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孔廟國子監論叢(2020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6112
- 條形碼:9787520376112 ; 978-7-5203-761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廟國子監論叢(2020年) 內容簡介
《孔廟國子監論叢》由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主編,每年一期,迄今已出版十余期,為公開對外發行刊物,本刊登載有關孔廟國子監研究、儒家思想研究、古代教育及科舉制度研究、博物館學研究等多方面的學術論文。《孔廟和國子監論叢》不但為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內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學術文化平臺,它也日益成為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展示很好學術成果、拓展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且不斷為該館推出的各項陳列展覽及大型文化活動提供智力支持。
孔廟國子監論叢(2020年) 目錄
孔廟告祭的歷史演變
北京國子監順治、康熙兩朝進士題名碑考略
北京孔廟藏張楷《孔子圣跡圖》名物考(二)
解析康熙三十三年的殿試閱卷
歷代祭孔樂制考
祭酒翁心存對國子監學生的教學管理
北京孔廟元明清三朝尊孔祭孔碑刻考述
淺談石刻拓片的保護與利用
乾隆石經現狀調研
試論明代進士題名碑題寫者——以題寫過七通進士題名碑的劉棨為例
方寸之間,談古論今——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藏牙牌考
《太學十詠》及其序賞析
古代“太學生”大學生活述略
進士趣事(十二)
唐代蘇州文廟州學考
博物館探索與實踐
論北京地區博物館發展的“六個結合”
淺析疫情背景下的博物館教育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改陳二期天津調研報告
儒家思想研究
究天人之際
圣裔女詩人孔麗貞詩作賞析——以《闕里孔氏詩鈔》所錄22首為例
古樸雄健與靈動飄逸——王陽明越中詩歌的思想藝術風貌
宋代童蒙教材、蒙書的類型和思想研究
社會道德規范——儒家學說的“仁義禮”淺析
從“養浩然之氣”談孟子的道德修養思想
專題研究
淺談物有所值的淺絳彩瓷
試論清乾隆帝在北京先農壇歷史文化中發揮的作用
唐代民間與王統對比解讀孔子崇拜
北京地區遼金時期佛教經幢所體現燕地人民的精神世界
契丹早期軍事首領產生、變化發展研究
蘇州清代狀元類型淺析―—以蘇州博物館館藏《清蘇州府十二狀元扇頁》為例
2020年大事記
征稿啟事
孔廟國子監論叢(2020年) 作者簡介
北京孔廟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先師孔子之所,保存有科舉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國學”。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樂,正統年間曾大規模修葺和擴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組皇家建筑,形成現在的規制。國子監整體建筑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二萬七千多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古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為“監生”。國子監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為培養國內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積極的作用。國子監主體建筑經歷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國子監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建筑風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聞名于世。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