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際陸港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5085
- 條形碼:9787504775085 ; 978-7-5047-750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陸港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國際陸港理論與實踐》既有原創性研究、也有參照其他陸港理論學者研究成果的再研究, 特別是系統研究陸港代碼, 形成與海港、空港代碼不同的編碼體系, 是陸港理論界的較大創新成果并具有較強的應用推廣價值。
國際陸港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共九章,其中上篇是理論篇,包括5章內容。其中一、二章主要介紹陸港發展的兩大前提現代物流的經典理論(第三利潤源泉和樞紐經濟)和海港的發展趨勢(港產城和向內陸與陸港聯動);第三章系統全面的介紹了靠前陸港的起源與發展現狀,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系統提出了靠前陸港的定義、發展模式、趨勢及其在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第四、五章著重從陸港的運行機理與構建、靠前陸港運營管理,包括陸港發展機理、陸港的選址與布局規劃、陸港代碼設計、陸港設施和供應鏈服務體系、陸港與中歐班列等內容。其中陸港定義、發展模式、趨勢和代碼設計等均為作者原創性研究。 下篇為實踐篇,包括4章內容。第六章主要結合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要求與內容進行解讀研究,第七章介紹了國內外代表性8個陸港物流樞紐概況并研究其發展啟示,第八章重點結合實際介紹了西安、烏魯木齊和成都三種不同類型的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實踐案例及其比較,第九章為陸港物流人才培養實踐探索。 附錄收錄了作者作為主要起草人完成的《陸港設施設備配置和運營技術規范》(全國行業標準,交通運輸部2019年8月發布實施)"
國際陸港理論與實踐 目錄
章 現代物流的經典理論
節 物流的由來與內涵
第二節 “第三利潤源泉”與“冰山理論”學說
第三節 產業集群理論與增長極理論
第四節 物流與樞紐經濟
第五節 現代物流與雙循環體系構建
第二章 海港及其發展
節 海港與現代物流
第二節 海港的代際發展
第三節 “港產城”發展理念
第三章 國際陸港的起源與發展
節 陸港概念的由來
第二節 國際陸港的定義
第三節 國際陸港的形成動因與演化機理
第四節 國際陸港的發展現狀
第五節 國際陸港發展模式與趨勢
第六節 國際陸港與中歐班列
第四章 國際陸港研究理論
節 國際陸港的發展機理
第二節 國際陸港的代碼設計
第三節 國際陸港選址與功能規劃
第四節 陸港設施設備配置與運營技術
第五章 國際陸港物流人才培養
節 全國物流人才培養現狀
第二節 國際陸港物流人才培養探索
下篇:實踐篇
第六章 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節 國家物流樞紐布局規劃
第二節 國家物流樞紐類型與布局
第三節 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第七章 國內外典型陸港案例
節 國內陸港發展案例
第二節 國外陸港發展案例
第八章 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案例
節 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案例
第二節 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案例
第三節 烏魯木齊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案例
附件一:陸港設施設備配置和運營技術規范
附件二: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
附件三: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0年)
參考文獻
國際陸港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徐德洪,男,漢族,籍貫四川,1975年1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不錯物流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陜西省很好教師(2019年),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21年)。現任西安外事學院物流學院院長、陜西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一帶一路”靠前陸港物流聯合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兼任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批智庫專家、教育部物流教指委物流管理專業工作組成員、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中國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開發區協會陸港分會特聘專家、隴海蘭新經濟促進會秘書處副主任、陜西省物流學會副秘書長、陜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西安市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陜西省會展行業協會不錯顧問、西安市會展協會顧問等。主要研究方向:靠前陸港、條碼自動識別技術與應用、會展經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