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現代德育---對“惡”的認知及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0488
- 條形碼:9787519460488 ; 978-7-5194-6048-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德育---對“惡”的認知及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傳統善的德育的儒家文化基礎進行歷史爬梳;對學校傳統善的德育進行歷史前后辨析,現當代橫縱辨析;深刻闡釋以“存我”的“合理利己主義”當做生活基礎的現代“惡”的德育的種種模式特點; 分析通過罪感使傳統羞恥感嬗變為現代羞恥感的過程,尤其闡述“惡”的德育的內源性述求;現代學校德育應該展開制度化的知罪德育,奠定他們對“內心之惡”產生現代恥辱感的性格基礎,實現罪感導引下“向善”的道德實踐意向;傳統善的德育與現代“惡”的德育的融合、融入機制,表現模式、類型特征等進行了敘述。
現代德育---對“惡”的認知及教育 目錄
導 論
**部分 始于恥感的傳統“善”的德育
**節 “善”的德育的文化脈絡
第二節 恥感辨析
第三節 傳統善的德育之知恥德育
第二部分 現代性與“惡”
**節 現代性之主體性
第二節 “惡”的正當性與有效性
第三節 惡的分類
第四節 “善”“惡”之古代與現代
第三部分 “惡的德育”概述
**節 公共生活
第二節 底線德育——遏制歹毒惡
第三節 陌生人德育——克制平庸惡
第四節 超越性德育——掩蔽根本惡
第五節 終極性德育——虛化根本惡
第四部分 始于“罪感”的“惡的德育”
**節 “罪感”辨析
第二節 “惡的德育”之知罪德育
第三節 “惡”的德育之理智德性
第五部分 現代學校“惡的德育”
**節 現代學校德育模式與抑惡
第二節 課程教學教法中的抑惡
結 語
參考文獻
后 記
現代德育---對“惡”的認知及教育 作者簡介
韓永紅,男,(1970 —)上海市人,現為廣東肇慶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副教授,1997、2009年于甘肅蘭州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獲心理學碩士、教育學博士學位,廣東省高等學校第六批“千百十工程”校級學術帶頭人。2004—2019年,出版專著兩部,主持和參與省部廳課題5項,在相關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獲省校級科研獎勵6次,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論、教學心理、心理教育。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