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消費情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機制研究:社會性消費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24551
- 條形碼:9787307224551 ; 978-7-307-224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費情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機制研究:社會性消費視角 內容簡介
本研究以社會性消費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包括大眾(也即觀察者)對他人社會性消費行為的評價機制和社會性消費對于品牌和消費者個人的影響機制。本書對社會性消費評價機制的研究,通過扎根理論和實驗法建立了大眾對社會性消費的評價框架。通過研究發現,社會性消費必須遵循收益與付出的公平原則、并且滿足大眾對履行消費義務的期望,上述兩者受到商品炫耀性與功能性感知的影響。針對不匹配的社會性消費影響機制研究,本書以歸因理論和越軌理論為理論基礎。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在不匹配消費的影響機制中,消費情理起著重要中介作用。
消費情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機制研究:社會性消費視角 目錄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具體問題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結論概述
1.5 研究設計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社會性消費
2.2 情理
2.3 品牌形象
2.4 品牌用戶形象
第3章 研究一社會性消費的評價研究
3.1 引言
3.2 理論基礎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小結
3.5 研究局限
第4章 研究二消費情理對不匹配社會性消費的中介影響作用
4.1 引言
4.2 理論基礎
4.3 研究框架與假設
4.4 研究方法
4.5 研究小結
第5章 研究三規范意識和從眾歸因對不匹配社會性消費評價的調節影響
5.1 引言
5.2 理論基礎
5.3 模型與假設
5.4 研究方法
5.5 研究小結
第6章 研究總結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理論意義
6.3 研究管理啟示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研究二的實驗操控材料
附錄2 研究三的實驗操控材料
附錄3 本研究所用量表
消費情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機制研究:社會性消費視角 作者簡介
李丹妮,廣州航海學院航運經貿學院靠前商務系主任、管理學博士,2013年香港城市大學市場營銷學系訪問學者,2018年公派前往波蘭熱舒夫大學參加歐盟伊拉斯謨學術交流計劃;目前擔任學術期刊《So Inequal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的匿名審稿人,國星(深圳)創新發展有限公司、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公司的企業管理顧問;主要研究品牌管理及消費者行為,近年來主持省廳級課題2項,在《管理世界》、《科學決策》等核心刊物公開發表論文9篇;主要承擔靠前貿易理論與實務、靠前市場營銷等雙語課程的教學工作。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