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99503
- 條形碼:9787030699503 ; 978-7-03-06995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本書特色
本書以用戶體驗為視角,從移動商務用戶購買心理與行為出發,結合移動商務的特征及購物的具體情景,揭示用戶體驗對移動商務推薦模式的作用機理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成熟,以移動性、便捷性、即時即地響應性及服務個性化為專享特征的移動商務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流模式,其個性化推薦系統也成為提升用戶購物滿意度、加強企業競爭力的有利武器。因此,如何通過提供高質量的推薦服務帶給用戶滿意的體驗和超值的感覺,成為移動商務發展的關鍵。本書以用戶體驗為視角,首先,從移動商務用戶購買心理與行為出發,結合移動商務的特征及購物的具體情景,揭示用戶體驗對移動商務推薦模式的作用機理;其次,根據用戶購買決策過程及其感知體驗要素,分別闡述推動移動商務推薦服務發展的基于個性化情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基于信任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及基于多樣性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本書可供企業管理人員、高校科研人員和相關專業研究生閱讀與參考。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目錄
第1章 移動商務推薦系統概述 1
1.1 移動商務及發展 1
1.2 個性化推薦系統 20
1.3 移動商務推薦系統 45
1.4 本章小結 52
參考文獻 53
第2章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用戶購買決策行為產生機理與推薦模式架構 61
2.1 消費者決策行為理論 61
2.2 用戶體驗理論 71
2.3 技術接受理論 78
2.4 基于消費者決策行為理論的移動商務用戶購買決策過程 84
2.5 基于TAM的用戶體驗與移動商務推薦模式關系 89
2.6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架構 102
2.7 本章小結 104
參考文獻 105
第3章 基于個性化情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110
3.1 個性化情景內涵 110
3.2 基于個性化情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構建 117
3.3 基于個性化情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適用條件 123
3.4 基于個性化情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驗證 123
3.5 本章小結 127
參考文獻 128
第4章 基于信任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131
4.1 信任的特征及社會網絡分析 131
4.2 基于信任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架構 142
4.3 基于富信任信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143
4.4 基于稀疏信任信息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146
4.5 基于信任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的適用條件 150
4.6 基于信任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驗證 151
4.7 本章小結 153
參考文獻 153
第5章 基于多樣性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156
5.1 推薦系統多樣性的含義及類型 156
5.2 基于多樣性的移動商務推薦長尾效應及流程 160
5.3 基于多樣性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構建 165
5.4 基于多樣性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的適用條件 167
5.5 基于多樣性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驗證 168
5.6 本章小結 172
參考文獻 172
附錄 175
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商務推薦模式 節選
第1章 移動商務推薦系統概述 1.1 移動商務及發展 1.1.1 商務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政府、個人同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企業直接面對市場謀求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政府采購開始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個人消費日趨多樣化,商務活動已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本書將商務界定為:以營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為了實現商品的交換而開展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活動的總稱。對商務含義的解釋,大致可歸納如下: (1)現代商務主體的多元性,即包括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商務主體涉及企業、政府部門(包括事業單位)、家庭和個人等。 (2)現代商務的實質是商品交換,即通過買賣雙方實現商品所有權轉移的交換行為。 (3)現代商務的對象或客體是所有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 (4)商務活動包括采購、生產、銷售、商貿磋商、價格比較、經營決策、營銷策略、推銷促銷、公關宣傳、售前和售后服務、客戶關系、咨詢服務等[1]。 1.1.2 電子商務 1. 電子商務的概念 隨著電子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作為工具被引入商貿活動中,于是產生了電子商務。但對電子商務概念的界定至今還沒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定義。國內外學者、企業界人士、組織、政府、機構等,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對電子商務的理解,給出了多種不同的定義。 (1)1997年11月,國際商會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電子商務會議上將電子商務定義為:電子商務是指實現整個貿易過程中各階段的貿易活動的電子化,從覆蓋范圍方面可以定義為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從技術的角度可以定義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包括交換數據[如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獲得數據(如共享數據庫、電子公告牌)及自動捕獲數據(如條形碼)等。 (2)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在電子商務專題報告中對電子商務的定義如下:電子商務是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的生產、營銷、銷售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指基于互聯網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包括通過網絡實現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訂購產品、儲運及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貿易活動。 (3)加拿大電子商務協會給出了電子商務的較為嚴格的定義:“電子商務是通過數字通信進行商品和服務的買賣及資金的轉賬,它還包括公司之間和公司內部利用E-mail、EDI、文件傳輸、傳真、電視會議、遠程計算機聯網所能實現的全部功能(如市場營銷、金融結算、銷售及商務談判)。” (4)美國政府在其《全球電子商務綱要》中比較籠統地指出: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各項商務活動,包括廣告、交易、支付、服務等活動,全球電子商務將會涉及全球各國。 (5)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提出的電子商務概念包括三個部分,即企業內部網(intranet)、企業外部網(extranet)、電子商務(e-commerce)。它所強調的是在網絡計算機環境下的商業化應用,不僅僅是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也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下的強調交易的狹義的電子商務,而是把買方、賣方、廠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企業外部網結合起來的應用。它同時強調這三部分是有層次的:只有先建立良好的內部網,建立比較完善的標準和各種信息基礎設施,才能順利擴展到外部網,*后擴展到電子商務。 (6)惠普公司對電子商務的定義:利用電子化的手段來完成商務貿易活動的一種方式,電子商務使我們能夠以電子交易為手段完成產品與服務的交換,是商家與客戶之間的聯系紐帶。它包括兩種基本形式:商家之間的電子商務及商家與*終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 (7)美國權威學者瑞維?卡拉科塔和安德魯?B. 惠斯頓在他們的著作《電子商務的前沿》中指出:“廣義地說,電子商務是一種現代商業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提供服務傳遞速度,滿足政府、組織、廠商和消費者降低成本的需求。” (8)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李琪教授在《電子商務概論》中將電子商務的定義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部分。廣義的電子商務指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活動。這些工具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絡,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GII)和互聯網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后的所有活動。狹義的電子商務指主要利用互聯網從事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是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地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9)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楊堅爭教授在《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中給出電子商務的定義:“電子商務指交易當事人或參與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主要是互聯網)所進行的各類商業活動,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 (10)中國電子商務專家王可研究員從過程角度定義電子商務:“在計算機與通信網絡基礎上,利用電子工具實現商業交換和行政作業的全過程。” (11)中國企業家王新華從應用角度定義:電子商務從本質上講是一組電子工具在商務過程中的應用,這些工具包括EDI、E-mail、電子公告系統、條形碼、圖像處理、智能卡等。而應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完善的現代通信網絡和人們思想意識的增強,以及管理體制的轉變。 本書綜合以上各組織、公司及國內外學者對電子商務的理解,認為電子商務是指交易人利用現代電子工具,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貿易等現代商貿活動。這一定義不僅包括了企業外部的業務流程,如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等,而且包括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如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供應鏈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網絡市場調研、戰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SM)及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FM)等;不僅包括網上電子商務,而且包括移動電子商務;不僅包括產品的銷售過程,而且包括產品的采購過程。 2. 電子商務的特點 (1)商務性。電子商務*基本的特性為商務性,即提供買賣交易的服務、手段和機會。可以說,電子商務是傳統商務的一個分支或一種延伸。它的出現會打破傳統商務下企業的市場競爭規則和格局,從而為不同規模的企業創造相對平等競爭的機會。就商務性而言,電子商務可以擴展市場,增加客戶數量;通過網絡,企業可以跟蹤客戶的每次訪問、銷售、購買形式和購貨動向及客戶對商品的偏愛,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統計這些數據獲知消費者的需求,用于改變自己的經營計劃、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改善自身的服務,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拓展市場。 (2)方便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人們不再受地域的限制,顧客能以非常簡捷的方式完成過去較為繁雜的商業活動。例如,通過網絡銀行能夠全天候地存取賬戶資金、查詢信息等,同時使企業對客戶的服務質量得以大大提高。 (3)集成性。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產物,其中用到了大量新技術,通過協調新老技術,用戶能更加行之有效地利用他們已有的資源和技術,更加有效地完成他們的任務。電子商務的集成性,還在于事務處理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它能規范事務處理的工作流程,將人工操作和電子信息處理集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樣不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嚴密性。 (4)安全性。在電子商務中,安全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它要求網絡能提供一種端到端的安全解決方案,如加密機制、簽名機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墻、防病毒保護等,這與傳統的商務活動有著很大的不同。 (5)協調性。商業活動本身是一種協調過程,它需要客戶與公司內部、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間的協調。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它更要求銀行、配送中心、通信部門、技術服務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協作,才能保證電子商務的高效率。 3. 電子商務的基本模式 (1)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模式。B2B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電子商務,它將企業內部網、B2B平臺、客戶緊密聯系,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傳統企業間的交易往往要耗費企業大量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機會成本才能*終完成交易,還有庫存積壓的風險。通過B2B的交易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這些成本,買賣雙方能夠在網上完成信息的交流和資金的結算,然后才進行商品的轉移。這樣的交易流程減少了許多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和管理費用,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和庫存風險,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網絡的便利及延伸性也使企業擴大了活動范圍,不再局限于本地區或本國范圍內,企業發展跨地區、跨國界業務更加方便,成本也更低廉。B2B經過長期的發展,衍生出了三種主要的B2B模式:垂直B2B模式、水平B2B模式和自建B2B模式。 垂直B2B模式主要存在于制造業和商業企業中,可以分為企業的上游和下游兩個方向。供應商在上游向企業供應生產原料或商品,企業向下游的經銷商賣出商品。垂直B2B模式大部分以企業的網站為中心,可以理解為企業在網上開設的虛擬交易溝通平臺,通過網站可以大力宣傳自己的產品,促進企業與供應商和經銷商之間的交流,用更加直觀便利的方法擴大企業規模。 水平B2B模式主要應用于中間交易市場。它是將各個行業中產品關聯度較高或者互補性較強的企業集中到同一個網上交易平臺中,為企業的采購和銷售提供大量的機會。這一類網站的經營者一般既不是供應商也不是經銷商,而是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將銷售商和采購商匯集在一起,促進企業間的交易。 自建B2B模式多是大型的行業龍頭企業搭建的以自身產品供應鏈為核心的專業化電子商務平臺,以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自建的電子商務平臺,串聯起與企業生產相關的整條產業鏈,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通過該平臺實現交流、溝通、交易。 目前,國內大型的B2B平臺有淘寶網、慧聰網、敦煌網等,國外大型的B2B平臺有Global Sources、Trade key和Tiu.ru等。 (2)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業對客戶)模式。B2C即通常所說的網絡零售,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絡在網上商店中購物并進行支付。企業、商家可充分利用網上商店提供的網絡基礎設施、支付平臺、安全平臺、管理平臺等共享資源有效地、低成本地進行商務活動。B2C電子商務主要由商城網站、物流配送、支付系統三個部分組成。B2C目前主要有三種運營模式:以天貓為代表的開放模式、以京東為代表的自營模式、以小米為代表的自產自銷模式。 開放模式以天貓商城為代表,天貓提供網絡銷售平臺,賣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銷售各類經過認證的商品,類似于現實生活中的百貨商場,天貓不直接參與買賣任何商品,而是提供“鋪位”給商家,但是商家在售賣過程中必須遵守天貓的規定,定期向天貓繳納一定的費用,天貓負責監督商家的行為,發生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