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完善人格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62040
- 條形碼:9787545562040 ; 978-7-5455-62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完善人格 本書特色
【我們內心的缺失感,如何影響了我們的人生?】 經常莫名其妙有一些古怪的想法和行為: 開車時,就是不讓后面的車“插隊”,只想和對方較勁; 明知道伴侶和孩子需要安慰和支持,但自己就是不愿意給; 不敢當眾演講,雖然大家都看好自己,可總覺得自卑、恐懼, 站在高處,心底會閃過跳下去的念頭。 …… 以上我們看不懂的自己,都源于我們內心的缺失感! 【我們內心的缺失感從何而來?】 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未被完善的隱形人格,這些隱形人格充滿能量,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在你未曾與他們和解之前,他們會時刻通過潛意識干擾你、影響你、掌控你,讓你心中充滿困惑、無助和渴求,似乎永遠都需要更多東西來填補內心,形成異常頑固的缺失感! 【如何才能完善人格,彌補內心的缺失感?】 通過自己的主導人格,了解每個人格的含義;把自己的古怪行為和想法,與各個隱形人格逐一匹配;學會接納隱形人格的所有意圖和能量; 學會化解隱形人格與主導人格之間多分歧、疏通內心能量。你的內心將逐漸完整、自在、充實,缺失感消失無蹤。 【shijieji心理大師、“心靈整合之父”榮格,送給每個人的人格成長書!】 基于榮格心理原型理論,詳解 56種人格,帶我們整合人格碎片,疏通內心能量,完善自身人格!
完善人格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的56種人格原型,每種人格原型的光明面和陰影面都配有理論介紹、案例分析和作者通俗易懂的解說。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整合人格碎片,疏通內心能量,對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不再迷惑,悅納自己,完善人格,成為一個完整、自在的人。
完善人格 目錄
前 言 從“陰影”中“煉金”,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001
第 1 章 認識心中的“陰影”
—— 我們身上都有,卻不太愿意承認的那部分 009
第 2 章 那些說不出口,又重復發生的情感體驗
—— 陰影中的“情感”原型 027
情感共通原型
受害者原型:別人都對我不好! 029
情感潛在原型
霸凌者原型: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036
英雄原型:我想要成為那樣的人! 040
神原型:完美父親的源頭! 044
父親原型:對父性權威的想象 050
皇帝原型:男人就是要出人頭地 055
王子原型:男孩的性別學習歷程059
女神原型:完美母親的源頭 063
母親原型:對母親關懷的渴望 068
女皇原型:一個女人的成功,就是當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073
公主原型:女孩的性別學習歷程 078
戀人原型:生命投注熱情的所在 082
友伴原型:是敵人還是朋友? 086
自我覺察活動·書寫練習 1 091
第 3 章 那些固執的想法,往往是導致我們不愿接受自己的重要因素
——陰影中的“思想”原型 097
思想共通原型
破壞分子原型:再見吧,沒用的框架! 099
思想潛在原型
傳道者原型:我應該要這么做 106
授業者原型:我哪里還不夠好? 110
解惑者原型:我可以更有智慧 114
詩人原型:我要看得比別人深! 119
說書者原型:我只相信我所相信的,不管那是不是真的! 122
書記原型:我不想錯過那些我不能錯過的! 125
魔術師原型:我不用按照常理,也能辦得到! 129
提倡者原型:我們要多為他人著想! 133
修行者原型:我要平心靜氣! 136
幻想家原型:我要深謀遠慮! 139
工程師原型:我不能太感情用事! 142
處女原型:我要保持完美! 147
自我覺察活動·書寫練習 2 151
第 4 章 那些無法控制的慣性行為,和內在小孩相連
—— 實踐與“行動”的原型 155
行動共通原型
創傷小孩原型:童年時期的“創傷記憶” 158
孤單小孩原型:“與家庭格格不入”的部分 162
貧窮小孩原型:一種“什么都不夠”“不滿足”的感覺 165
神奇小孩原型:內在“無所不能”的幻想 168
永恒小孩原型:內心世界“拒絕長大”的部分 171
行動潛在原型
重建者原型:我的想法比你們優秀! 176
復仇者原型:把公平正義還給我! 180
解放者原型:我和你們不一樣! 185
反抗者原型:我不想遵守規定! 189
療愈者原型 :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193
救世主原型:你們沒有我不行!197
驅魔者原型:讓我趕走你心中的惡魔! 201
仆人原型:我是為了你們而活! 205
戰士原型:什么困難的事情都難不倒我! 209
運動家原型:再努力一點兒,榮耀就在那里! 212
變形者原型:我要讓你們每個人都喜歡我! 216
尋道者原型:再給我一點兒時間! 219
自我覺察活動·書寫練習 3 225
第 5 章 那些渴望的背后,可能藏著不安
—— 恐懼和“欲望”原型 233
欲望共通原型
小丑原型:我不會讓你們看見真正的我! 235
欲望潛在原型
富翁原型:我不想當個貪婪、小氣的人! 241
乞丐原型:我不想當個無能的人! 246
小偷原型:我怕自己被別人取代! 251
萬人迷原型:我怕自己不討人喜歡! 256
伙伴原型:我怕自己不被了解! 261
吸血鬼原型:我怕失去你,我就變得沒有價值! 266
上癮者原型:我怕失去自我控制力! 271
賭徒原型:我怕沒有時間完成自己的心愿! 275
享樂者原型:我怕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怕失去自由! 279
閑聊者原型:我怕自己比不上別人,尤其是那些討厭的人! 283
間諜原型:我怕自己沒辦法掌控全局! 287
吹牛者原型:我怕你們看不起我! 291
自我覺察活動·書寫練習 4 297
尾 聲 重組原型人生,完善自身人格 305
完善人格 節選
當我們遇上那些無法真心擁抱的負面時刻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時刻發生的事情,會讓我們處在負面的情緒狀態中。比如下面幾個例子: 丈夫長年在大陸經商的王太太說: “我和先生有一個獨生子,因為兒子和他爸爸相處的時間非常少,所以他們兩人始終沒辦法親近。 我是個虔誠的教徒,兒子也在主日學長大,誰知道他上了初中以后,突然變得非常叛逆,以前那個乖巧的兒子突然就不見了。這個時候剛好先生結束大陸的生意回到臺灣地區,父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日益擴大。 我感到非常傷心,尤其每次看到先生要追著兒子打時,就一陣心痛,但又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阻止,不知道未來該怎么辦才好。” 身為上班族的阿翔說: “我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不管是上學、工作都不會遲到早退,盡量謹守自己的本分,提前把該做的事情完成。 *近我遇到一個非常擅長投機取巧的同事,做事情都不按該有的規則來,可是老板卻非常喜歡他。偏偏這個同事就坐在我旁邊,所以我總會看到他用一種隨意的態度去面對工作上的事務,可是他向老板報告自己的工作成果時,又擺出一副自己多么了不起的模樣。令人失望的是,老板卻認可了他這種做事方法。 我不禁開始懷疑,這種主管真的是值得我為他賣命的人嗎?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要不干脆離職算了。” 已經當了公司主管的家賢說: “每天早上開車前往公司的路上,對我來說都是相當煎熬的時刻。 我*討厭遇上一些司機,要么就車子緊挨著我的車尾巴開,要么就突然從我身邊插隊超車。每次遇到這種人,我就會忍不住緊跟著旁邊的車,怎么都不肯讓他們插隊進來,如果有人硬要插進來,我都會長按喇叭來表達我的不滿,我覺得這個司機應該為他的行為向我道歉。 然而,每次我這么做之后,都感覺到自己心臟撲通撲通越跳越快,手指尖有點兒發麻,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身為講師的安琪說: “我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昨天我上臺報告。在那之前,我覺得自己準備得相當充分,在家也做過事前的演練,但實際上臺后,我覺得自己說話變得沒有邏輯,臺風也不夠穩健。 雖然聽眾說我表現得不錯,但我還是非常沮喪,我怕他們都只是在安慰我而已,并不是真的欣賞我! 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勝枚舉。負面情緒就像我們心頭不請自來的烏云,一陣傾盆大雨將人淋個措手不及,如果你沒有能力打傘,或者找到路邊一個可以避雨的屋檐,大雨就會淋得你渾身顫抖,你就會沾染風寒乃至生一場大病。 甚至有些時候,你可能自以為帶了一把抵御負面情緒的好傘,在負面情緒來臨,你把傘撐起來時,才發現它破了一個大洞,遮不了雨不打緊,還害得你在雨中的希望幻滅,心情更加沮喪。 有趣的是,明明是把破傘,你卻偏偏老是忘了丟棄(或舍不得丟棄),然后大雨天又帶著那把破傘出門,再次變成在雨中咒罵的落湯雞。 依照心理學的概念,當我們陷入負面情緒時,無意識里不被自己理解和接納的內容,會使我們的邏輯思考失去正常運作的功能,讓我們體驗到災難式的感受,表現出情緒化的言語與行為,將人帶往烏云籠罩、伸手不見五指的無助感中,甚至會讓我們事后感到懊惱。背后的元兇,正是“陰影”。 如何運用“陰影”,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緒干擾 簡單來說,“陰影”就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雜質”,當我們處在現實環境中的某些情境時,這些存在于無意識里的雜質會和現實中的情境相互碰撞,進一步引發我們內在特定的情緒反應。比如說,“權威式的長輩”常常會使許多人產生負面的情緒反應,有些人的反應是“害怕”(退縮),有些人卻是“頂撞”(前進挑戰)。換句話說,“權威”可能是很多人內在共通的心靈雜質,但這個雜質卻會用各種不同的情緒樣貌來干擾我們的生活。 為了理解“陰影”的共通性,以及內在受到這些心靈雜質擾亂后所發展出的情緒脈絡,我們可以用“原型”這個概念把這些心靈雜質(也就是“陰影”)的意象具體化,并整理出“陰影”的四種發展方向: 1.“陰影”會以一種重復過去“情感經驗”的方式,呈現在現在的人際關系中。 比如,上述案例中通過王太太的描述,你可以發現,王太太其實已經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家庭矛盾與丈夫長年不在家是有關聯的。這種家庭中的父親/丈夫角色的缺席,如果用一般邏輯來思考,不是等丈夫回來以后通過多相處來增進彼此情感就解決了嗎?父子關系不和睦,就靠長期與兒子相處的王太太去溝通,讓孩子理解父親離家也有他必要或者不得已的原因,父子關系重新建立了,父親就能運用他男性的特質去解決男孩在青春期面臨的困擾。這聽起來不是很簡單嗎?為什么王太太會陷在其中無法自拔呢? *合理的解釋就是,王太太本身對“父親”和“丈夫”的角色,有她自己獨特的情感經驗。比如說,王太太自己的父親也是一個不常在家的男人,所以當她先生做出和她爸爸類似的事情時,她心里的埋怨就通過現在家庭中的父子替代性地呈現出來。 我們再往無意識走深一點兒,甚至還可以假設:或許王太太根本就不希望(期待)自己兒子和他老爸的關系會好起來! 怎么可能? 我也不知道。這得要王太太深入她自己內心世界的“父親”原型,才能明白那背后藏有什么樣的“陰影”,她才能解開自己的心結,去做她本來就知道應該怎么做的事。 2.“陰影”讓我們在人際相處中,總堅持某些“信念”。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上班族阿翔,你可以從他的描述中,發現他心里有一系列應該依循的規則。我們可以大膽假設:這些規矩可能是在他過去的經歷中,由某些人或某些情境教給他的。所以阿翔得去探究他內心的“傳道者”原型里面有些什么,以及這些規矩是否已經在他腦袋里發展出“處女”原型的信念,讓他變成一個要求完美的人。 是不是阿翔曾經也被這樣要求完美?或者因為沒有遵守規矩而受過懲罰?才讓他不知不覺地把這些“我應該怎樣”的想法保存下來。但或許阿翔心中,其實也有點兒羨慕隔壁同事可以被人允許做事那么隨性。 把這些脈絡都厘清以后,阿翔會發現:或許他不是真的因為討厭這個同事或主管才想離職,而是他怕自己在這家公司繼續待下去,也會變成一個不再像以前一樣做事完美的人。 3.“陰影”讓我們在人際互動中,出現一種難以控制的自動化行為(慣性行為)。 比如上述案例中那位當了公司主管的家賢,只要早上開車時遇到沒有禮貌的“插隊”車輛,就會自動和對方較勁,即便他明明知道在馬路上這樣做是危險的,仍然不由自主地要這樣做。這種舉動是不是很像一個“復仇者”?所以家賢值得去探究一下:“復仇者”原型對他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才能明白“尬車”(賽車,有挑釁的意思)背后可能有他還未了解的自己。 或許,家賢那類似“復仇”的強悍行動背后,說不定藏著一個覺得自己從來沒被公平對待過的、充滿創傷感的“內在小孩”。 4.“陰影”讓我們反復陷入對特定主題的恐懼中。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講師安琪,她描述的經驗其實和別人沒什么關系,大多是她自己對“講得好不好”的評判。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當時聽眾的肢體語言給了她一些做出此種判斷的線索,但當有人夸贊安琪表現不錯時,她卻一點兒都不相信,只顧陷在自己的恐懼當中。 我們可以從安琪的描述中看見,她恐懼的背后聯結著“受不受人喜歡”的議題。如果要理解自己的陰影,安琪可以去探索“萬人迷”原型對她的意義,以及她到底想要把哪部分的自己給隱藏起來。 理解這部分的自己后,安琪可以試著先從“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的恐懼感中抽離出來,想想:究竟是別人真的不喜歡我,還是因為我不喜歡自己,而想象別人也都不喜歡我呢?
完善人格 作者簡介
許皓宜 擅長說故事的心理咨詢師。臺灣師范大學博士,現任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曾在大學教學多年,長期耕耘于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主持環宇廣播電臺《從心聊聊天》節目,《商業周刊》、《親子天下》專欄作家,也是多家電視、電臺節目長期邀請的心理學專家。 出版著作有:《情緒療愈:抹平內心的傷痕,成為情緒的主人》、《職場精進心理學》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