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知行集:北京舞蹈學院政治思想工作成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19615
- 條形碼:9787566019615 ; 978-7-5660-196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行集:北京舞蹈學院政治思想工作成果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北京舞蹈學院黨委在落實根本任務中,遵循黨的教育方針,把握高等教育規律和藝術教育規律,帶領全校上下研究探索立德樹人路徑,積極實施“八大工程”,探索構建藝術院校特色育人模式,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辦學治校各領域,逐步形成了全員、多方面、全過程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本書從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服務育人這 “八大育人工程”角度出發,編錄了學校干部教師在“大思政”工作中的學思踐悟成果,體現出舞蹈教育工作者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擔當。
知行集:北京舞蹈學院政治思想工作成果 目錄
立德樹人守正創新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在北舞落地生根
構建新時代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課程育人篇
上好新時代藝術院校思政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動態問題靶”教學模式探索
行動到認知的轉變——具有舞院特色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沂蒙母親》革命精神化育創演師生
《黃河》:民族精神的身體呈現、表達與外顯
《半條被子》中的魚水情深
舞蹈史育新人:中國舞蹈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初探
傳統文化交織愛國情懷:《荷花舞》的思政價值輸出
科研育人篇
優化科研管理機制提升三全育人實效溫柔
雙線并行:推進研究生導師思政思維與專業思維有效融合
價值與路徑的探索——科研育人的舞院實踐
建設學術生態化育舞蹈學子
實踐育人篇
“高水平特色型”定位下的特色藝術實踐體系
讓紅色種子在作品中生根發芽
以特色實踐模式搭建社會“思政大課堂”
探索本科生導師制,推進實踐育人成效走深走實
“學院獎”促進舞蹈創新人才培養
以國家大劇院為例探索實踐育人新合作模式
從“大創社”看學生社團助力青年雙創能力提升
文化育人篇
藝術院校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設的五個堅持
“三全育人”理念下藝術院校的文化使命與辦學擔當
營造風清氣正崇廉尚實的校園廉政文化
以禮明德:禮儀文化滋養道德情操
“源味兒工社”以傳統民俗文化啟迪思想浸潤心靈
探尋新時代紅色藝術作品的德育功能
認同基礎上的反哺實現校友育人功能
……
組織育人篇
網絡育人篇
管理服務育人篇
心理資助育人篇
知行集:北京舞蹈學院政治思想工作成果 節選
抓住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是增強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關鍵。藝術院校特殊的教育規律及師生關系,強調教師以德為先尤為重要。藝術院校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人文素養不夠高,個性追求多樣化,感性思維強烈但理性思辨不足,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欠缺,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復雜性和西方文化滲透,學生缺乏正確鑒別力,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優劣因素的影響,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正確的教育與引導。專業教師言傳身教,與學生相處時間長,是學生專業上追求的形象楷模,是學生生活中的師長,對學生的示范性強、影響力大。為此,教師的師德水平以及育人能力至關重要。 1.打造“四位一體”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引用這句古語來強調“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育人就是要提升思想政治素質,育才就是要夯實專業職業技能。德才兼備,是人才培養的目標,這既是對教師的培養目標,也是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藝術院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價的**標準,使“兩個標準”成為思想政治工作向縱深推進的目標依據。北京舞蹈學院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師思政為出發點,以學生思政為落腳點,堅持師德建設和德育工作齊頭共促,育人和育才雙線并進,構建思想引領、能力提升、創先評優、督導評價“四位一體”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建章立制,制定《新時代教師行為規范》《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意見》等,完善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與懲處于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將師德建設融入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成立教師工作部,統籌教師思想理論學習,舉辦暑期師德培訓班與師德論壇;搭建思政研究平臺,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引導和凝聚教師積極開展思政理論研究;設立青年人才工程、“傳幫帶”工程,舉辦教師基本功大賽、*美課堂展示、306青年學者沙龍、青年管理論壇;成立教師發展中心,組織“教與學工作坊”“舞聊客”“大師工作坊”開展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能力培訓;堅持開展“三育人”評選表彰、黨內創先爭優樹典型;健全以育人為導向的評價改革,將師德標準貫穿教師工作各環節。近年來,學校不斷健全師德評價機制,把師德要求前置到教師聘用環節,加強思想政治審核把關,堅持新人職教師師德宣誓、簽訂師德承諾書;拓展育人評價內涵,在學年度考核中將完成教學以外的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社團活動、心理輔導、就業引導等社會工作量作為必要任務,并增設師德專項考核;深化專業技術職務評價制度改革,加強對教書育人業績與貢獻的考察;優化教學評價制度,健全學生評教、教學督導、教學展示等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學校涌現出一批批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成為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2.構建“搭模塊系鏈條”式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藝術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著力在實踐育人、心理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方面,健全服務于學生成長的育人體系。北京舞蹈學院在培養德藝雙馨舞蹈大學生的實踐中,通過健全機制、豐富載體、創新方法、打造品牌,積極構建“搭模塊系鏈條”式的學生工作體系,抓住新生領航、黨團引領、心理教育、學業指導、資困助學、就業指導、創業創新、軍事訓練八個教育模塊,通過實施新生領航工程、學生黨員先鋒工程、“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青馬社”優青培訓、“心理+藝術”健康教育體系、供需雙選會、創業園項目孵化和德育課程體系建設八條育人路徑,使每個模塊各自出彩并系成一個完整育人鏈條。學校著力破解課程育人中知識技能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的問題,破解心理育人中學業教育與心理教育“有隔膜”的問題,破解資助育人中重資助、輕育人的“一邊倒”問題,破解組織育人中方法陳舊、實效性不強的“表面鮮”問題。根據新時代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評價體系,凝練出理想信念、誠信意識、文明禮儀、法律素養等學生應具備的十二項素質指標,探索“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構建符合北舞學生成長規律的素質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多元成長發展。 三、匯聚三支隊伍合力,構筑思想政治工作“同心圓” 藝術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隊伍建設是關鍵。要培養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過硬、道德品質高尚、理論素養精深、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的思政工作隊伍;結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需求,充分發揮黨政干部的“領頭雁”作用、思政工作專門隊伍的“主力軍”作用、管理服務人員的“向心力”作用,匯聚三支隊伍形成育人合力。 1.落實黨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責任體系 北京舞蹈學院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同參與的領導體系,落實常委會、黨政聯席會、黨組織會定期研究分析思政工作機制,成立跨院系黨總支,建立起學校、院系、班級三級聯動思政工作體系。堅持“書記鍵對鍵”“校長面對面”“領導干部一對一”聯系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骨干等制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思想困惑,找準思政工作的“堵點”“痛點”“難點”做好頂層設計和協調統籌。以落實“**責任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為抓手,建立班子成員抓分管領域育人工作機制,推動育人責任向各領域、各環節延伸;選優配強院系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壓實基層黨組織及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責任,推動院系在教學、科研等重要環節謀劃做好育人工作,促進機關后勤部門圍繞育人工作改進分管業務。建立黨政部門思想政治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圍繞落實“八大工程”細化任務分工,以責任清單方式落實到校內政治建設專項巡察、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考核、各級領導班子考核和領導干部述職評議中去,并建立學期督查、專項檢查、問題倒查相結合的督查體系。 ……
知行集:北京舞蹈學院政治思想工作成果 作者簡介
劉嵐,1970年出生于北京,教授,北京舞蹈學院黨委副書記,學院思想政治研究中心負責人。1992年獲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2003年獲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藝術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工作,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出版《舞蹈作品特色德育資源選編》等編著,發表多篇論文,主持與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赫麗萍,女,遼寧鳳城人,滿族,黨員,副教授,1970年3月出生,現任北京舞蹈學院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主持或參與省、市、校級科研課題10余項,先后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多篇獲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