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潮州竹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48083
- 條形碼:9787218148083 ; 978-7-218-1480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潮州竹文化 本書特色
生動展示絢麗多彩的潮州文化圖景 書寫潮州對中華文明史的突出貢獻 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為了讓社會各界能進一步了解和認識潮州文化,潮州市委宣傳部與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打造《潮州文化叢書》,2021年出版輯共10種,以全新視角引領人們領略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蘊和非凡魅力。
潮州竹文化 內容簡介
該書為“潮州文化叢書??**輯”中的一種,以潮州竹文化、竹產業為核心,圍繞潮州竹制工藝品、竹制生產生活器具、竹建筑、竹制交通設施和工具等進行介紹,并講述其后的人文故事,旨在感召潮州百姓的認同感、傳承潮州文化精神、提升潮州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叢書的出版發行,不僅有利于打造潮州特色文化品牌,更有利于實現潮州文化“走出去”,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潮州竹文化 目錄
|**章|不剛不柔,非草非木
?? ?? ?? ?? ?? ?? ——潮州竹及竹文化概述
**節 潮州竹的種類和分布
第二節 竹的利用價值
第三節 潮州竹文化內涵
|第二章|匠心盡奪造化工
?? ?? ?? ?? ?? ?? ——潮州竹制工藝品
**節 竹制工藝品綜述
第二節 潮州竹編工藝品選介
第三節 潮州竹雕
第四節 潮州竹制樂器
第五節 潮州竹筆
|第三章|百姓日用,其源不匱
?? ?? ?? ?? ?? ?? ——潮州竹制生產生活器具
**節 竹制炊飲器具
第二節 竹與服飾
第三節 竹制家具
第四節 竹制農具
第五節 竹制漁具
第六節 竹制玩具
第七節 其他竹用品
|第四章|青莎覆城竹為屋
?? ?? ?? ?? ?? ?? ——潮州竹建筑
**節 竹建筑基本樣式
第二節 建筑竹材
第三節 竹建筑的文化內涵
|第五章|跋山涉水皆有竹
?? ?? ?? ?? ?? ?? ——潮州竹制交通設施和工具
**節 竹制交通設施
第二節 竹制陸上交通工具
第三節 竹制水上交通工具
|第六章|嘉乃德,民不忘
?? ?? ?? ?? ?? ?? ——竹與潮州民俗
**節 涉竹節慶民俗
第二節 涉竹生活禮俗
第三節 “前榕后竹”
第四節 涉竹俗語、俚語、歇后語
|第七章|誅茅為瓦,編竹為籬
?? ?? ?? ?? ?? ?? ——竹與畬族
**節 喜愛竹的畬族
第二節 畬族的竹器制作傳統
第三節 竹與畬族的居住飲食
第四節 竹與畬族的生產方式
第五節 竹與畬族服飾
第六節 竹與畬族的文娛體育
|第八章|人間有味是清歡
?? ?? ?? ?? ?? ?? ——潮州竹食品和竹醫藥
**節 潮州食筍之風
第二節 竹的藥用價值
|第九章|可羨山間清逸客
?? ?? ?? ?? ?? ?? ——竹文藝符號
**節 竹文學符號
第二節 竹繪畫符號
第三節 竹的成語故事
|第十章|等閑識得東風面
?? ?? ?? ?? ?? ?? ——潮州竹產業
**節 潮州竹產業歷史追溯
第二節 潮州竹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第三節?? 潮州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參考文獻??
后記??
潮州竹文化 節選
第二節 竹的利用價值 一、實用價值 竹子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衣、食、住、行、用都離不開竹子。竹制品遍及炊具、餐具、家具、農具、潔具、玩具、盛物以及照明消暑、避雨、裝飾等用具。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防曬的竹斗笠從古沿用至今。在很多地區,竹樓、竹屋、竹寨、竹房、竹閣、竹廊、竹寺、竹殿、竹觀等竹建筑隨處可見。竹筏、竹橋等在溪河縱橫的地區,仍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設施。鮮筍和筍干是美味山珍,不但百姓喜愛,而且歷來為文人墨客所贊賞,認為竹筍“能居肉食之上”。竹蓀、竹茹、竹瀝、竹根等,還是生態、環保的藥材。北宋文學家蘇軾所說的“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正是對竹與人密切關系的高度概括。 隨著技術進步和發展,竹與科技融合產生了新的實用價值。竹葉抗氧化物(AOB)于2004年4月被列入國家食品添加劑名錄,可廣泛用于食用油脂、肉制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即食食品、焙烤食品、果蔬汁(肉)飲料和茶飲料等多種食物體系。以竹子為原料提取纖維素,再經制膠、紡絲等工序制造出的竹纖維面料,柔和軟暖,抑菌透氣,天然保健,應用于毛巾、浴袍、貼身衣物等。竹產業也已開發出一系列新材料,如中國創造的竹纏繞復合材料,充分利用竹縱向拉伸強度大的特點,通過纏繞工藝加工而成的新型生物材料,以更輕、更柔韌、更堅固、成本低等優勢,可替代鋼材、水泥、塑料等高污染和高耗能傳統材料,制成管道、管廊、房屋、高鐵車廂甚至火箭發射筒筒體等產品,顛覆了人們對竹產品開發利用的認知,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剛不柔,非草非木:潮州竹及竹文化概述 二、潮州竹制工藝品的種類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潮州竹制工藝品歷史悠久且富有地方風情和人文特色。潮州地區不僅是竹子的盛產地,而且上游梅州竹產區的竹子捆扎成筏,沿韓江順流而下放運到潮州,為潮州竹制工藝制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因而潮州是竹制品的主產區。唐宋時期,潮州已出現木竹家具作坊。明代竹藤制品開始在潮州盛行。城區南門的古竹鋪街和意溪的堤上堤下,是苗竹、桂竹、厘竹、綠竹的集散地。明清時期,潮州的竹制品有很多花色品種。20世紀70年代,竹產品生產企業遍布潮汕各地。 潮州竹制品品種繁多、花色豐富,既有日常生產生活用品的籮、筐、籃、箕、篩、家具、笠、盤、席等,也有工藝性較高的欣賞與實用相結合的鳥籠、簾、燈罩、燈籠、包裝盒、扇子、茶葉盒、花盤、竹楹、妝盒、竹雕等。歌謠唱道:“門上珠簾畫清新,房內竹盒藏金銀,窗前竹簾遮風日,祠堂竹架賽燈屏。”歌謠中所說的珠簾、竹盒、竹簾、竹燈屏,就是工藝性較高的一部分。潮州竹編工藝品主要分為編織、雕刻、剪貼、膠合四大類,雖然都以竹子為原料,但卻根據不同品種的特點,在用料上有主次之分。 雕刻類: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人物、佛像、蟹、蟾蜍之類的一種欣賞價值很高的工藝品。近代,廣東潮州被列為中國竹雕三大產區之一。竹雕用料以苗竹為主,厘竹為輔,先將苗竹劈成大小不一的竹片,裁截成各種不同的規格,然后在竹片上雕刻字畫、圖案紋樣等,再按設計的各種花鳥、蟲魚、博古、樹木、亭臺等圖稿,施以淺浮雕、沉雕技藝進行組合鑲嵌,染上顏色,華麗奪目,別具一格。產品有亭閣、屏風、掛屏、擺件和玩具等。 編織類:以厘竹、苗竹為主,其他雜竹為輔,將竹子劈開并剝成不同規格的篾片,大的一條寬2厘米,小的每條僅1毫米,運用花紋、字案、一條、二條、三條、六角目、三角目、三登六角目等8種編織技藝,手工編織出不同造型的籃盒、燈罩、盤、提箱、扇、動物籠等近百個品種,工藝極為精致。 剪貼類:先將竹削開成如薄紙般的竹片,染上各種色彩,根據不同圖案的要求,剪貼成各種各樣的色塊,按圖稿進行粘貼成畫,如亭臺樓閣、山水花卉、飛禽走獸、古代仕女等。利用這些竹剪貼畫制成各種工藝品,如禮品盒、首飾盒、屏風、背袋、各種掛畫飾件、相框、扇子等,在造型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形象生動有趣,美觀實用。 膠合類:將竹料劈成各種規格的薄片,浸漂曬干后組成薄板,涂上化學膠,用2~3層進行熱壓黏合,做成各種器物,如圓盤、托盤、水果盤、碗等。膠合類竹編工藝品是潮州竹制品工藝廠于1969年全省首創,主要產品有膠合竹盤、花盆、扇、杯墊、屏風、排污生物轉盤、膠合竹板等。該廠的膠合竹盤,造型優美,并以山水、花果等題材,用國畫意筆手法進行彩繪裝飾,顯出濃厚鄉土特色,特別是耐熱、耐浸、無味、不滲水、不易破裂,是一種帶有欣賞價值的實用品。該廠用膠合竹板制成的排污生物轉盤,耐腐、耐浸泡、不變形,經省和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為是污水處理的一種新型產品,1983年獲國家輕工部“金龍獎”。 ——匠心盡奪造化工:潮州竹制工藝品 二、潮州食筍之風 竹筍因味道鮮美,被譽為“素菜**品”。筍既可制成各式各樣的精致菜肴招待賓客,也可為日常飲食添制家常菜式以饗家人。竹筍的脂肪和淀粉含量很少,低脂、低熱又味美,是非常好的瘦身菜品;其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飲食內容,還有藥用價值,為時人飲食健康提供了保障。 潮州人在飲食生活上有注重延年益壽的傳統。凡能延年益壽的食物,人們都千方百計地尋取,長期食用。潮州是竹子的盛產地,竹子種類多。竹筍乃上等佳肴,自然備受青睞。有史以來,各種各樣鮮嫩甜美的竹筍,成為潮州人餐桌上的珍饈美味。竹筍也成為精美的潮州菜的標志性食品之一。潮州人酷愛食筍,世代傳承,經久不衰。 當下一談到潮州食筍,人們就不免要提起江東竹筍。潮安區江東鎮的江東竹筍是潮州*出名的土特產之一,每年到江東鎮食筍的人們絡繹不絕,江東竹筍已成為一個閃亮的名片。 江東鎮地處韓江下游,四面環水,素有“江上綠洲”之美稱。這里的土地是韓江的泥沙沖積而成的,土壤疏松,富含多種礦物成分,這種沙質土特別適合竹子的生長,出產的竹筍肉質細嫩、松脆爽口、清香鮮美,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視為珍品。江東鎮蓬洞村是江東竹筍的主產區,主要出產麻竹筍。每年3—11月都有江東竹筍出產,而端午節前后是食筍的*好時節。 江東筍園或種筍人家通常三更半夜就起來挖筍。挖好滿滿一車筍后,通常就乘著夜色趕往當地蔬菜批發市場。天亮之后,滯銷的竹筍切成筍絲,用于包筍餃或做筍包用。一部分竹筍則制成筍干,成為潮菜別具風味的食材。竹筍的挑選很有講究,買竹筍時要挑外殼比較黃的,肉質要白且多汁。 江東全筍宴的菜色有燜筍塊(用全筍里*好的部位做)、炒筍絲、炒筍衣、竹筍煲魚頭、椒鹽竹筍、涼拌筍絲、冰筍、筍汁、筍飯、筍炒粿條、筍粿、筍烙等,另外還有江東特色的菜仔酸(由蘿卜葉腌制而成,酸爽消食)以及其他潮州小吃。目前,江東鎮有林禮順竹筍店、長辮竹筍店、老表竹筍店、松河竹筍店等大大小小30多家筍店。2019年5月,潮安區舉辦“鄉村特色”文化旅游美食節暨江東竹筍文化節系列活動,15家竹筍店參加并將助力鄉村振興的“小尖兵”精心制作成各種特色的美味佳肴,供四方游客品鑒。 ——人間有味是清歡 :潮州竹食品和竹醫藥
潮州竹文化 作者簡介
王文森,男,漢族,1973年10月出生,廣東汕頭人。1996年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2004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專業研究生畢業,2011年華中科技大學西方經濟學專業畢業,經濟學博士。高級統計師。現任潮州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