡老鼠 / 141
社區參與的演化 / 142
當社區需要擁有社區參與時 / 143
什么是好的參與? / 144
*佳實踐什么樣? / 146
多元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 148
通過公民科學實現社區參與 / 149
那么什么是不好的參與? / 153
應對策略 / 154
要點 / 154
第15章 P值:政策和政治 / 156
科學和政治之間的界限 / 157
那么到底誰是決策者? / 159
接觸決策者的*佳方式是什么 / 160
社區參與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 165
應對策略 / 165
要點 / 166
第16章 評估:度量和統計數據 / 167
研究人員怎么說 / 168
一項好的評估看起來應該什么樣 / 169
目的與目標 / 169
應對策略 / 173
要點 / 174
當情況變得困難時 / 175
第17章 我是信徒!理解不同的信念 / 176
理解一個共同體內信念的廣度 / 177
為何這種不同的信念會存在? / 178
曼德拉效應 / 179
為何聰明人會相信蠢事? / 181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 / 190
*后一個大大的“但是” / 192
應對策略 / 194
要點 / 195
第18章 一項有風險的事業——對風險進行傳播 / 196
界定風險傳播環境 / 197
通過關切和影響來理解你的受眾 / 197
對風險的科學認知與公眾認知 / 199
危險與憤怒 / 201
認知偏差:理解人們是如何思考的 / 202
風險認知 / 203
信任 / 204
媒體 / 205
社交媒體 / 207
應對策略 / 207
要點 / 208
第19章 尊重價值觀 / 209
價值觀棱鏡:理解價值觀以及接近這些價值觀的工具 / 210
應對策略 / 215
要點 / 215
第20章 你真的能改變別人的行為嗎 / 216
只是讓人們采取行動 / 217
小動作和暗示 / 218
我們行為的復雜性 / 219
當然,還有價值觀 / 220
行為經濟學 / 220
當它無法奏效時 / 222
應對策略 / 223
要點 / 225
第21章 對爭議進行傳播:好的、壞的和丑陋的 / 226
到底什么是爭議? / 227
在信念、價值觀和利益上的沖突 / 228
為心靈而戰 / 229
制造爭議 / 230
處理不確定性 / 235
那么你能做些什么呢? / 235
應對策略 / 236
要點 / 237
科學傳播的科學
第22章 揭穿無稽之談 / 238
偽科學是危險的 / 240
揭露錯誤信息的真相 / 242
提前脫離 / 243
傳授科學方法 / 244
應對策略 / 244
要點 / 245
科學傳播問題 / 247
第23章 于何處找到科學傳播的倫理 / 248
在不確定的時代打正義之戰 / 249
在倫理上設置框架 / 249
大膽地說出那些重大的心照不宣的議題 / 251
應對媒體的流行 / 252
科學傳播者的倫理行為準則應該是什么樣的? / 253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 258
應對策略 / 258
要點 / 259
第24章 為什么我們實際上并不知道我們自認為知道的東西 / 260
世界上*奇怪的人 / 262
可樂和曼妥思的效應 / 264
那么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 / 266
應對策略 / 267
要點 / 267
參考文獻 / 268
后記:*后的布道 / 293
科學傳播的科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克雷格·科米克(Craig Cormick)博士是澳大利亞優秀的科學傳播者之一,他有著30多年的科學傳播者經驗。他曾是澳大利亞科學傳播者協會的主席,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出版過20多本著作。他的作品發表在很多學術期刊上,包括《自然》和《細胞》等刊物。他致力于傳播復雜的科學議題,并在澳大利亞的大學里教授寫作和公共關系課程,同時還在全球各地開展傳播培訓活動。 譯者簡介 王大鵬,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第九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得主,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家與媒體關系,科學傳播,國外科學傳播理論與實踐,新媒體科學傳播等。在《中國科學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等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百余篇;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已翻譯出版科普研究理論專著多部。 王慜超,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科研項目主管,長期從事科技管理專業領域相關工作。 黃榮麗,中國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提升、科普作品標準體系等,在核心期刊、國內外會議發表論文數篇,在相關報紙發表評論數篇,參與編輯著作3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