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12694
- 條形碼:9787308212694 ; 978-7-308-2126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 本書特色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作者上野千鶴子轉型力作老齡化社會的解決之道人生很后旅程的不二指南附贈作者定制授權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特編手冊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解答了老年人應該如何實現居家養老,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晚年居家養老規劃書。本書是寫過希望臨終前能有完善規劃的人的,同時也寫給那些想要讓家人走得安穩舒適的親友們的對于同日本一樣越來越為老齡化問題所困擾的中國來說,這是一部直擊社會痛點并提供解決方案的建設性作品,對于社會機構配套和政府規劃層面,也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 目錄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 節選
越來越多的“一個人” 為何現在必須考慮“一個人居家臨終”的問題呢? 理由很簡單。 **,不管愿意與否,今后獨居的人口都會增加。第二,“無處臨終的難民”今后也會增加,他們無法在醫院或養老機構里走完*后的人生旅程。綜合這兩個因素考慮的話,就只剩下一個人在家里臨終的選擇了。也就是說,這并非我們的愿望,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日本社會進入了人口不斷減少的時代。孩子的數量也絲毫沒有增加的跡象。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已邁入超老齡社會。厚生勞動省一直提及“人生八十年”,但是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改善老齡社會婦女協會”理事長樋口惠子女士則說“人生一百年”。據*新的統計顯示,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6.83歲,男性為80.50歲(2014年)。所謂的平均壽命,是指人零歲時的平均余生壽命,已經進入高齡期的人,要比平均壽命更長壽。就算有家人,越長壽的人,經歷的生離死別也會越多。這也印證了我上一本書的腰封上所寫的內容(“不論結婚與否,*終大家都會是一個人”)。 日本國民生活基礎調查(2013年)的數據顯示,目前有老年人的家庭中,單身家庭占25.6%,夫妻家庭占31.1%,兩者合在一起為56.7%,超過了總體的一半。夫妻家庭中如有一方去世就變成了單身家庭,所以想必單身家庭今后將會不斷增加。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的推算,到2020年(原定東京奧運會開幕之年),也就是僅僅5年之后!預計戶主是65歲以上者的單身家庭的比例為33.3%,將反超夫妻家庭的32.5%,兩者合計為65.8%。根據日本國民生活基礎調查的數據,2013年高齡父母與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占19.8%,比過去略有增加,但是加上孫輩的三代同堂家庭卻大為減少,僅有13.2%。如果仔細觀察父母與子女同住的家庭,不難發現,高齡的老父母與初老的未婚子女同住的情況在增加;三代同堂的家庭中不乏老年人迫于無奈與離了婚的女兒及其孩子同住的情形。在結婚帶來的代際分離已經成為習慣的今天,嫁到丈夫家與公婆一起居住的女性并不多見。而父母與子女同住的家庭,若父母去世后,子女將會成為單身家庭,所以,這類家庭也是單身家庭的后備軍。 單身家庭的增加并非全無益處。雖然人口在減少,戶數卻在增加,這意味著內需的擴大。因為每一次代際的分離,都需要添置新的家電等生活必需品。 很多人并非從一開始就是獨居的,而是因為喪偶、離婚、不婚才成為一個人的。從不同性別、年齡、階層的配偶擁有率(配偶在世的比例)來看,男性的配偶擁有率*高的年齡段是在70~74歲(2010年),過了75歲以后,喪偶率上升,配偶擁有率開始下降。50~59歲和60~69歲的配偶擁有率之所以不如70~79歲的人那么高,是因為這個年紀的人的離婚率在緩慢增加。此外,30~39歲和40~49歲的人的配偶擁有率與5年前相比有所減少,因為未婚比例增加了。另一方面,女性的配偶擁有率的高峰在55~59歲,低于男性的*高配偶擁有率。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前至少結過一次婚的女性,在經歷喪偶和離婚后,沒有再婚的可能性比較大。大概是因為女性覺得“一輩子結一次婚就足夠了”。75歲以后長壽女性的喪偶率超過了配偶擁有率?梢,女性在老年時成為“一個人”的概率頗高。 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暨人口問題研究所于2014年發布的日本人終身未婚率的數據顯示,50歲時沒有結婚經歷的未婚單身者,男性中有20%,女性中有10%。這個比例還將持續增加,有專家推測,在目前40~49歲的男性中,4人中就有1人將會是終身未婚者,而在目前30~39歲的男性中,3人中就有1人是如此。這個推測是否準確,等這些人年滿50歲時便會知曉。根據經驗,只要結過一次婚的人,即使離了婚也會有再婚的傾向;相反,從未結過婚的人很可能終身不婚,所以上面的推測應該八九不離十吧。同時,專家還預測,30~39歲的女性中,5人里有1人將終身不婚。為什么女性的終身未婚率比男性低呢?那是因為,女性有可能會成為喪偶或離婚的男性的再婚對象。這么一說,想必有很多男性會如釋重負,但其實沒有那么簡單,我要附加一個條件,那就是,這種情況僅限于擁有不菲身價的男性。單身“敗犬”a的增加,是無法阻擋的人口學現象,這可不是我造成的。 既然如此,我希望我在世期間能出現一種機制,它能夠使一個人居家臨終的生活變得平穩且安心。
一個人最后的旅程 作者簡介
上野千鶴子日本著名社會學家,日本女性學/性別研究的代表人物,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現任日本非營利性組織“女性行動網絡”(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長。其Z著名的作品是《父權制與資本主義》《厭女》《裙子底下的劇場》,以及《近代家庭的形成與終結》。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