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創(chuàng)意中式點心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8073172
- 條形碼:9787568073172 ; 978-7-5680-7317-2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chuàng)意中式點心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吃貨及飲食文化達人、點心甜品鐘情者、美食鑒賞家1.不止教你技巧和技術的點心制作深度食譜書 對不會和面的南方人來說,學會和面和調(diào)餡是制作面點前必須掌握的技能。而對于以面食為主的北方人來說,這兩項技能自然不在話下,但是要想做出好看又美味的點心,還得在完整的知識體系指導下才能實現(xiàn)。我們周圍會做面食卻不會做點心的北方人其實并不在少數(shù)。從認識面團開始進入到千變?nèi)f化的中式點心制作之旅中。和面高手都不一定清楚的面團理論知識,書中都將一一涵蓋,讓您不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2.換個思路學做中式點心 中式點心有著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背景,所屬派系也五花八門,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點心。面對種類眾多的點心,究竟要如何入手學習并制作呢?對中國人,尤其是擅長做面食的北方人來說,每天都在實踐和操作中,市面上也有很多教材圖書可供選擇,似乎不需要再多一本了。但這正是這本書出版的意義所在,人們對習以為常的事情反而容易忽視,這本由日本廚師寫就的點心制作指南,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為我們找到中式點心研習的一個適當切入點——面團。作者認為掌握基本面團,才能有更多的變化;在擁有傳統(tǒng)的基礎上才能創(chuàng)新。希望能讓讀者朋友接觸更多中國點心的飲食文化以及獨特的技術,并加深學識。當然,希望給專業(yè)料理人也能帶去更多啟發(fā)和思考。 3.掌握基本方法,以不變應萬變,每個人都能成為點心專家 中式點心不僅造型千變?nèi)f化,而且口味也是根據(jù)餡料的不同而咸甜皆可。多種的面團、多樣的內(nèi)餡、多款的造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面團和餡料的制作要領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在諳熟食材的特性、餡料的搭配和比例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隨心所欲地制作自己想吃、在家就能做得出的中式點心。作者說當小籠包在嘴里化開了皮,湯汁四溢的時候,他就這樣走進了點心的世界。希望這本書也能成為帶您走入點心世界的**本書。 4.中式點心大搜羅 本書囊括了中國各地歷經(jīng)時代檢驗而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點心,以及沿用傳統(tǒng)技術的現(xiàn)代新產(chǎn)品,包括叉燒包、薩其馬、蛋黃千層糕、月餅、蛋撻、牡丹酥、干蒸燒賣、三鮮鍋貼、龍須糖等經(jīng)典品類,還有咸水角、豉汁蒸排骨、荷葉糯米雞、豆腐花、姜汁撞奶、楊枝甘露等茶樓小吃點心,當然也有深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的雪糕、雪花酪和果凍布甸等甜點心。
創(chuàng)意中式點心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由日本辻調(diào)理師專門學校監(jiān)修(該學校不僅是日本名校,也有世界三大廚藝學校之一的美譽)、由日本資深料理師撰寫的中式點心制作的實用類操作指南。 作者潛心鉆研中式點心多年,在書中將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傾囊相授。扎實的理論和技術,為您開啟包羅萬象的中式點心的世界。作者認為中式點心制作的關鍵在于面團和餡料,所以書中重點介紹了各類面團和各種餡料的制作方法,還廣泛收錄了中國各地備受人們喜歡的中式點心,以及在這些技術基礎上順應時代潮流而產(chǎn)生的新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地介紹了餃子、包子、糕點和餅類及常見甜品和小吃等的制作步驟。 從材料準備到烹飪方法,從和面到餡料制作,從搟面到包餡,即使完全沒有點心制作經(jīng)歷的烹飪小白也能輕松上手,在家就能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中式點心。當然,書中升級款的品類對專業(yè)廚師來說也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創(chuàng)意中式點心 目錄
創(chuàng)意中式點心 節(jié)選
點心的概要 點心,有著吃少量東西的意思,隨著唐朝面粉制作技術的提升以及宋朝商業(yè)的發(fā)達,點心也逐漸發(fā)展起來。 點心、小吃 點心,原本有著“吃少量東西”的意思,可代指除正餐以外的各類食物。點心的種類繁多,狹義理解是使用小麥粉、米粉和五谷粉制作出來的食物,它們的外形都很小巧,用筷子或手抓就可以將它們一一分開。點心造型精致美觀,凝聚了廚師的獨特手法。與點心有著同樣意思的“小吃”,其含義大于點心, 但二者其實很難嚴格區(qū)分。小吃可以提前做好,較容易制作,平民廉價的品種會多一些。家常菜、米飯、小麥粉做的料理 —“面類”和米粉做的料理 —“粉類” 等都被裝在小盤和小碗里。小吃還包括甜品,因此它涵蓋的范圍更廣。另外,在有些地方,“小吃”和“小食”是同義詞。 點心的種類 點心大致分為甜點和咸點。甜點有中國傳統(tǒng)的廣式、蘇式和京式等點心以及西式點心。咸點則泛指除了甜點以外的其他品種,其中較突出的是,味道和形狀都充滿中國風的包子、餃子和燒麥等。 另外,甜食里有“甜菜”。雖然很難定義其與甜點的區(qū)別,但與其說它是甜的菜品,還不如說是甜食更合適些。傳統(tǒng)的甜菜大多數(shù)是像“三不粘”(見第314頁) 和“炒核桃泥”(見第319頁)這些無法提前準備的現(xiàn)做熱菜。甜的湯水 —“甜水”(見第286頁)絕對是花樣*多的甜食。 甜菜不只是一道菜,它還和時代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傳統(tǒng)的甜菜是用大盤子和大碗來裝的,很多都需要用到調(diào)羹,如今卻是分裝在小盤中,按照用餐風格和個人喜好來提供。另外,不局限于中國烹飪手法的新甜食和新的享用方式也紛紛出現(xiàn)。雪糕、雪花酪和撻等搭配上傳統(tǒng)的甜菜制成了新的甜食,這是從受西洋飲食文化影響很大的城市 —香港開始遍及的。 甜菜用小盤和小碗分裝,與甜點一起統(tǒng)稱為“甜品”,出現(xiàn)在了茶點的菜單上。另外,點心里還分有日常食用和只在傳統(tǒng)節(jié)假日和特定時間食用的季節(jié)性食品。名稱和分類如下。 【常期點心】 日常提供的點心。也叫作“日常點心”。 【星期美點】 星期是周的意思,即本周推薦的特制點心。 【四季點心】 應季所提供的點心。 【節(jié)日點心】 和節(jié)假日、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著深遠關系,季節(jié)性非常強的點心。 【筵席點心】 繼筵席的甜菜后上的點心。也叫作“席上點心”。 另外,地方不同,點心的種類和風味也會有所不同。 點心的普及發(fā)展和茶 點心與茶的關系既古老又深遠。用于制作點心的小麥據(jù)說是在四千年前從兩河流域傳入中國的。到了唐朝,華北平原開始盛行栽培小麥,將小麥碾磨成面粉的技術使面粉的食用開始變得大眾化,面食逐漸成為了日常食品。到了宋朝,唐朝曾于都城長安施行的宵禁和經(jīng)營夜市的禁令也被取消,汴梁和臨安的市民可以在街上自由活動,街市開始熱鬧起來。熱鬧的夜市使京城逐漸發(fā)展成了商業(yè)城市。在娛樂場所“瓦子”中,有常設的劇場,還有曲藝說唱用的曲藝場、茶店和酒樓等餐食店。店里、街頭和廣場上都能看到戲劇和雜技等表演,可以吃到饅頭、包子、云吞、餃子、 胡餅(見第17頁,“餅”)、面、粽子和團子等很多點心和小吃。 另一方面,唐朝經(jīng)濟的穩(wěn)定和繁榮,使與道教和佛教關系密切的茶文化也開始得以傳播。尤其是在陸羽的貢獻下,到了中唐和宋朝,喝茶開始普及。 隨著茶的普及,點心作為“茶點”也開始發(fā)展起來。 而茶樓和茶館的多元經(jīng)營方式也促進了點心的發(fā)展。 北方和蘇州的大多數(shù)茶館都是直接往蓋碗里放入茶葉泡著喝,茶點主要以西瓜籽、南瓜籽、干果等為主,很少有點心種類。主要還是以喝茶為消遣。而在盛行喝茶的廣東和香港的茶樓,大多數(shù)的早餐 菜單上會有包子、燒麥、粥品和各種“糕品”(見第160頁),也會有甜點。午餐和下午茶供應的飯類和面粉類也會一并記在菜單上。點心既可以做便餐吃,也可以當作主餐吃。這時,喝茶的點心淡化了吃點小零食的意思,反而變成了常食。 地方點心 雖然喝茶、食用點心的習慣在中國開始廣泛流傳起來,但是不同地方吃的東西和消遣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就像各地都會有自己的名菜一樣,每個地方也會有自己的名點。如右表所記載,各地的傳統(tǒng)點心和小吃反映了當?shù)貍鹘y(tǒng)節(jié)日的儀式(活動)和風俗習慣,具有家鄉(xiāng)特色的品種豐富多彩。
創(chuàng)意中式點心 作者簡介
作者:吉岡勝美 日本辻調(diào)理師專門學校中國料理主任教授。從辻調(diào)理師專門學校畢業(yè)后,于1981年在香港的敬賓酒家研修廣東點心。他于1987年在香港的富麗華酒家、1996年在廣州的廣東大廈.潮苑春研修廣東料理與廣東點心。他尤其擅長于廣東料理,制作料理時常使用蔬菜,健康且口感細膩。他用清晰的語言記錄自己的實踐,形成了獨特的料理理論。他在日本著有多部著作,包括《點心與小菜》(合著,鐮倉書房出版)、《廣東料理精華——香港的技巧》(合著,同朋社出版)、《簡單美味的中國菜肴》《蒸汽中國》和《詳解中國料理基礎中的基礎》(以上幾本由柴田書店出版)等。 日語版由日本辻調(diào)理師專門學校監(jiān)修,該學校不僅是日本名校,也有世界三大廚藝學校之一的美譽。辻調(diào)集團在大阪,東京和法國都有學校,主要培養(yǎng)西式料理、日本料理、中國料理和糕點及面點方面的專業(yè)人才。集團目前共有約500名教師,他們不僅在世界一流餐廳擁有豐富的從業(yè)經(jīng)驗,也在各項世界大賽上斬獲了許多獎項,培育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料理精英。《2019年京都??大阪??東京米其林指南》里,共有56家由辻調(diào)理的畢業(yè)生擔當主廚的餐廳上榜。 譯者:韓潔羽 2005年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yè)畢業(yè)。畢業(yè)后在日本玩具公司TAKARATOMY負責過產(chǎn)品設計翻譯工作,并有8年在聯(lián)想供應鏈負責日本訂單交付的工作經(jīng)驗。除此之外,譯有《服裝造型學》一書。因喜愛美食,另譯有一本日本美食書,目前待出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jīng)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