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類學的四大傳統:英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人類學(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9070
- 條形碼:9787100199070 ; 978-7-100-19907-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學的四大傳統:英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人類學(新版) 本書特色
人類學學科史的權威論述,了解人類學的不同發展傳統和路徑。 這是本引人入勝的書。它是**本對歐美人類學的歷史進行跨國研討的著作。對于任何想知道人類學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中興起、走過了怎樣的歷程又將向何處去的讀者來說,本書是一個絕好的資源!绹祟悓W家 喬治·馬庫斯人類學史就是一個競技場,各種理論爭論在這里澄清和解決。本書探討了人類學*豐厚的幾個傳統的發展,并將推動它向一門真正的世界性學科發展!祟悓W家 亞當·庫珀
人類學的四大傳統:英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人類學(新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對人類學很豐厚的幾個傳統及其發展進行了探討,分別論述了英國、德語地區、法國和美國的人類學學科的發展源流,總結出它們各自形成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特色。本書對幾大傳統的論述均由對相關領域有深入研究的有很高聲譽的人類學家挪威的弗雷德里克·巴特、奧地利的安德烈·金格里希、英國的羅伯特·帕金和美國的西德爾·西爾弗曼分別執筆,內容詳實,評價中肯。全書既有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有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期,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將推動這門學科向一門真正的世界性學科發展。
人類學的四大傳統:英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人類學(新版) 目錄
前言
**部 英國和英聯邦的人類學
**章 人類學在英國的興起(1830—1898)
第二章 從托雷斯海峽到航海者(1898—1922)
第三章 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1920—1945)
第四章 黃金時代(1945—1970)
第五章 英國學統的持久遺產(1970—2000)
第二部 德語國家的人類學
**章 前奏和序幕:從早期的旅行見聞到德國的啟蒙運動
第二章 從民族主義民俗學的誕生到學術性傳播論的建立:從國際主潮中分流
第三章 從帝國時代晚期到魏瑪共和國過渡時期的結束:有創造力的小趨勢,大大小小的人類學學派
第四章 納粹時期的德語人類學:合謀、迫害和競爭構成的復雜情節
第五章 四個德語國家的人類學:二戰后發展到l989年的核心因素
第三部 法語國家的人類學
**章 涂爾干之前的淵源
第二章 涂爾干及其時代
第三章 莫斯和其他涂爾干主義者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發展
第四章 結構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第五章 實踐、階序和后現代主義
第四部 美國的人類學
**章 博厄斯學派和文化人類學的發明
第二章 二戰后的擴張、唯物主義和心智主義
第三章 把人類學引入現代世界
第四章 反叛與再發明
第五章 20世紀末的美國人類學
引用書目
索引
人類學的四大傳統:英國、德國、法國和美國的人類學(新版)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巴特(1928-2016),挪威當代社會人類學家,曾任奧斯陸大學、艾莫利大學、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人類學教授。 安德烈·金格里希,奧地利科學院人類學所所長,曾任維也納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 羅伯特·帕金,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研究員。 西德爾·西爾弗曼(1933-2019),曾任紐約城市大學人類學榮譽教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