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101次迎難而上:心理咨詢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5165
- 條形碼:9787559655165 ; 978-7-5596-551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01次迎難而上:心理咨詢之道 本書特色
無法推進的咨詢,或許來自咨詢師的內心。 每一次咨詢的困境,都是對生命的發問。 每一個行為的背后,都是來訪者無聲地求救。 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這本書可以帶給你一個全新的理解他人豐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咨詢師,這本書必然會是你的寶典,讓你做咨詢時得心應手。 如果你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咨詢師,這本書必定會在你困惑的時候,成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101次迎難而上:心理咨詢之道 內容簡介
本書以心理咨詢師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101種問題為例,講述了心理咨詢師應該掌控的咨詢之道。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心理咨詢師遇到的困難是其職業成長過程中的劫難,咨詢室就是一個道場,那些生命歷程,那些情感體驗,那些秘密,那些無法言傳的時刻,在咨詢室里面的每一次咨詢都是一次考驗,這些問題是心理咨詢師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克服的困難。本書通過具體的問題類型,講解應對問題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一方面幫助心理咨詢師更好地進行咨詢,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來訪者了解自己。
101次迎難而上:心理咨詢之道 目錄
1 心理咨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療要在什么地方進行干預 005
4 心理發展到三元狀態還會退回一元狀態嗎 009
5 什么是社會語言體系 011
6 咨詢技術的指導性原則 013
7 咨訪關系的本質是什么 016
8 如何進行心理咨詢的工作 019
9 為什么咨詢師付出很多,咨詢卻不見成效 022
10 來訪者真正的問題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聯盟與治療框架分別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療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據目前的問題做出診斷嗎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釋性技術 035
15 是做“容器”,還是提供足夠的“抱持性環境” 038
16 使用藥物的時機 041
17 要使用藥物治療抑郁癥嗎 044
18 要求服藥的人 047
19 不想服藥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們過早退出治療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問題 054
22 沒有清晰問題的人 057
23 有神經癥、邊緣性人格障礙和精神病性癥狀的人 060
24 患有軀體疾病和有轉換性癥狀的人 063
25 有錢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無法面對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聰明的人 074
29 習慣性遲到的人 077
30 習慣拖延的人 080
31 過度飲酒的人 082
32 煙草上癮的人 084
33 恃強凌弱者 087
34 被動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強迫現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動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癮的人 104
41 什么是邊界 106
42 覺得深深“愛”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發生性關系的人 112
44 試圖脫衣服誘惑你的人 115
45 給你送禮物的人 118
46 用言語攻擊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們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擁抱的人 126
49 與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與你的助理約會的人 131
51 治療中的“行動者” 134
52 帶配偶進入咨詢室的人 137
53 帶著父母來咨詢的人 140
54 帶著嬰兒來咨詢的女人 143
55 不能準時離開咨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關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讓咨詢師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來訪者 154
59 在咨詢室中來回走動的人 157
60 不斷看表的人 160
61 問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帶飲料進入咨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動支付費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費用 173
66 不直接承擔咨詢費用的來訪者 176
67 由家長付費的青少年或兒童 179
68 移動咨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覺的人 184
70 詢問你個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詢時能講道理嗎 189
72 有高自殺風險的人 191
73 在咨詢室外遇到了來訪者 194
74 隔著屏幕的來訪者 196
75 長途跋涉來做咨詢的人 199
76 與來訪者的必要聯絡 201
77 直接稱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過于順從的來訪者 207
80 盤問你理論取向的人 209
81 追問辦法和建議的人 212
82 對你的解釋不做回應的人 215
83 過度聚焦咨詢師的人 217
84 為何不斷提問卻沒有進展 219
85 過度警覺的人 221
86 只訴說夢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賭博的人 227
88 特別喜歡整容的人 229
89 尋求心理咨詢的“靈修者” 231
90 推薦朋友找你做咨詢的人 233
91 推薦家庭成員找你做咨詢的人 235
92 自我責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詢的前提 238
93 遺傳疾病對孩子的影響是什么 240
94 社交關系和情感關系有什么區別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愛情嗎 244
96 如何維持親密關系 246
97 愛情在心理咨詢中意味著什么 248
98 個體治療與團體治療的區別 250
99 為何要改變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252
100 做咨詢時能討論信仰嗎 254
101 未來的來訪者 2561 心理咨詢到底要干什么 001
2 心理咨詢是什么 003
3 心理治療要在什么地方進行干預 005
4 心理發展到三元狀態還會退回一元狀態嗎 009
5 什么是社會語言體系 011
6 咨詢技術的指導性原則 013
7 咨訪關系的本質是什么 016
8 如何進行心理咨詢的工作 019
9 為什么咨詢師付出很多,咨詢卻不見成效 022
10 來訪者真正的問題是什么 024
11 工作聯盟與治療框架分別是什么 026
12 每次治療前要做什么 029
13 你能根據目前的問題做出診斷嗎 032
14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釋性技術 035
15 是做“容器”,還是提供足夠的“抱持性環境” 038
16 使用藥物的時機 041
17 要使用藥物治療抑郁癥嗎 044
18 要求服藥的人 047
19 不想服藥的病人 050
20 如何阻止人們過早退出治療 052
21 早期阻抗者存在的問題 054
22 沒有清晰問題的人 057
23 有神經癥、邊緣性人格障礙和精神病性癥狀的人 060
24 患有軀體疾病和有轉換性癥狀的人 063
25 有錢的人 066
26 成功者的困境 069
27 無法面對退休的老年人 071
28 聰明的人 074
29 習慣性遲到的人 077
30 習慣拖延的人 080
31 過度飲酒的人 082
32 煙草上癮的人 084
33 恃強凌弱者 087
34 被動的人 089
35 “怕老婆”的男人 091
36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093
37 有強迫現象的人 096
38 有刻板動作的人 099
39 冒失的逆恐者 102
40 性成癮的人 104
41 什么是邊界 106
42 覺得深深“愛”上你的人 109
43 想跟你發生性關系的人 112
44 試圖脫衣服誘惑你的人 115
45 給你送禮物的人 118
46 用言語攻擊你的人 121
47 比你先理解他們自己的人 124
48 渴求擁抱的人 126
49 與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129
50 與你的助理約會的人 131
51 治療中的“行動者” 134
52 帶配偶進入咨詢室的人 137
53 帶著父母來咨詢的人 140
54 帶著嬰兒來咨詢的女人 143
55 不能準時離開咨詢室的人 145
56 指控你不關注他的人 148
57 不讓咨詢師插嘴的人 151
58 沉默的來訪者 154
59 在咨詢室中來回走動的人 157
60 不斷看表的人 160
61 問你有什么感受的人 163
62 坐在你椅子上的人 166
63 帶飲料進入咨詢室的人 168
64 不主動支付費用的人 171
65 要不要降低費用 173
66 不直接承擔咨詢費用的來訪者 176
67 由家長付費的青少年或兒童 179
68 移動咨詢室家具的人 182
69 在等候室睡覺的人 184
70 詢問你個人信息的人 186
71 做咨詢時能講道理嗎 189
72 有高自殺風險的人 191
73 在咨詢室外遇到了來訪者 194
74 隔著屏幕的來訪者 196
75 長途跋涉來做咨詢的人 199
76 與來訪者的必要聯絡 201
77 直接稱呼你名字的人 203
78 什么是反移情 205
79 過于順從的來訪者 207
80 盤問你理論取向的人 209
81 追問辦法和建議的人 212
82 對你的解釋不做回應的人 215
83 過度聚焦咨詢師的人 217
84 為何不斷提問卻沒有進展 219
85 過度警覺的人 221
86 只訴說夢境的人 224
87 沉溺于賭博的人 227
88 特別喜歡整容的人 229
89 尋求心理咨詢的“靈修者” 231
90 推薦朋友找你做咨詢的人 233
91 推薦家庭成員找你做咨詢的人 235
92 自我責任感是不是心理咨詢的前提 238
93 遺傳疾病對孩子的影響是什么 240
94 社交關系和情感關系有什么區別 242
95 成人的世界有愛情嗎 244
96 如何維持親密關系 246
97 愛情在心理咨詢中意味著什么 248
98 個體治療與團體治療的區別 250
99 為何要改變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252
100 做咨詢時能討論信仰嗎 254
101 未來的來訪者 256
101次迎難而上:心理咨詢之道 節選
做心理咨詢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咨詢師來說,需要學習很多理論,也要經過很多的實踐及督導,才有可能對眼前的來訪者有更深入的了解。這至少要花 3 ~ 5 年的時間。即便現在學習的方式有一定的靈活性,既可采用實體課,又能利用網絡教學,但我想, 新手咨詢師,在 3 ~ 5 年的學習歷程中,其實學習的不僅是理論與技巧,更多的是關于自己內在的一些體驗和感悟。成熟的咨詢師往往能自在地使用自己的身體敏感性和內在感覺去聽來訪者的真實話語,然后通過語言和在場性的表達抵達來訪者的內心。 做咨詢不容易,但通往一個成熟咨詢師的路,在我看來并不困難。只是很多時候,很多人并沒有走在路上。世界上有很多的流派,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路已經存在,就在那個地方,但大部分人容易迷失在無意識的森林當中。 2015 年的時候,我的心里程心理咨詢中心開始與薛偉老師合作, 開設精神分析的專業培訓課程及團體課程。我自己聽課,時常會發 出感嘆:“哦,原來是這樣的!”如果剛好遇到老師講到類似的來訪者,總會有思緒一下子就通暢了的感覺。比如本來預設可能會脫落的來訪者,突然就預約了下一次的咨詢,當這個來訪者再來的時候,我會感覺我們連接上了——我在某個部分能理解他、容納他了,他也就可以安心地在咨詢中繼續和我深聊他的困惑。我想大部分的咨詢師也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這必然是自己內在有所獲得,不僅僅是頭腦中理解了某個概念的緣故。 我自己也參加了 4 年由薛偉老師和鄒政老師帶領的團體,一直驚嘆兩位老師怎么可以把團體發生的事情,以及每個人說的故事和感覺都記錄得如此清晰,而且可以做出非常精確的評析。每位組員內在的感覺關聯的事件,每個家族的印記與脈絡,每次團體中的沉默、沖突、意識化的高點與阻礙團體進程的低點,居然能做到在他們的內在一一都有標記,并且都可以找尋到源頭,也能夠指明清楚的發展方向。 從標準的 12 人團體,到 24 人的翻轉魚缸式團體,到 36 人的次第團體,參與其中的人員記錄這幾天的歷程就要消耗兩個厚本子。在兩位老師那里,我們總是會慢慢感覺到自己像是在迷霧森林中看到了光的方向,前面有人帶路,不停地提醒著偏離的我們,回到我們應該走的那條路上。個人認為:兩位老師帶領的團體值得每位愿意真正成長的人參加,必定收獲頗豐。 兩位老師在心理咨詢和團體咨詢的路上,已經走了很久。他們一直在通過他們的方式引導我們走至原本的路。團體是一種方式,大家看到的這本書是另外一種方式。2017 年年底,我們就想到用一種短小精悍的音頻方式,由薛老師來解答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經 常遇到的那些困惑。3 年過去了,經過貳閱心理的整理與編輯,這本書呈現在了你的面前。 書中出現的那些人,在咨詢室中常常遇見的——“要求服藥的人”“習慣性遲到的人”“過度飲酒的人”“被動的人”“性濫交的人”等,面對他們,咨詢師不得不長出“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怎么 “看”,決定了咨詢師怎么做咨詢。薛偉老師把他的第三只眼睛給我們使用,讓我們看得更遠,也看得更清晰。 這讓我想起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說過的人生三境界,大意是: 涉世之初,相信眼見為實,看山是山;歷盡千帆,生活為物所累, 看山不是山;洞察世事,人生豁然開朗,看山還是山。我想咨詢也是如此,薛老師二十多年的個案和團體經驗,看到的山已然不是我們看到的山了。先借用老師的“看”,然后經歷我們自己的“看”,*后才能真正地看見那條迷霧森林中的路在哪里,通往何方。 如果“看”是第三只眼睛,我想咨詢師還得有“第三只耳朵”。第三只眼睛的作用是洞察,側重于明察秋毫的觀察與不戴有色眼鏡的看見。第三只耳朵的作用是洞悉,重點在于深入透徹的理解——聽風,聽雨,聽雷——風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層有每一層的關系,它們之間縱橫交錯,或許是雷雨和著狂風,或許是輕風伴著細雨。即便無風,高人也能聽見落葉下墜的聲音,了然于心。薛老師在我心中就是那個聽落葉聲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這本書可以帶給你一個全新的理解他人豐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咨詢師,這本書必然會是你的寶典,讓你做咨詢時得心應手。 如果你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咨詢師,這本書必定會在你困惑的時候,成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個成熟的咨詢師,相信這本書也會讓你在成為督導師的路上走得更遠。深入透徹的理解——聽風,聽雨,聽雷——風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層有每一層的關系,它們之間縱橫交錯,或許是雷雨和著狂風,或許是輕風伴著細雨。即便無風,高人也能聽見落葉下墜的聲音,了然于心。薛老師在我心中就是那個聽落葉聲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這本書可以帶給你一個全新的理解他人豐富生命的角度。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咨詢師,這本書必然會是你的寶典,讓你做咨詢時得心應手。 如果你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咨詢師,這本書必定會在你困惑的時候,成為你*得力的助手,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已然是一個成熟的咨詢師,相信這本書也會讓你在成為督導師的路上走得更遠。深入透徹的理解——聽風,聽雨,聽雷——風的背后有雨,雨的背后有雷,每一層有每一層的關系,它們之間縱橫交錯,或許是雷雨和著狂風,或許是輕風伴著細雨。即便無風,高人也能聽見落葉下墜的聲音,了然于心。薛老師在我心中就是那個聽落葉聲音的高人。 如果你是一個心理學愛好者,這本書可以帶給你一個全新的理解他人豐富生命的角度。
101次迎難而上:心理咨詢之道 作者簡介
薛偉 祝融心理研習社創辦人,結構式文化動力團體中心創辦人,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督導,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督導,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首批注冊心理督導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