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國家歷史 · 貳拾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2469
- 條形碼:9787520722469 ; 978-7-5207-224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家歷史 · 貳拾伍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研究者、愛好者、學習者讀者通過本組文章,可以領略六朝時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中國國家歷史 · 貳拾伍 內容簡介
《中國國家歷史》項目由南京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策劃,擬從2013年開始,每年出版四輯,隨著圖書編寫的不斷成熟而逐步增加冊次,并定期舉行《中國國家歷史》高端論壇。《中國國家歷史》擇取內容的原則:**,緊扣人類發展脈搏,突顯歷史重大脈點;第二,剖析歷史深刻淵源,聚焦當代社會熱點;第三,展現喜聞樂見的歷史題材,刻畫客觀真實的歷史細節;第四,尊重歷史科學內涵,彰顯歷史多樣形式。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任何一個事件、一個人物、一件文物、一幅圖畫、一處遺跡、一首歌曲、一種文化現象等都可以作為一個點展開,突出客觀性、可讀性、故事性、趣味性,強調獨立的視角和思考,蘊含豐富的歷史人文價值。 《中國國家歷史 貳拾伍》擬包括以下欄目:國家記憶·鎮館之寶、歷史探索·戰爭史話、史海拾貝、歷史研學、專家視野。
中國國家歷史 · 貳拾伍 目錄
國家記憶·鎮館之寶
走回六朝煙水間——六朝博物館紀實/ 宋燕
歷史探索·軍事史話
從《祁岳事跡圖》看嘉靖朝的宣府鎮和宣府鎮邊軍/ 易弘揚
沉睡在煙溪的第十一兵工廠/ 李君劍
愛國者的血——1808—1814 年半島戰爭中的西班牙游擊隊/ 劉嘯虎
史海拾貝
百年首鋼的前世今生/ 胡景山
以貿易換和平——北宋用“貨幣戰爭”克制了強大的遼朝/ 王立偉
“東方囚徒”巴夏禮:晚清中國的“麻煩制造者”/ 金滿樓
淺議漢代多元化的荒政機制/ 楊涵斌
從《向導》周報看中共早期基層組織建構/ 張昕冉
專題敘事
大運河上八里橋往事/ 余輝
專家視野
專訪姜鋒:我所親歷的德國是“思想與現實”上的特殊存在/ 洪俊杰
少年說史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 李世焱
中國國家歷史 · 貳拾伍 節選
走回六朝煙水間——六朝博物館紀實 文| 六朝博物館 宋燕 六朝博物館是南京市博物總館下屬分支機構,位于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302號。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先后定都南京,出于歷史原因,六朝都城幾乎沒有地面遺存。2008年,南京市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在長江路北側、東箭道東側,原漢府街長途汽車站工地發現了一處六朝時期的夯土墻遺址,該遺址墻基寬約25米,夯土外側包磚。此前在附近也發現過類似的夯土包磚遺跡。據考證,該處土夯墻為六朝建康城城墻遺址。這次考古發現,對于確定六朝臺城東界及臺城布局、結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是繼2003 年南京圖書館新館工地之后六朝建康城考古的又一次重要發現。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經多次論證決定在遺址上建設一座展示六朝歷史文化、文物遺址的博物館。2011年12月,六朝博物館開工奠基,2014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 展覽篇——走回六朝煙水間 六朝博物館主要陳列——“六朝歷史文明”分布于建筑的負一層、二層和三層,展陳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六朝帝都”“六朝風采”“六朝人杰”三個篇章。展覽以建康城夯土墻遺址為主角,以1200余件六朝文物為實證,從“城”“物”“人”等方面反映了六朝歷史文明。該展覽榮獲第十二屆(2014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稱號。位于負一層的“六朝帝都”展廳,也是六朝建康城夯土墻遺址保護區。南京是3—6世紀東吳、東晉以及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隋平陳統一中國后,歷經360年的建康都城宮闕被蕩為平地。六朝建康城,宮室壯麗,人煙稠密,手工業、商業高度發達,是一座聞名于世的東方大都會。進入21世紀,南京市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先后對南京城區數十個地點進行發掘,獲得了一批與六朝建康城密切相關的考古資料。通過這些遺址的發掘,籠罩在六朝建康城上的神秘面紗被一點點揭開。“六朝帝都”展覽區以遺址為核心,通過南京地區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及文獻檔案資料,分都城建設和社會生活兩部分,講述六朝建康城的興起與發展,勾畫出六朝都城的形制、規模、布局的輪廓,表現六朝時期建康人的起居、飲食等社會風貌,引領觀眾去發現、認識六朝都城的繁華。 二層的“六朝風采”展廳分“瓷器里的藝術”“塑像里的藝術”和“線條里的藝術”三個單元,通過六朝青瓷、陶俑、墓志和畫像磚等文物,從色彩美、造型美、線條美等角度,再現了六朝時代“美”的覺醒。六朝是“*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人們崇尚自然,注重思辨,形成了超然自得的“魏晉風度”。個性的解放激發了六朝藝術的蓬勃成長。書法、繪畫、雕塑等迅猛發展,成就卓越,美不勝收,為古代中華民族藝術與美學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六朝藝術創作特別重視人的審美感受,以“傳神寫照”“氣韻生動”為核心的美學藝術觀,不僅體現在顧愷之、王羲之等書畫大師的作品中,而且滲透進了青瓷、陶俑、石刻等出土文物中。展覽以六朝文物為載體,從藝術的角度解讀六朝文物,將“美的概念”根植于展廳中,滲透到展覽的各個方面,讓觀者感受到“神采飛揚”的六朝藝術之美。
中國國家歷史 · 貳拾伍 作者簡介
總主編劉軍,南京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負責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歷史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全國歷史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教育學會歷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中國國家歷史》還形成了來自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科研機構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和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當代世界等雜志社的強大專家團隊,為《中國國家歷史》的編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