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老舍精品作品集(全十冊)/盒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5623
- 條形碼:9787513935623 ; 978-7-5139-356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舍精品作品集(全十冊)/盒裝 本書特色
本套書一共8種10冊,包含了老舍一生的重要作品,《駱駝祥子》《貓城記》《茶館》《四世同堂》《牛天賜傳》《龍須溝》《我這一輩子》《正紅旗下》《濟南的冬天》等。老舍的作品大多職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斗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于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于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基,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老舍精品作品集(全十冊)/盒裝 內容簡介
《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寫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個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說大量應用北京口語、方言,還有一些老北京的風土人情的描寫,是現代白話文小說的經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貓城記》是老舍所著具有諷喻及科幻色彩的長篇小說。該書采用游記式的結構展開故事,用**人稱寫作,以“我”飛離地球開始,以“我”返回地球結束,描述了”我“在貓國經歷了一番奇遇。《貓城記》反映出老舍小說創作時愁腸百結的心境,包含了老舍對社會現實的深思和對國家的深愛。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于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于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蕓蕓眾生。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牛天賜傳》是老舍先生優秀代表作之一。商戶牛老頭和其官派的太太年老無子,一天,有人給他們送來了一個孩子,夫妻倆認為這個孩子是老天爺賜予的遂取名牛天賜。天賜從小嬌養,加之牛氏夫婦畸形的教育,除了玩和寫點小文章什么都不會做。養母病逝,養父的生意破產隨后也撒手而去,家中又被不明身份的親戚搶劫一空,除了曾經的下人和朋友虎爺,天賜一無所有,他的人生面臨巨大的困境。怎么辦?這時,曾經受過牛老頭恩惠的天賜的老師突然出現,給這個“孩子”帶來了一線生機…… 《龍須溝》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原本是為配合時事和政策宣傳而創作的戲劇,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龍須溝》描寫了北京一個小雜院4戶人家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了新舊時代兩重天的巨大變化。劇中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程瘋子在舊社會由藝人變成"瘋子",解放后又從"瘋子"變為藝人,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運,體現了人民政府為人民的中心思想以及人民對黨對政府的擁護和熱愛。該劇通過敘述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大時代,以市民社會人物的日常言行和家長里短中所體現出的味道,表現生活的真實。 《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于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描寫了一個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他很普通也很要強,可生活卻和他不斷開玩笑:心愛的妻子,被*知心的朋友拐走;學了裱紙手藝,可時代變遷,卻沒了用武之地;無奈之下做了巡警,可是困苦的生活還在繼續。以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反映了一部時代的大悲劇。它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我還笑,笑我這一輩子的聰明本事,笑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聲,這世界就換個樣兒吧!" 《正紅旗下》是老舍自傳體長篇小說。 著于1961年至1962年。本文作者隸屬"滿洲八旗"的"正紅旗",所以這篇自傳體的長篇小說,即取名為《正紅旗下》。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風腐化,旗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窘迫。庚子年間,隨著義和團的到來,老北京順民們看似平靜的生活陡起波瀾,而此后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讓老百姓百思不解、顏面掃地,官軍和團民圍攻東交民巷,旗兵們盡了職責,報國寺的老方丈也帶著滿腔的怨恨走進了熊熊烈火……面對這破碎的河山、殘存的家園,經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將這段歷史永遠地銘記在心。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初發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去了西南地區,因此來到被譽為“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后,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闡明了地點,節令。老舍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
老舍精品作品集(全十冊)/盒裝 目錄
老舍精品作品集(全十冊)/盒裝 作者簡介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于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