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跨界與進階:普職教育銜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9747
- 條形碼:9787520389747 ; 978-7-5203-897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界與進階:普職教育銜接研究 本書特色
普職教育銜接是貫穿兩種教育始終的有機溝通和銜接形式,不僅僅局限于普職之間的橫向溝通或職業教育內部的縱向銜接,也體現為初中與中職教育、普通高中與高職教育的縱向銜接上。探究普職教育銜接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本書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提煉出有關銜接內涵的闡述,以及普職教育銜接的 演變過程和 實踐經驗。
跨界與進階:普職教育銜接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職業教育生源的有效供給為視角,以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為邏輯主線,采用訪談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收集數據,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逐層展開論述普職教育銜接的系統性問題。全書除緒論外,共分為五章:章,普職教育銜接的邏輯基礎,從內涵、理論基礎、法理基礎等維度論述普職教育銜接的邏輯起點;第二章,普職教育銜接的現實之困,從總體表征、案例呈現、原因分析等方面論述我國普職教育銜接失范的現實問題;第三章,普職教育銜接的模式探索,分別選取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梳理與歸納我國普職教育銜接的基本經驗;第四章,普職教育銜接的靠前經驗,分析歸納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四國普職教育銜接的豐富經驗;第五章,普職教育銜接的未來之路,從觀念突破、校際合作、課程銜接、招考變革四個方面為我國普職教育銜接提出策略建議。
跨界與進階:普職教育銜接研究 目錄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核心概念
第四節 研究綜述
第五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章 理性之基:普職教育銜接的邏輯起點
**節 普職教育銜接的內涵維度
第二節 普職教育銜接的法理基礎
第三節 普職教育銜接的理論訴求
第二章 歷史之變:我國普職教育銜接的時代軌跡
**節 我國職業教育歷史變遷的時代使命
第二節 我國普職教育銜接變遷的歷史軌跡
第三節 我國普職教育銜接變遷的歷史規律
第三章 現實之困:我國普職教育銜接的現狀審視
**節 我國普職教育銜接失范的整體表征
第二節 我國普職教育銜接失范的案例剖析
第三節 我國普職教育銜接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星星之火:我國普職教育銜接的模式探索
**節 我國普通高中與高職教育銜接的模式探索
第二節 我國初中與職業教育銜接的模式探索
第三節 我國小學與職業教育銜接的模式探索
第四節 我國普職教育銜接探索的基本經驗
第五章 他山之石:國際普職教育銜接的基本經驗
**節 美國的銜接經驗:基于生涯與技術教育的銜接
第二節 德國的銜接經驗:基于多次分流的銜接
第三節 英國的銜接經驗:基于14-16歲教育項目的銜接
第四節 澳大利亞的銜接經驗:基于AQF的銜接
第五節 比較與啟示:四國普職教育銜接的主要經驗
第六章 未來之路:我國普職教育銜接的策略建議
**節 觀念突破,創設銜接的外部環境
第二節 校際合作,激發銜接的持續動力
第三節 課程銜接,推動銜接的核心載體
第四節 招考變革,保障銜接的關鍵制度
參考文獻
后記
跨界與進階:普職教育銜接研究 作者簡介
陳鵬,1982年出生,山東單縣人,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指導教師,江蘇“社科優青”人才、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主持***課題2項、省級各類課題6項,出版專著3部,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科類)青年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4項。 肖龍,1991年出生,江蘇徐州人,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博士,主持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計劃資助項目1項,在《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獲得省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等榮譽或獎勵。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