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西方成長小說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1679
- 條形碼:9787100181679 ; 978-7-100-18167-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成長小說史 本書特色
國內**部成長小說通史。 孫勝忠先生以外國文學為志業,櫛歐風沐美雨,又傾二十年之全力,投身成長小說研究,成就了這本《西方成長小說史》。該書還原西方成長小說“從源頭到當下”二百余年的流變歷程,厘清這一文學樣式的起源、功能、概念、特征等核心問題,以其研究之全面系統,挺然高標于世界學林。孫教授不拾牙慧于西方學人,以他山之石自琢成玉,奠基學科,別開生面。 孫勝忠教授潛心廿載,深入研究成長小說,對其進行理論建構、歷史梳理和文本分析,提煉出這一文學樣式的核心內涵、本質特征和構成要件,展示英美成長小說對德國經典成長小說的繼承與革新,文本與文論并重,述史與批評兼容,成就了這部精品力作。——王守仁 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以“史”的形式完整梳理西方“成長小說”的概念與要素、起源與發展、特質與成就,孫勝忠教授的這部《西方成長小說史》或許是我國外國文學界同類研究中首度學術嘗試,這項關于一種類型文學、一個文學史現象的深入、別致研究,既是作者十數年間咬定課題、執著于專題研究的學術定力之體現,也是他在西方文學的中國闡釋過程中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寶貴奉獻!獎⑽娘w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孫勝忠教授的《西方成長小說史》是一部別具見地的研究著作,以德、英、美三國為主要考察對象,結合文本解析與理論探討,觀照整個西方成長小說的源起流變和文脈語境,翔實而系統,規整而大氣。近20年前讀博期間,他就選定“成長小說”為研究領域,后于2008年出版了《美國成長小說藝術與文化表達研究》,此后又是十多年的閱讀思考,孜孜以求,此部新作更可見孫教授的深厚積累!萁ㄈA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語分會會長
西方成長小說史 內容簡介
此書文本與文論并重,述史與批評兼施,以德、英、美三國為主要考察對象,爬梳西方成長小說代表作品及評論,還原西方成長小說“從源頭到當下”200余年流變歷程,厘清這一文學樣式的淵源與邊界、功能與特征、內涵與定義、要素與概念,回應眾說紛紜的“成長小說之辯”,闡明成長小說的當下意義及研究價值。書后附有中外文對照的成長小說術語表。
西方成長小說史 目錄
緒 論 1
**章 成長小說研究述評 19
第二章 “成長小說”考辨 39
一、“成長小說”概念的形成及術語的來源 43
二、史上“成長小說”的概念之爭 46
三、成長小說與其“前身”及“近鄰” 56
第三章 成長小說的核心概念及諸要素考 76
一、成長小說中的“自我教育” 79
(一)從詞源上看“自我教育”及其宗教內涵 81
(二)歌德眼中的“自我教育”及其在《學習時代》中的體現 83
(三)洪堡對“自我教育”的思考及其矛盾性 87
(四)“自我教育”與成長小說產生的歷史文化語境及其當下景觀 91
二、成長小說中的主人公 96
(一)主人公年齡考 96
(二)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成長和發展路徑 103
三、社會化與職業 111
四、成長小說中“教育”的特殊含義和實現途徑 117
五、“良師”和女性在男性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123
六、文學體裁與成長小說的流變 137
第四章 成長小說的緣起——德國經典成長小說及其發展 143
一、威廉??麥斯特的“前輩”們 148
二、威廉??麥斯特的誕生及其重精神追求的“兄弟”們 156
三、政治與社會批判的工具——1815 ~ 1848 年的德國成長小說 172
四、從公共領域退場——19 世紀下半葉的德國成長小說 179
五、對經典成長小說的繼承與戲仿——20 世紀的德國成長小說 187
六、德國成長小說回眸 201
第五章 英國成長小說的誕生與“**次興盛” 209
一、英國成長小說誕生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210
二、英國成長小說的雛形——理查森與菲爾丁的開拓 217
三、英國成長小說的誕生——卡萊爾對《學習時代》的譯介與《舊衣新裁》的出版 239
四、英國成長小說的“**次興盛” 255
第六章 再現社會實用主義的自我教育觀——19 世紀中后期的英國成長小說 265
一、社會實用主義自我教育觀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文學表達 267
二、經典自我教育觀的余音——《潘登尼斯》《大衛??科波菲爾》《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290
三、實用主義的自我教育觀——對紳士、金錢與快樂的追求 306
四、游走在兩個世界之間——從實用主義到精神追求 331
第七章 回歸經典自我教育觀——英國現代主義成長小說 349
一、19、20 世紀之交英國的人文生態與阿諾德的滯后影響 350
二、成長小說的現代主義改造及其表現形式 362
三、為藝術而自我流放——《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372
第八章 “與生俱來”的現代主義——19 世紀至20 世紀40 年代的美國成長小說 383
一、美國成長小說——“與生俱來”的現代主義 384
二、在大自然中成長——美國19 世紀的成長小說 389
三、從“望故鄉”到“無處還鄉”——美國20 世紀上半葉的成長小說 407
第九章 繼承與革新并存——當代英美成長小說 433
一、變與不變——當代英美成長小說及其生成語境 436
二、“站在十字路口的小說家”——當代英國成長小說 444
三、主流與少數族裔作家共舞——當代美國成長小說 452
第十章 “存在還是不存在”——成長小說的本體論思考 479
結 語 498
引用文獻 506
索 引 517
中外文術語對照表 529
西方成長小說史 節選
從歌德發表《學習時代》至今已有220余年。在這不算短的歷史進程中,不僅這部公認的成長小說原型魅力不減當年,而且這一小說樣式還在歐美國家得到了不斷發展,乃至“成長小說”這一術語成了在對小說作哲學探討時發揮“中心作用”的熱詞,從黑格爾的《美學》到狄爾泰的《體驗與詩》,再到盧卡奇的《小說理論》概莫能外!俺砷L小說”還是當代西方文學批評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一術語之所以被廣泛采用,是因為人們試圖借此表明它是至今發現的*能夠破解“現代資產階級文明困境”的“*和諧的對策之一”。這個困境就是“‘自主’理想與‘社會化’迫切要求之間的沖突”,它所提出的是“個性化”與“常態化”如何共存的問題。成長小說能否化解資本主義文明的困境有待商榷,但莫雷蒂話語中隱含的對西方文明的批判意識和他所提出的解決路徑卻值得深思。盡管西方文明標榜個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以及充分展示個性的自由,但它同任何體制一樣,只要有制度的存在,就必然有“同質性”的要求,因此,個人與社會的沖突就不可避免。問題在于如何化解這一根本矛盾。在莫雷蒂看來,這需要一種文化認同,不能一味地強求。例如,不能說既然有社會化的要求,個體就必須服從權威或社會,而是要讓社會成員普遍認同這一價值觀念,不能讓個體屈從“常態化”,而要讓“自由的個體”成為“心悅誠服的公民”,即令其將“社會規范”看作是“自己的”,將其“內化”,把“外在的強制力與內在的沖動融為一個新的整體”,直至二者不分彼此。這就是莫雷蒂所說的“文明的安慰”,也是成長小說“歷史意義”之所在。這種觀念正是成長小說力圖表達的,因此,只要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成長小說就不會消亡。但它可以根據形勢的發展和社會語境的變遷改變表達形式,這是本論的一個基本觀點,也是筆者通過梳理西方成長小說發展脈絡,分析不同國家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性文本重點論證的。研究表明,歌德的《學習時代》業已成為經典,成長小說這一小說體裁也一直循著自己的軌跡向前發展,并不斷地吸收新的血液,形式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西方成長小說史 作者簡介
孫勝忠,文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高級研究學者,多年來一直以成長小說為主線,致力于英美文學和西方文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并有專著及譯著多部出版問世,包括《美國成長小說藝術與文化表達研究》《西方成長小說文本解讀》《尋歡作樂者的歷史》等。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