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大學史的跨學科敘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38341
- 條形碼:9787517138341 ; 978-7-5171-383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大學史的跨學科敘述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5章。導論 中西文化對話之巔的中國大學史研究;第2章 敘述規約與史官理性:中國大學正史的書寫傳統;第3章 傳統的發明與歷史的展演:中國大學正史的儀式系統;第4章 共同體記憶:中國大學史個人敘述構型;第5章 何為民間:大學敘事的突圍與回歸。本書試圖將我國現代大學的緣起和發展置于社會轉型的整體背景,從中國大學的文化記憶和歷史想象之中發掘“現代性焦慮”及其由來與延展,進而將大學史敘述作為現代中國敘述的一種形態,使現代大學的歷史書寫成為文化研究的典型樣本。
中國大學史的跨學科敘述研究 目錄
序言:作為文化文本的中國大學史
第1章 導論:中西文化對話中的中國大學史
1.1 研究緣起和意義
1.1.1 中國大學的“現代性”及其對當代中國研究的典型意義
1.1.2 關于“中國大學”“歷史敘述”“正史敘述與個人敘述”的對象界定與意義解析
1.2 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
1.2.1 話語研究方法
1.2.2 詩學的方法
1.3 學術研究回顧與評述
1.3.1 高教研究中的大學史編研方法研究
1.3.2 以制度變遷為重點的社會史、文化史研究
1.3.3 關于展示性文本的文化人類學研究
1.3.4 現當代思想史研究
第2章 敘述規約與史官理性:中國大學正史的書寫傳統
2.1 大學正史的敘事傳統
2.1.1 敘事性缺失
2.1.2 模塊化組織
2.1.3 史官文化主導下的理性
2.2 大學正史的敘述規約
2.2.1 大學正史的實踐歷程
2.2.2 大學正史的敘事情節
2.2.3 大學正史敘述的“破”與“立”
2.3 中國大學史的元敘事
2.3.1 實踐論敘事及其根源
2.3.2 實踐論敘事的兩種表現
2.3.3 尋找主體位置:實踐論敘事與民族國家象征物的生產
2.4 小結:眾聲喧嘩之下的大學正史
第3章 傳統的發明與歷史的展演:中國大學正史的儀式系統
3.1 大學校史的起源崇拜
3.1.1 中西大學校史溯源跟蹤
3.1.2 tt985工程”大學的溯源考察
3.2 校史館與大學儀式系統
3.2.1 校史館的制度形態與學科形態
3.2.2 校史館與大學儀式系統
3.3 校史館與大學“圣地”
3.3.1 校史館建筑空間的“圣地”意蘊
3.3.2 以物證史與校史館的見證使命
3.3.3 校史館里的空間規訓
3.4 小結:靈光褪去之后的大學校史館
第4章 共同體記憶:中國大學史個人敘述構型
4.1 當代大學校史的敘述路徑及演練
4.1.1 中國大學史國際敘述的實踐
4.l.2大學史敘述演練的幾種常用程式
4.1.3 對大學史絕對性敘述的思考
4.2 回到起點的神話和作為共同體的大學
4.2.1 回到起點的神話
4.2.2 作為共同體的中國大學及其記憶結構
4.3 個人、機構、群體——現代大學集體記憶的三種模式
4.3.1 個人保存的記憶
4.3.2 機構保存的記憶
4.3.3 群體記憶
4.4 小結:走向異質異構的大學共同體
第5章 何為民間:大學史敘事的突圍與回歸
5.l文人的民間和文學中的大學史
5.l.1文化史視域下的老大學故事
5.1.2 被消費的民國:大學史文學敘事的一種當代景觀
5.2 本土敘述:關于大學中式圖景的一種思考
5.2.l文化沖突和文化利用交互中的西式想象和中式想象
5.2.2 關于中國大學本土性的國際思考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英文文獻
后記
第1章 導論:中西文化對話中的中國大學史
1.1 研究緣起和意義
1.1.1 中國大學的“現代性”及其對當代中國研究的典型意義
1.1.2 關于“中國大學”“歷史敘述”“正史敘述與個人敘述”的對象界定與意義解析
1.2 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
1.2.1 話語研究方法
1.2.2 詩學的方法
1.3 學術研究回顧與評述
1.3.1 高教研究中的大學史編研方法研究
1.3.2 以制度變遷為重點的社會史、文化史研究
1.3.3 關于展示性文本的文化人類學研究
1.3.4 現當代思想史研究
第2章 敘述規約與史官理性:中國大學正史的書寫傳統
2.1 大學正史的敘事傳統
2.1.1 敘事性缺失
2.1.2 模塊化組織
2.1.3 史官文化主導下的理性
2.2 大學正史的敘述規約
2.2.1 大學正史的實踐歷程
2.2.2 大學正史的敘事情節
2.2.3 大學正史敘述的“破”與“立”
2.3 中國大學史的元敘事
2.3.1 實踐論敘事及其根源
2.3.2 實踐論敘事的兩種表現
2.3.3 尋找主體位置:實踐論敘事與民族國家象征物的生產
2.4 小結:眾聲喧嘩之下的大學正史
第3章 傳統的發明與歷史的展演:中國大學正史的儀式系統
3.1 大學校史的起源崇拜
3.1.1 中西大學校史溯源跟蹤
3.1.2 tt985工程”大學的溯源考察
3.2 校史館與大學儀式系統
3.2.1 校史館的制度形態與學科形態
3.2.2 校史館與大學儀式系統
3.3 校史館與大學“圣地”
3.3.1 校史館建筑空間的“圣地”意蘊
3.3.2 以物證史與校史館的見證使命
3.3.3 校史館里的空間規訓
3.4 小結:靈光褪去之后的大學校史館
第4章 共同體記憶:中國大學史個人敘述構型
4.1 當代大學校史的敘述路徑及演練
4.1.1 中國大學史國際敘述的實踐
4.l.2大學史敘述演練的幾種常用程式
4.1.3 對大學史絕對性敘述的思考
4.2 回到起點的神話和作為共同體的大學
4.2.1 回到起點的神話
4.2.2 作為共同體的中國大學及其記憶結構
4.3 個人、機構、群體——現代大學集體記憶的三種模式
4.3.1 個人保存的記憶
4.3.2 機構保存的記憶
4.3.3 群體記憶
4.4 小結:走向異質異構的大學共同體
第5章 何為民間:大學史敘事的突圍與回歸
5.l文人的民間和文學中的大學史
5.l.1文化史視域下的老大學故事
5.1.2 被消費的民國:大學史文學敘事的一種當代景觀
5.2 本土敘述:關于大學中式圖景的一種思考
5.2.l文化沖突和文化利用交互中的西式想象和中式想象
5.2.2 關于中國大學本土性的國際思考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英文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大學史的跨學科敘述研究 作者簡介
劉春榮,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副研究員,現供職于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1999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0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1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主要從事大學史、大學文化研究和博物館教育。近年來,組織參與省部級項目7項,在各類期刊發表相關領域學術論文10余篇。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