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3878
- 條形碼:9787301323878 ; 978-7-301-3238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本書特色
全面、準確地反映出清末民初小說理論的全貌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內容簡介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收錄了1897—1916年間的小說理論資料近三百篇,這一時期的小說理論既豐富又貧瘠,說它豐富是因為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命題,說它貧瘠,是因為這些新命題大都沒有很好地展開論證。但這些蕪雜淺陋的命題,包孕著無限生機,某種程度上昭示著20世紀中國小說的發展方向,也表明觀念變革的艱難。編者沙中取金,選錄了包括論文、序跋、發刊詞、雜評、筆記、廣告、書信及個別作品的片斷、評語在內的大量史料,全面、準確地反映出這一時期小說理論的全貌。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目錄
前言陳平原()
凡例()
1897年
本館附印說部緣起(幾道、別士)()
變法通議·論幼學(節錄)梁啟超()
《日本書目志》識語(節錄)康有為()
小說邱煒萲()
梁山泊邱煒萲()
金圣嘆批小說說邱煒萲()
1898年
譯印政治小說序任公()
1899年
飲冰室自由書(一則)任公()
《巴黎茶花女遺事》小引冷紅生()
1900年
《中東大戰演義》自序洪興全()
1901年
《譯林》序林紓()
《黑奴吁天錄》例言林紓()
《黑奴吁天錄》跋林紓()
《茶花女遺事》邱煒萲()
小說與民智關系邱煒萲()
小說之勢力衡南劫火仙()
1902年
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飲冰)()
《新中國未來記》緒言飲冰室主人()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總批平等閣主人()
《新小說》**號()
《世界末日記》譯后語飲冰()
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新小說報社()
《十五小豪杰》譯后語(選錄)少年中國之少年()
金陵賣書記(節錄)公奴()
《魯賓孫漂流記》譯者識語()
1903年
《月界旅行》辨言(周樹人)()
本館編印《繡像小說》緣起商務印書館主人()
《官場現形記》敘茂苑惜秋生()
《官場現形記》敘()
小說原理別士()
論文學上小說之位置楚卿()
小說叢話(節錄)飲冰等()
《萬國演義》序高尚縉()
《萬國演義》序沈惟賢()
《空中飛艇》弁言海天獨嘯子()
《斯巴達之魂》弁言自樹()
《自由結婚》弁言自由花()
《毒蛇圈》譯者識語知新室主人()
1904年
《毒蛇圈》評語(選錄)趼廛主人()
《紅樓夢》評論王國維()
讀《黑奴吁天錄》靈石()
《中國現在記》楔子李伯元()
《小仙源》凡例()
《歇洛克復生偵探案》弁言周桂生()
《埃司蘭情俠傳》敘濤園居士()
《女獄花》敘俞佩蘭()
《利俾瑟戰血余腥記》敘林紓()
《英國詩人吟邊燕語》序林紓()
《新新小說》敘例俠民()
《中國興亡夢》自敘俠民()
《俠客談》敘言冷血()
《世界奇談》敘言冷血()
《菲獵濱外史》自敘俠民()
《新新小說》特白()
《女媧石》敘臥虎浪士()
《女媧石》凡例海天獨嘯子()
1905年
《黃繡球》評語(選錄)二我()
論白話小說姚鵬圖()
《苦社會》序漱石生()
《仇史》凡例八條痛哭生第二()
《迦茵小傳》小引林紓()
《英孝子火山報仇錄》序林紓()
《美洲童子萬里尋親記》序林紓()
《斐洲煙水愁城錄》序林紓()
《鬼山狼俠傳》敘林紓()
《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序林紓()
《魯濱孫漂流記》序林紓()
《電術奇談》附記我佛山人()
《神女再世奇緣》自序周樹奎()
《京華艷史》**回(節錄)中原浪子()
論小說與社會之關系()
論寫情小說于新社會之關系松岑()
謹告小說林社*近之趣意小說林社()
《母夜叉》閑評八則(選錄)()
1906年
《孤兒記》緒言平云()
《孤兒記》凡例平云()
《孤兒記》緣起平云()
《孤兒記》識語平云()
《洪罕女郎傳》序林紓()
《洪罕女郎傳》跋語林紓()
《紅礁畫槳錄》序林紓()
《紅礁畫槳錄》譯余剩語林紓()
《霧中人》敘林紓()
《月月小說》序(吳沃堯)()
《兩晉演義》序我佛山人()
歷史小說總序吳沃堯()
《恨!沸骡()
《預備立憲》弁言偈()
《月月小說》敘羅辀重()
《月月小說》發刊詞陸紹明()
《小說閑評》敘寅半生()
《新世界小說社報》發刊辭()
論小說之教育()
論科學之發達可以辟舊小說之荒謬思想()
《小說七日報》發刊詞()
《中國偵探案》弁言中國老少年()
《中國偵探案》凡例吳趼人()
《天足引》白話小說序例程宗啟()
《泡影錄》弁言儒冠和尚()
《閨中劍》弁言亞東破佛()
《閨中劍》評語蔭庵()
讀《閨中劍》書后儒冠和尚()
《刺客談》敘新中國之廢物()
校正《刺客談》小說引言南營蠻子()
《補譯華生包探案》序商務印書館主人()
《老殘游記》自敘鴻都百煉生()
1907年
《老殘游記》二集自敘鴻都百煉生()
《(中外)小說林》之趣旨()
文風之變遷與小說將來之位置老棣()
義俠小說與艷情小說具輸灌社會感情之速力伯()
學校教育當以小說為鑰智之利導耀()
中國小說家向多托言鬼神*阻人群慧力之進步棠()
小說之功用比報紙之影響為更普及亞蕘()
小說種類之區別實足移易社會之靈魂棣()
小說之支配于世界上純以情理之真趣為觀感伯耀()
競立社刊行《小說月報》宗旨說竹泉生()
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陶祐曾()
讀《迦因小傳》兩譯本書后寅半生()
《紅星佚史》序周逴()
《小說林》發刊詞摩西()
《小說林》緣起覺我()
募集小說小說林社()
《**百十三案》贅語(節錄)覺我()
小說小話(選錄)蠻()
觚庵漫筆(選錄)觚庵()
紹介新書《福爾摩斯再生后之探案第十一、十二、十三》()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節選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考之外域,則初見于希臘與禿累之爭,再見于以色列人與厄日多之爭,三見于尼布甲尼撒與埃及、猶太、亞述之爭,四見于波斯與巴比倫、狄撒之爭,五見于希利尼人與波斯之爭,六見于馬基頓與希臘、波斯、印度之爭,七見于羅馬與非尼基之爭,八見于德意志種與羅馬之爭,九見于沙蘭生人與歐洲諸種之爭,十見于特穆津與中亞細亞并歐東諸國之爭,十一見于撒馬兒罕與突厥之爭,十二見于突厥與東羅馬之爭。夫醉飽之怨,目怒之仇,伏尸一人,流血五步,聚一城、一邑、一國之眾,歷一月、一年或十年之期,此并微事不數矣;數其犖犖大者,而夥頤沈沈,多至于此。相持至數十百年,地之綿亙數千里,為此而死者其人至數兆:其甚者,一種之人,建國千年,視乎一戰以為存滅:機深禍慘,莫過于斯,未嘗不嘆人之所為若是其大而烈也。及深觀萬變,蔽以一辭,不過即上所云,人之游蹤日以遠,此種之人與彼種之人相見,各爭其利,則其事必出于相滅,而后可以自存耳。此則從有文字以來,至前二三百年,其間之民,所為之事,約居此界! ∮珊笾f,則自倍根創學、歐人進化以來,于是人之為物,其聰明智慮,始得顯明其在萬物之上,而*初所行生番野人之性情風氣,昔之視為只此一途、別無他說者,至此始漸悟其非而去之。蓋人于是始知有生人之樂矣,亦幾幾乎太平之治,文明之化,無所謂爭矣,即無所用英雄矣。雖然,太平之治,文明之化,若有教門之謬論不復興,格致之學問不中止,而又無恒星光變、彗星過界、地心火滅、養氣用盡諸變以阻之,則千年之后,其庶幾乎?若夫今日,格致之理雖啟,而未盡明也;榛狂之族雖衰,而未盡滅也。開化之民,合五洲計之,則為數甚少也。地利之所生,人工之所造,資本之所出,若全地之人,皆欲遂其生,而又使將來之孳息,各遂其生,則此數不能給也。天下之民,風化不齊。*下之人,野蠻如虎兕,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如此者不能不御之以鋒刃。稍次之民,則昏昏如家蓄之禽獸,馴良固其分,而奔蹄泛駕,或時時一見之,如此者不能不馭之以羈勒。半開化之國,稍有學問之民,習俗未盡,政體未善,往往以兼人之國,奪人之利,以為得計者,既與此國并列于世,則不能不待之以海陸之軍,持之以飛鉗鉤楗之術,如此則必有爭。蓋去太平之世尚遠也。百余年來,大彼得、華盛頓、拿破侖奮匹夫,建大業,固以兵得天下矣;其后有若南北花旗之戰,俄、土之戰,普、法之戰,器械之精,士卒之練,攻戰之慘,勝負之速,皆為古之所無。然此猶白種與白種戰耳。而白種之人,又于其間西驅紅種而得其地,北開悉畢爾,東略亞細亞,南據阿非利加、五印度,東南蹤跡遍于各島,以及澳洲,凡夫地球所載橫目之民,無不識有歐羅巴之人,而推白種為諸種之冠。雖日文治,抑亦未嘗不由師武臣力也。至于路得之改教,倍根之叛古,歌白尼之明地學,奈端之詳力理,達爾文之考生物,皆開辟鴻濛,流益后世,視拿破侖、華盛頓為更進一解矣。蓋血氣之世界,已變為腦氣之世界矣,所謂天衍自然之運也。由吾生之前數百年,至吾生之后數百年,大約并居此界! ∴岛!上帝既生人,而又使人不能無五官四體之欲,又使其所欲者必假物而后成,而物又常不給于用,遂使此無邊之土,無邊之時,無邊之眾,各領略其無邊之苦。咄哉!上帝何其多事乎?往者不可作,來者茫茫無終極,但見大瀛之內,血氣所同,各有其所謂英雄,各有其英雄所謂之事業。其人若生,小則為帝王,大則為教主,使天下之民,身心歸命,不敢自私,其人已往,則金石以象之,竹素以紀之,歌舞以陳之,其身心歸命、不敢自私者,猶其人之生也! ∮⑿壑疄槿怂荒芡纫讶舸,若夫男女之感,若絕無與乎英雄。然而其事實與英雄相倚以俱生,而動浪萬殊,深根亡極,則更較英雄而過之!
清末民初小說理論資料 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二、三、五、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十一、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2010,2012)、第一、二屆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一等獎(2002,2006)及第四屆王瑤學術獎學術著作獎(2016)、第四屆思勉原創獎(2017)、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2019)、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21)等。 夏曉虹,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為河南大學講座教授。先后赴日本、美國、德國、捷克、韓國、英國、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法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從事研究與參加學術會議,并曾在德國海德堡大學(1998)、日本東京大學(1999—2001)、香港嶺南大學(2009、2014)客座講學。主要關注近代中國的文學思潮、女性生活及社會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