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橫濱中華街:一個華人社區的興起,1894-197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80566
- 條形碼:9787520180566 ; 978-7-5201-805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橫濱中華街:一個華人社區的興起,1894-1972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以橫濱中華街為切入點,記述了從1894-1895年甲午戰爭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華人社區的發展歷程,探討少數族裔的身份認同、民族歸屬感與地域歸屬感等。作者廣泛使用當地報紙、政府的官方記錄和規劃文件、已出版的回憶錄,以及與部分當事人的訪談,通過對日常生活的還原來描繪橫濱的華人與中國和橫濱的制度、社會、經濟、文化和法律機制的聯系。它對于社會學框架下的身份認同問題、歷史文化視角下的華人華僑歷史的研究都有助益。
橫濱中華街:一個華人社區的興起,1894-1972 內容簡介
世界各地有很多華人聚居地,如歷史悠久的馬尼拉唐人街、亞洲以外規模較大的舊金山唐人街等,它們如同一塊塊霓虹招牌,既反映了中華文化對外國人的強烈吸引力,也投射出外國對中國人的普遍刻板印象。 橫濱中華街就是這樣一個華人社區,類似民族“飛地”一般扎根在這個港口城市,挑戰日本的單一民族神話。這里的居民自稱為橫濱人,但沒有聲稱自己是日本人,也沒有否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他們的民族身份與地方身份相互矛盾卻又彼此共存,從甲午中日戰爭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二者間的關系相繼受到流亡民族主義者和雜居地政治、國際主義和合作主義、戰爭和冷戰的影響,不斷發生變化。華人在橫濱的國際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作為少數族裔的社會地位,可以讓我們解析歷史情境中錯綜復雜的身份認同,洞察民族主義的構建和中日文化的底蘊。
橫濱中華街:一個華人社區的興起,1894-1972 目錄
橫濱中華街:一個華人社區的興起,1894-1972 作者簡介
韓清安(Eric C. Han),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美籍華裔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博士,現任威廉瑪麗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近代史、移民史。目前正在研究泛亞洲主義與日本戰前民主制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