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接受:1912-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5060
- 條形碼:9787520385060 ; 978-7-5203-850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接受:1912-1949 本書特色
本書從民國時期大量的報紙雜志、書籍入手,整理當時學者導入的西方各國高等教育知識的文獻,利用數量統計與文本分析的方法,借用跨國教育轉移與文化涵化理論,深入闡述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納入中國高等教育場域的歷程,剖析什么樣的因素深刻地影響了這一進程。
中國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接受:1912-1949 內容簡介
學界對民國學習借鑒西方為何失敗有“徒襲皮毛,而遺其精髓”和忽視本國國情兩種歸因。本書以此追問為起點,從引進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國別轉移、程度演變、心態變遷入手,以艾略特大學管理理論、紐曼的傳統大學理論、弗萊克斯納的現代大學論、美國大學自由教育思想為主體,分析了導入到中國的西方大學理論經歷的選擇、過濾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書認為,在引進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過程中,中國學者已經深受中國現實需求的制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國情已經滲透于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選擇之中。
中國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接受:1912-1949 目錄
**節 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一 問題提出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及述評
一 西方大學理論內涵的研究
二 西方影響與中國現代高等教育
三 西方高等教育學說在中國的傳播
四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節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論基礎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的創新與不足
一 研究的創新點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引進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國別轉移與程度演變
**節 早期高等教育知識國別轉移的量化分析
一 高等教育作為獨立言說領域的形成
二 從西方教育綜合類文獻看高等教育知識輸入的國別轉移
三 從西方高等教育類論文看高等教育知識輸入的國別轉移
四 影響高等教育知識轉移國別的因素分析
第二節 引進程度的深化:從零星介紹到學理探討
一 引進程度的劃分標準及說明
二 零星介紹
三 系統描述
四 學理探討
第三章 民國學者引進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心態變遷
**節 中西之間——以誰為主的博弈
一 崇拜“西方”:一種狂熱時代的盲目情緒
二 批判“西方”:一種漸趨理性的認知心態
三 參照“西方”:一種回歸本土的反思和行動
四 揮之不去的“西方”:心態變遷背后的外來資源
第二節 西方之間——民國學者個體的理想范本
一 取西方各國大學之長
二 推崇英德大學模式
三 取法美國大學模式
第四章 西方傳統與現代大學理論的引進與接受
**節 近代中國引進西方大學理論的發展歷程
一 萌芽期(清末至民國初年)
二 發端期(民初至20世紀20年代中期)
三 高峰期(20世紀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
四 轉折期(20世紀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
第二節 實用主義影響下的艾略特的大學管理理論的引進
一 艾略特來華:中國早期學界對艾略特的介紹
二 何炳松、謝冰對艾略特《大學管理學》的譯介
第三節 紐曼傳統大學理念的引進與接受
一 文學之導入:紐曼大學教育目的的引進
二 教育學之導入:紐曼大學教育思想的紹介
三 取舍之間:民國學人對紐曼大學理論的吸收與忽略
四 特定時空的文化過濾網:紐曼大學理論被選擇吸收的原因探析
第四節 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理念的引進與接受
一 熱情之關注:民國學者對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的導入
二 差異化選擇: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的多樣評價
三 忽視“理念”:陳孝禪對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的選擇與吸收
四 文化過濾:弗氏大學理論被接受與排拒的內容及原因
第五章 美國自由教育思想的引進與接受
**節 勞威爾自由教育思想的引進
一 精英教育觀
二 “對于各科具有常識而又專精于一科的人”
三 批評激發學生智識的錯誤導向:放任、利誘和興趣
四 集中與分配制、輔導制與住宿制
五 自由教育與專門教育的調和
第二節 邁克爾約翰自由教育思想的引進
一 平民主義:使所有的青年同受自由教育
二 以“文明之研究”為核心的“共同的課程”
三 “一個自動學習的社會”
四 團體生活:住宿制與導師制
五 聯合教學
第三節 赫欽斯自由教育思想的引進
一 赫欽斯及其自由教育思想
二 中國學界對赫欽斯大學教育思想的早期譯介
三 汪家正對赫欽斯大學教育思想的批評性接受
第四節 民國大學界對美國自由教育思想的接受
第六章 西方其他學者大學教育思想的引進與接受
**節 中國學者譯介拉斯基的英美大學教育論
第二節 鄭若谷對霍爾大學教育思想的引進與接受
一 鄭若谷對霍爾大學教育思想的譯介
二 鄭若谷對霍爾大學教育思想的接受
第三節 中國學者對加塞特大學理論的譯介
一 加塞特文化觀的導入
二 王承緒對加塞特大學理論的導入
第七章 引進與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影響及反思
**節 跨國教育知識轉移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
一 形成了中國學者構建大學理論的思想資源
二 提供了救治當時中國大學問題的外來藥方
三 推動了中國大學理念和制度的轉型和現代化
第二節 引進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內在動力和外化潛力
第三節 西方高等教育知識被接受與排斥的成分及原因
第四節 民國選擇性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反思
附錄 民國學者導入的西方高等教育文獻(零星介紹型)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對西方高等教育知識的引進與接受:1912-1949 作者簡介
王少芳,山西平順人,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后。主要從事教育史、體育史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比較教育研究》、《現代大學教育》、《江西社會科學》、《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等發表論文多篇。榮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江西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