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教練的修為:一位中國MCC的教練之道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75435
- 條形碼:9787513075435 ; 978-7-5130-754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練的修為:一位中國MCC的教練之道實錄 本書特色
一位中國MCC的智慧引導我們如何修一顆充滿正能量的心,積極一世、幸福一生。
教練的修為:一位中國MCC的教練之道實錄 內容簡介
在書中,作者結合多年行業經驗,通過簡短生動的案例、故事,輔以內涵豐富的插圖,一點一滴呈現教練智慧精華,為廣大讀者提供更新、更豐富的教練智慧及心得感悟。態度決定命運,而選擇一種什么樣的態度,決定權在你手中。人生的苦與甜、得與失、幸與不幸,其實都只在一念之間。教練的責任就是幫助你擺脫抱怨,跳出狹隘的“牢籠”,引導你調整看法,修一顆充滿正能量的心,積極一世、幸福一生。
教練的修為:一位中國MCC的教練之道實錄 目錄
目錄
自序愿做教練藝術殿堂的門童/ I
推薦序1同道同行/ IV
推薦序2潤物細無聲/ VII
推薦序3陪伴生命的旅程/ X
推薦序4藝術的傳承/ XII
推薦序5人對了,教練就對了/ XIII
推薦序6高高山頂立低低海底行/ XV
**輯:相信的力量/ 001
全然地相信/ 003
如何相信/ 005
教練的親和力/ 007
客戶知道答案/ 009
把方向盤交給客戶/ 011
信任自我/ 014
信任的奧秘/ 017
第二輯:聚焦目標/ 021
教練的目標設定/ 023
教練目標的層次/ 026
“成果交付”與教練目標/ 029
從“知道”到“做到”有多遠/ 032
團隊教練就是演奏交響樂/ 034
第三輯:當下與聯結/ 037
“接觸”時刻/ 039
與客戶同頻同在/ 041
教練的“跟隨”/ 042
修煉“不知道”的藝術/ 045
教練的“評判”/ 049
教練的當下狀態/ 051
客戶的當下狀態/ 054
承托內心的靈魂/ 056
教練的節奏感/ 058
教練聯結的修為/ 060
與自己建立聯結/ 062
“剛剛好”的聯結/ 064
第四輯:創造覺察/ 067
聆聽客戶內在的聲音/ 069
“陷入”與“抽離”/ 074
教練的持續性/ 076
做“不過度用力”的教練/ 078
被教練的高峰體驗/ 082
不要糾纏于“事情”與“問題”/ 084
教練的自我覺察/ 087
創造覺察的*佳時機/ 088
覺察的三個層次/ 090
客戶的覺醒時刻/ 092
“NO”后面總有“YES”/ 095
負面情緒也是資源/ 097
客戶的深層逃避/ 099
兩個自我的沖突/ 102
教練的直覺力/ 104
教練的直覺反饋/ 106
直接溝通的*佳時機/ 109
教練的邏輯:GROW教練模型/ 111
專注與心流狀態/ 114
第五輯:教練的修為/ 117
在乎他,而非他的成功/ 119
教練的“陪伴”/ 121
等待的智慧/ 123
教練過程中的留白/ 125
教練的情緒調節/ 126
教練的情感預熱/ 128
“用腦”和“用心”/ 131
自己舒服了,他人才會舒服/ 133
教練的愛與能量/ 135
運用“系統”能量/ 137
越真實,越有力量/ 139
教練的自信/ 141
第六輯:與客戶共舞/ 145
對的客戶,教練才能有效/ 147
合適的是*好的/ 150
被教練狀態決定了教練效果/ 153
持續教練關系才是真正的教練關系/ 155
客戶需要“自我負責”/ 157
我們的世界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160
客戶管理與教練效果/ 162
如何管理客戶/ 165
讓客戶與孤獨共舞/ 167
不要企圖幫助客戶/ 169
管理者也要有教練的智慧/ 171
第七輯:教練之路/ 175
教練,提升人生格局的金鑰匙/ 177
活得明白/ 181
教練需要持續學習/ 185
教練需要持續反思/ 189
教練實踐是必經之路/ 193
關于“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196
關于職場中年危機的思考/ 199
職業路上的歸屬感/ 202
自我角色的定位/ 204
關于學問的扎實性/ 206
對學問的專注/ 208
讓學問生活化/ 210
以戰養兵/ 212
教練在企業中的價值/ 214
我對教練職業的思考/ 218
關于MCC頭銜/ 219
第八輯:教練感悟/ 221
為生命而活/ 223
遇見真實的自己/ 226
人生平衡/ 230
巨變下的“底氣”/ 232
定能生慧/ 234
給自己一個空間/ 236
選擇與自由/ 239
“受”比“施”需要更大的勇氣/ 241
感恩貴人/ 243
后記寫給今天的自己/ 244
教練的修為:一位中國MCC的教練之道實錄 節選
“受”比“施”需要更大的勇氣 教練時,客戶談到一些現象:借錢給朋友,后來不要朋友還,朋友反而變成陌生人;在全家人的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往往不懂感恩;自己無條件幫助過的人,反而與自己的關系越來越遠……我說:“那是因為人們用付出剝奪了他人的價值感,受比施難多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付出是很容易也很熱衷去做的事,可是接受卻是很多人難以做到的,因為“受”比“施”更需要勇氣,可是“受”是能讓他人感受到力量與價值的事,而且只有“施”與“受”平衡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好,“施”的意義才會得到升華。 無條件地付出,很多人都能做到,不管是出于愛心還是幫助他人之心,人們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因此,付出是相對容易的。我常常感激那些接受我幫助的人,感激他們對我的信任,感激他們讓我覺得自己被需要,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存在感”。 但當需要接受他人的幫助或者饋贈的時候,我們卻需要鼓足很大的勇氣,我們常常說“不用啦!”“我不需要!”等推脫之詞,內心也想著盡量不麻煩別人,這似乎是美德,卻不知是傷了對方的心,因為沒有給他人付出的空間和機會,其中隱藏著“我不需要你”的心理暗示。 接受他人的付出,是給予他人“價值感、被需要感、存在感”等的機會,是讓他人感覺“我重要”的*好時機。當付出與接受不平衡時,接受一方會有愧疚感,這種愧疚感就是否定自我,就是對施予者的疏離,甚至憤恨。只有接受的一方接受后能做出相應的付出來平衡,并且這種付出被接納了,接受的一方內心才會接納自己。 我們無條件付出時的“被需要感”,接受者同樣也有。接受,是讓對方內心平衡,而我們的接受,還有賦予他人自我價值感的意義 。 試想一下,當有人對我們的“滴水之恩”來一個“涌泉相報”時,我們不接他人的“涌泉”,他人會是什么感受? 付出后,大膽地接受回報;接受后,大膽地給予回報: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是系統的平衡法則。不要用“愛”的名義剝奪了他人的“存在感”和“被需要感”,這個法則同樣適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間。 合適的是*好的 人們常說教練技術是一門發展一個人乃至團隊的潛能的技術,但教練技術不是萬能的,很多人把教練技術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因此很多教練的議題會圍繞客戶的“痛點”而展開。我認為這是對教練技術的誤解。教練技術的*終目的應該是讓客戶通過發展自己的內在、外在能力,充分激發內在力量,達至個人、團隊的能力、思維與境界的成長,從而更有能力達成更高的生活、工作目標。就像籃球運動員的教練,不會在乎一次兩次投籃、運球的成功,更關注運動員整體潛能的培育與發展。 關于教練的目的,很多教練甚至以“解決問題”作為自己的標簽,這樣很容易扮演專家的角色,或者是流程控制者的角色。那不是教練。教練關注客戶在探索達成目標過程中的自我認知、內在潛能和思維模式。客戶觸摸到達成目標的內在潛能,就會觸發無限的可能,他能感受到自我成長的喜悅。所以,教練技術是基于人的底層開展工作的,讓人不僅獲得能力成長,還有境界的提升。如果僅僅圍繞“解決問題”,就會就事論事,進入不了個人內在成長的范疇。如果是要解決問題,咨詢、顧問、培訓與督導應該是更好的手段。 因此,關于教練技術適合什么,我有了一些思考。 1.對于期待自己通過生活、工作經歷提升自我精神、能力和思維境界,達成某種人生目標的人,教練技術會非常有幫助。 2.對于遇上生活、工作瓶頸,期待通過跨越困難走向更高層次的自我發展的個人與團隊,教練技術是有效的。 3.當感受到自我思維、能力有較大的局限,期待打破固有思維,從受害者角色向創造者角色轉變的團隊與個人,教練技術往往會造就奇跡。 4.有鮮明的個人、團隊發展目標,期待激發個人、團隊的內在動力,以造就成功的個人、團隊,教練技術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5.如果是以成長、學習為目的,教練的方向就對了。此時教練需要與客戶理清目標,并以客戶自我負責的角度,相信客戶自帶天賦潛能,探索方向清晰,加上行動計劃的落地,教練效果就會凸顯。我總覺得教練的效果不體現在教練過程中,而體現在教練后的計劃落地行動中。因此,教練后的跟進十分重要。 6.很多教練把自己的教練鎖定在“解決問題”上,只是為了滿足客戶當下解決問題的迫切心,這看起來是對客戶以為的結果負責,但其中有功利心。這不是教練應該有的聚焦點。 一般情況下,客戶會帶著“痛點”來找教練,教練要將“痛點”轉換為成長目標。如果客戶一直只關注“痛”,他是很難被教練的,也不會改變。 總的來說,教練技術適合具有長遠目光、有大志的人和團隊。我越來越覺得弄清楚什么話題該用教練、什么客戶適合被教練,教練目標也就清楚了,教練效果才能呈現出來。
教練的修為:一位中國MCC的教練之道實錄 作者簡介
葉世夫,廣東青葉藤教練中心創辦人,中國大陸第二位獲得ICF(國際教練聯合會)MCC(Master Certified Coach)大師級資格的職業教練,美國領導力創新發展中心(CCL)領導力發展教練,中國大陸早期的領導力發展教練之一,自2005年開始長期專注于教練實踐與中國本土職業教練培養,組織并參與了眾多國內外大中型企業的領導力發展教練項目,擅長于高管領導力發展、企業高潛人才發展教練,擁有豐富的教練實踐經歷。開發并講授ICF高級別ACTP國際認證課程《NLP職業教練核心能力訓練項目》、 ACSTH國際認證課程《NLP教練之道》,是中國大陸最早獲得ICF授權培養國際認證教練的華人導師之一,多年來培養了大量的中國商業教練。2019年作為中國教練的代表人物之一接受《人物》雜志采訪。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