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夢的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50239
- 條形碼:9787218150239 ; 978-7-218-15023-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夢的解析 本書特色
1.德意志圖書館原版直譯,精神分析學派奠基之作,隨書附贈思維導圖。 2.1899年首版,120余年長盛不衰的心理學經典!作者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20世紀三大心理學家! 3.心理學領域無可爭議的扛鼎之作,改變人類歷史與思維方式的三大經典著作之一。洞察自我與人性、理解現代文明與流行文化的基石著作。 4.入選哈佛大學推薦必讀書目、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經典書籍、北大清華推薦大學生必讀的30本經典書目等。 5.精神分析的奠基作,引發人類思想革命的里程碑,被譽為改變人類歷史的書。 6《夢的解析》是一部跨越宗教、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綜合學科的經典文獻。
夢的解析 內容簡介
《夢的解析》是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著作。在這本心理學專著中,弗洛伊德首先回顧了此前關于分析夢的科學著作,他認為雖然有趣但是不夠充分。然后他記述了許多夢,來闡明他的理論。通過對夢的剖析,弗洛伊德提出“潛意識”與“俄狄浦斯情結”等重要概念,標志著精神分析體系的正式建立,深刻影響了人類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秹舻慕馕觥芬驯灰暈榫穹治鰧W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三大理論支柱之一。
夢的解析 目錄
**章 夢學文獻 001
**節 夢與清醒狀態之間的關系 006
第二節 夢的材料:夢的記憶 009
第三節 夢的刺激和來源 019
第四節 夢在醒后為什么被遺忘 038
第五節 夢的心理特征 043
第六節 夢中存在的道德感 057
第七節 夢的理論和夢的功能 064
第八節 夢與精神疾病的關系 075
補記(1909) 079
補記(1914) 081
第二章 夢的解析 082
第三章 夢是欲望的滿足 102
第四章 夢的偽裝 111
第五章 夢的材料和來源 134
**節 夢中的近期瑣事 135
第二節 夢中的兒時經歷 153
第三節 夢的軀體刺激來源 178
第四節 典型的夢 195
第六章 夢的工作 223
**節 凝縮機制 224
第二節 移置機制 250
第三節 夢的表現手段 254
第四節 具象化機制 278
第五節 夢的象征 287
第六節 一些夢例——夢中的計算和言語 335
第七節 荒謬的夢——夢中的理智活動 351
第八節 夢的感情 382
第九節 夢的潤飾作用 406
第七章 夢過程的心理學 422
**節 夢的遺忘 424
第二節 回歸現象 440
第三節 欲望滿足 454
第四節 夢中驚醒——夢的功能——焦慮夢 475
第五節 原初過程和繼發過程——壓抑 486
第六節 潛意識與意識——現實 503
附錄 論 夢 514
夢的解析 節選
一、夢學文獻 在本書中,我將向大家闡述一種心理技術,這種心理技術如果運用得當,不僅能夠使夢獲得解析,而且能夠使每一個夢的精神結構,以一種富有意義的表現形式體現出來。不僅如此,即便在人們清醒狀態時以及這種狀態下進行的精神活動,都會占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在這里,我還將向大家闡明一點:在這些夢里,究竟是怎樣一個撲朔迷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又體現著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我們都知道,夢的產生離不開這些精神力量的共同作用或相互沖突。當然,我在本書中對于夢的問題的敘述并不是永無止境的,當其中一些問題牽涉到更具綜合性的知識,并且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借助另一類材料時,我關于夢的敘述就不得不中止了。在本書的敘述過程中,對于前人關于夢的著作及當代科學中在夢這一問題上的研究狀況,這些題目我后面基本上不會敘述到,故在這里我會作一序言式的短評。在對夢的科學理解上,前人已經經過了上千年的努力,但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這個觀點我們沒有必要引證,因為在所有文獻資料中,也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前人關于夢的本質的探索的一些資料,或許能讓讀者朋友從中發現許多使人振奮的觀察結果。當然了,還會有大量與我們主題有關的使人感興趣的材料,不過也僅僅如此罷了,因為這些觀察結果和材料,很少或者說根本沒有對夢的本質以及夢的任何神秘之處提供徹底的解釋。所以說,當專業的研究人員尚不能解決上面的問題,而那些非專業人員只是受過一般教育,就對這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了。說到這里,肯定有人要問,既然這樣,那么夢對史前原始人類來說,在他們關于夢的觀念以及對世界和靈魂觀念的形成上,究竟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呢?這個問題雖然很吸引人,我卻不想在這里討論,在本書中,我將避開這個問題跟大家敘述。這里隆重向讀者推薦幾位著名作者的著作,他們分別是約翰??盧伯克爵士、赫伯特??斯賓塞、E.B.泰勒和其他作者等。當然,我們只有先完成目前所面臨的夢的解析工作,才能更容易和精準地理解這些廣泛的問題和推測。關于史前人類對夢的解析,我們先來說說古希臘羅馬人,他們對夢的態度是怎樣的。古希臘羅馬人認為夢與他們信奉的超自然世界有關,上帝和魔鬼給人們的啟示通過夢來表現,這是必然的結果。他們還認為對于做夢者來說,夢不僅具有重要的目的,還預示著未來。往往夢的內容給做夢者帶來的印象都是稀奇古怪的,所以人們對于自己夢里發生的事情都很難產生一個一致的看法。我們也可以根據夢的價值和可信性進行分門別類。古代的哲學家們依賴占卜學,在對夢的評價上當然也會自然地跟占卜學緊密聯系上。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兩部著作中都提到了夢,而現在夢已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題材。通常,我們被告知這樣一個現象:夢不代表上帝,也跟神諭沒有任何關系,且它們是“惡魔”的,因為自然是“惡魔的”,不是神的。這就代表了:夢是遵循人類精神法則的結果,并不是超自然的存在,只不過,人類的精神和神有密切的關系。夢的現象也被解釋為:人入睡后,在睡眠中的一種心理活動。亞里士多德已意識到夢生活的某些特征。比如:“當身體的某個部位感覺到略微有些熱,人就能夢想到他正在穿過大火,感到灼熱難忍!睆倪@里可以看出來,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已經知道夢有這么一個特點:它能把睡眠中知覺到的輕微刺激轉變為強烈的感覺。他由此推斷:病人向醫生透露出身體變化的**信號有可能是夢,因為身體這一變化在清醒狀態下是不易觀察到的。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夢其實是夢心靈的產物,但是在很早以前,尤其是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古人,他們并不這么認為,而是覺得夢源于神靈。不僅如此,當時還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思潮存在,這兩種思潮影響甚遠?梢赃@么說,歷史上的每個階段對于夢生活的看法,都被其深深影響著。夢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比如真實的、有價值的夢,這類夢給做夢者帶來警示或預知未來;還有一類徒然的、欺人的及無價值的夢,這類夢易使夢者誤入歧途或引導夢者走向毀滅。格魯佩引用了麥克羅比斯和阿爾特米多魯斯(達爾迪斯)的幾行關于夢的分類原文: 夢可分為兩類。**類被認為受到當前或過去的影響,但對未來卻無關緊要。這一類包括失眠癥,它直接再現了一個特定觀念或它的對立面——如饑餓或飽足;還包括夢魔,它使特定觀念增添了擴大的幻想成分——如噩夢或夢魔。相反,第二類夢則被認為決定著未來。這包含:夢中接受的直接預言(神諭);對某些未來事件的預言(夢幻);需要解釋的象征夢(夢兆)。這一理論持續了幾個世紀。 夢之所以被賦予這些不同的價值,與“夢的解析”問題密切相關,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總是希望從夢中得到重要的結果。然而事與愿違的是,夢的理解通常都有一個過程,并不是馬上就可以被人們接受和明白的,而且即便是不被理解的一些特殊復雜的夢,也有可能做出一些重要的預言,同樣不能被輕視。因此,人們必須在探索“夢的解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并且要努力尋求一種能使夢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明白易懂和富有意義的方法。在古代后期,代表著解釋夢的*高權威的人是達爾迪斯的阿爾特米多魯斯。因為當時很多同類著作失傳,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他所著寫的《解夢》被保存下來,并且因為內容廣泛,彌補了這一損失。古人在夢基礎上的前科學觀點,是跟他們對宇宙的普遍觀點保持一致的。盡管這些觀點是比較現實的東西,但是將其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它們其實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具有現實性。當一個人早晨清醒狀態下對夢的殘留記憶的主要印象,是他們有關夢的觀點所要考慮的:這種印象其實很陌生,就好似來自另一個世界,并且思想中的其余內容與之相比,大相徑庭。很多觀點會認為,夢的超自然起源理論是站不住腳的,并且是沒有人支持的,而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盡管現實生活中,一些作者抱有虔誠的和神秘主義色彩思想,我們也刻意對這一類人不予理睬,但他們確實曾長久地停留在沒有被科學解釋征服之前的、一度廣泛的超自然王國。而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些即便具有非凡理智、思想理性的人,他們利用夢的一些不可解釋特征,毅然決然地尋求支持他們宗教信仰的存在和超人精神力量的存在。其中,對夢生活的高度推崇、對毋庸置疑的夢的神圣性的擁護者來自某些哲學學派,例如謝林的追隨者。在這里,夢的警示性和夢預示未來力量的討論一刻都沒有停止過。而科學家們也在一致努力并強烈地給予反擊,堅決反對接受這些信念。他們收集到的材料,希望通過心理學的闡釋給予夢一個合理的解釋,但還是不夠確切。 在從事撰寫夢問題的科學研究史的道路上,前人走得非常艱 難。因為這些研究并沒有較明顯地看出在哪些方面獲得了較大的價值,而其研究的進展也絲毫沒有得到明顯提升的跡象。更沒有一個確切的基礎,可提供給后來的研究者予以參考依據的作用,后面每位新的研究者都必須從頭開始再次審視這一問題。在這里,我要對當今有關這一主題做全面的綜合性勾畫,故我不可能根據年代列舉出這些有關夢問題的作者,并對他們每個人對夢所持有的觀念及見解作一一總結。所以,之后我將采用按題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敘述方式依次提出有關夢的問題,而文獻中解決問題的任何材料我都有可能引用到。但是,跟這個主題有關的文獻資料實在太多,并且散布很廣,又兼與其他學科相交織,我不可能全部掌握,但我會盡量在敘述中不遺漏掉基本的事實和重要的論點,請讀者朋友諒解。截至目前,很多作者習慣于在本主題上把睡眠和夢作為同一主題研究,除此之外,他們還把研究病理學邊緣的類似狀況和一些與夢類似的狀態,把它們同精神病理性狀態及其他一些諸如幻覺、幻視的似夢現象等聯系在一起。而在*近的研究著作中,出現了一種與之相反的限制主題的趨向,即夢生活的一些單獨問題被研究者作為一個專題進行研究,不再跟睡眠狀態聯系起來作為同一個主題。我很高興看到這一變化,因為其中體現了一種不斷增長的信念:越是模糊不清的事物,我們越要深入剖析進行一系列詳細的研究,從而得到正確的解釋和一致的結論。在本書中,我也會為讀者奉獻以心理學研究為主的這類詳細研究。而關于睡眠問題,盡管它的某一種狀態特性與精神結構功能狀態的改變會有密切的關系,但它主要屬于生理學研究的課題,我在本書中很少涉及,也因此,關于這方面的文獻就不予借鑒了。關于夢現象的科學探索,我提出了下列問題,這其中會有一些重疊現象,可按下列標題進行分類。 **節 夢與清醒狀態之間的關系 做夢者夢醒后,會有一段時間不能自已,認為自己就是從另一個世界走出來的,這個世界明顯跟他入夢前的世界是不同的。在這里,我們要引用老一輩生理學家布達赫的一段話,他在里面對夢現象做了細致和敏銳的描述,也表達了這種信念:“日常生活,有勞動和愉快,也有歡樂和痛苦,在夢里是從來不會再現的。相反,夢的目的旨在使我們從日常生活中解脫出來。甚至當我們的整個心靈全神貫注于某件事情時,當我們悲痛欲絕或竭盡全力要解決一些問題時,夢所能做的只不過是進入我們的心境中,以象征來再現現實。”I.H.費希特在這一點上也有同感,他把“補足的夢”看作心靈自我痊愈的神秘恩惠之一。斯特姆培爾關于夢的性質和起源研究一度受到廣泛的好評,在這項研究中他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做夢的人從清醒的世界中解脫了出來!彼终f:“在夢中,我們在清醒意識下幾乎完全失去了條理清晰的記憶和正常行為。”他還敘述道:“在夢中,幾乎沒有記憶,心靈與清醒生活的日常事務相互隔絕!碑斎,還有大部分作者在這一點上是持相反觀點的,他們認為夢與清醒狀態是有必然聯系的。我們引用哈夫納的一句話:“首先,夢是清醒生活的延續。我們的夢總是與我們*近意識中的觀念相聯系。仔細觀察幾乎總能發現夢與前幾天的經歷相聯系的線索。”魏甘德特別反對我剛才引用的布達赫的論點:“因為,很明顯在絕大多數夢中,常?梢杂^察到夢實際上把我們引回日常生活,而不是使我們脫離生活。”莫里用簡短的語句說:“我們的夢實為我們所見、所說、所欲和所為!绷硗,耶森在他的《論生理學》一書中給予了更直截了當的闡述:“夢的內容往往或多或少地由夢者的個性、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教育程度和生活的習慣方式所決定,以及由他以前整個生活經歷所決定!边@里,溫特斯泰因援引哲學家J.G.E.馬斯的一句話:“經驗證實了我們的觀點:我們*常夢見的是我們投入*強烈激情的事。這表明我們的激情必定對我們夢的產生起著影響。雄心勃勃的人夢見的是他已摘取桂冠(或想象他已經贏得了桂冠),或者那些他仍須為之奮斗的東西;戀人在夢中,總是在為他的心上人所渴望的東西東奔西走……所有沉睡在心中的肉欲和厭惡,如果受到某種刺激而喚醒,就能與其他意念結合起來形成夢,或者使得這些意念能夠介入一個已經出現的夢中。”古人關于“夢的內容依賴于現實生活”持有同樣的觀點。其中,拉德斯托克敘述了這樣一件事:在遠征希臘之前,薛西斯受到忠告放棄這一計劃,但在夢中他卻一再被催促去遠征;一位年邁、智慧的波斯釋夢者阿爾塔巴努斯非常中肯地告訴他,一般說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引用一段摘自盧克萊修說教詩《物性論》中的一段話:不管人們執著地去追尋什么,不管過去我們忙于什么,頭腦總是專注于追尋的對象,夢中的情況亦是如此:辯護人尋根覓據進行辯護,將軍則馳騁疆場……“因此,(夢)主要是我們白天里的思想和行為的殘余在靈魂中涌動翻騰!边@是西塞羅所寫的一句話,居然與許多年以后莫里的意思完全一樣。由此可見,夢生活和清醒生活這兩個觀念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這個主題上的討論,有一個人的思想比較妥當,這個人名叫希爾德布蘭特,他認為夢的特性除了用“一系列(三種)看起來引起矛盾的對比之外,根本不可能進行描述”。他認為“構成**種對比的是,一方面為夢從現實生活中封閉和隔絕開來;另一方面為它們之間持續的相互侵入和相互依存。夢完全是與清醒生活狀態下現實的感覺完全分離的。就像人們所說的與世隔絕的封閉的自我存在,被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與現實生活隔開。它使我們脫離現實,抹掉對現實的正;貞洠盐覀儼仓迷诹硪粋世界,實際是一種擺脫現實的、完全不同的生活……”希爾德布蘭特繼續闡明他的觀點:當我們入睡后,整個生命和它所有的存在形式就“好像通過一扇看不見的活板門而消失”。此外,一個人或許夢見他航海到圣赫勒拿島上,為囚禁在那兒的拿破侖提供一宗有利可圖的摩澤爾酒的生意。而他受到了這位被廢黜的皇帝的*親切接見。清醒后,他對這個有趣的幻夢破滅而感到萬分遺憾。希爾德布蘭特還說過,讓我們把夢中的情形與現實情況做一比較。夢者從沒有做過酒商,而且也從來沒有要當酒商的愿望。他從未做過海上航行,即使要航行的話,圣赫勒拿島也是他*不愿意去的一個地方。夢者從未有過對拿破侖的同情之心,反倒有一種強烈的愛國仇恨。更為重要的是,當拿破侖死于圣赫勒拿島上時,夢者甚至還未出生。所以這個夢超越了夢者與拿破侖之間有任何私人關系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夢的體驗顯示出橫亙于這兩種生活之間的某種互不相容的性質,這種體驗完全是斷斷續續的。不僅如此,希爾德布蘭特還說,看起來與此問題相反的觀點也是相當真實和正確的。不管怎么說,我認為*基本的關系與退隱和隔絕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甚至可以這么說,不管夢者夢到什么千奇百怪的現象,這些現象都是跟現實生活分隔不開的,都必須從現實生活中提取材料,從圍繞現實生活的理性生活中提取材料……不管夢的結果如何離奇,從根本意義上講,它們不會脫離現實世界而單獨存在。夢的結構即使再崇高或再荒謬,它們也必然是從我們眼前的感性世界,抑或從我們較為清醒的思想中占一席之地處提取基本素材。換句話說,這些素材來源于我們外部或內在所感受到的思想。 第二節 夢的材料:夢的記憶 我們認為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就是:人們體驗過的事情構成了夢內容的所有材料,而這些體驗在夢中被再現或被記起。但如果我們認為這種夢內容與現實之間的聯系經過比較后非常容易被認識,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聯系并不是容易被發現的,而是需要仔細尋找,并且很多做夢的現象即使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也得不到認識。這是因為我們做夢后的記憶功能表現出的若干特性,這些特性常常被人掛在嘴邊談及,但要真的針對每個特性解釋清楚,也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對這些特性仔細調查也是有必要的。還有一種情況:針對夢中的某個片段現象,我們在清醒狀態時并不認為是經歷過的一部分,當然也不可能是形成頭腦中的知識。我們記得夢中的某件事情,但卻經常會記不起它在何時何地曾經在現實生活中經歷過。因而,我們會覺得迷惘,這些夢里面的現象,它究竟來源于哪里,我們當然更容易相信夢能夠獨立存在并且單獨產生。經過一段長時間之后,我們生活中會產生一些新的事情,在這些事件上不由會回想起另外的事,這就是夢因此而產生的緣由。所以,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夢中很多我們能記起和知道的事情,比我們在清醒狀態時的記憶更甚。德爾貝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舉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夢例。夢里面,他家的院子被白雪覆蓋,院中兩條小蜥蜴被掩埋住了,一動不動,似乎處于一種僵硬的狀態。他生來就喜歡所有動物,于是把兩條小蜥蜴撿起來,想辦法使它們的身體暖和起來后,就把這兩條小蜥蜴送回它們的家——石墻小洞中。小蜥蜴*喜歡吃的食物是一種名叫小蕨類的植物葉子,他作為一名資深的動物愛好者,自然知道這些生活習性,故撿拾了很多喂小蜥蜴吃。夢里面,他還得知這種植物名叫Asplenium ruta muralis。夢還在持續,夢里面的場景換了幾個其他不相關的事情后,又回到蜥蜴的場景上。令德爾貝夫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只見兩條小蜥蜴正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地吃著穴洞里的蕨葉時,突然,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他的余光中,只見幾條小蜥蜴陸陸續續朝著這個穴洞爬來,并且不止這幾條,它們的后面,朝著這個方向的路上,擠滿了蜥蜴。他的目光掃過之前兩條小蜥蜴待著的地方,發現已經有好幾條小蜥蜴在吃剩余的蕨葉了……這種名叫Asplenium ruta muralis的蕨類植物,德爾貝夫在清醒時其實并不熟悉,也從來不知道有這種植物的拉丁文名字存在。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從夢里醒來后就去查證了這一植物,發現這種名稱的蕨類確實存在,它的學名是Asplenium ruta muraria,*后面幾個字母與夢中的學名略有出入。這種神奇的相似之處,難道只一個巧合嗎?當然不可能。只是,德爾貝夫又是如何在夢中知道這種名叫Asplenium蕨類的知識,連他自己都不清楚,對于他來說這只能認為是一個謎。德爾貝夫做這個夢的時間在1862年。16年后,當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探望一位朋友時,才發現了這個謎底究竟是什么。他在朋友那里看到一小本干花標本集,這里面都是瑞士一些地方向來參觀的游客出售的紀念本。這個時候,他腦中仿佛有什么東西一閃而過,趕緊打開植物標本集,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這本標本集里面,他居然找到了許多年前在夢中見到過的Asplenium,并且在這個蕨類植物的說明下面,他還親手用拉丁文寫了這個蕨類植物的學名。于是,所有事情都*終被記起,原來故事是這樣發展的:1860年,也就是夢見蜥蜴的兩年前,德爾貝夫這位朋友的妹妹,在蜜月期間帶了這本標本集,并且作為禮物送給了她的哥哥。在這位朋友的口授下,德爾貝夫被請求在每一種植物標本下面用拉丁文寫下了植物的名字,這個過程是極其辛苦且枯燥的,德爾貝夫并不該輕易忘記,可在兩年后他確實把這件事遺忘在記憶的某個角落了,直到兩年后在夢里面清晰地浮現出來。關于那個夢里面蜥蜴的出現,又是因為什么呢?這是更有趣的一件事。1877年的某一天,德爾貝夫偶然看到一本有插圖的舊期刊,這里面他發現了一幅插畫,那是一長列蜥蜴的圖片,這些蜥蜴正是他在1862年的夢中所夢見的。這本雜志于1861年出版,也僅僅發生在做夢的前一年,并且德爾貝夫清晰地記得,這份雜志已經訂閱很長時間了,從其創刊之日起就一直訂閱。由此可見,夢的功能是多么強大,它甚至具備人在清醒狀態下所不具備的更多記憶力,這一點不僅明顯,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論性。為了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關注,這里我再列舉一些關于“記憶增強”的夢例。莫里曾經說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米西當”(Mussidan)這個詞白天總是出現在他的頭腦中的過程。莫里只知道這是一個村鎮名稱,位于法國,至于其他,就無從所知了。某天夜里,他做夢了,夢里面他與一個人交談,這個人自稱來自米西當(Mussidan),莫里問他這個地方具體在何處時,這個人告訴他是多爾多涅行政區的一個小鎮。莫里醒來后,有些難以置信,他查閱了地名詞典后,居然發現了一個驚奇的結果:原來夢里面的這一切都是真的,在這個夢里面,一些他清醒時不知道的罕有知識都得到了證實。只是,他為何會忘掉這些知識,原因就不得而知了。耶森也報道過一些類似的夢例。故事發生在很久遠的時代,在這諸多夢中,關于老斯卡利格爾所做的一則夢*為典型。夢里面,他寫了一首贊美詩給維羅納的一位名人,然后有個叫布魯羅勒斯的人在夢里面跟他抱怨自己被人忽略了。而事實上斯卡利格爾記憶里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他還是遵從夢里面這個人的意思,給這個叫布魯羅勒斯的人寫了一些詩。他的兒子后來到了維羅納,居然了解到確實有一個人名叫布魯羅勒斯,而斯卡利格爾作為評論家,受到了紀念。瓦歇德敘述了赫維??德??圣丹尼斯描述的關于記憶增強的夢例。這個夢例特殊在后一個夢能夠補充完成前一個夢里面不能確認的事物:“我曾夢見了一位年輕的金發女人,她正在和我妹妹談話,她展示了自己的一些刺繡制品。在夢中我覺得她很面熟,我想我以前一定經常見到她。夢醒后,她的面容仍十分生動地出現在我面前,但我無法確認她究竟是誰。后來,我再次入睡,又出現了同一夢境……在第二次夢中,我和這位金發女人攀談起來。我問她我是否有幸在什么地方見過她。她回答說:‘當然,難道你不記得波尼克海濱浴場了?’這時,我立即醒來,于是清楚地回憶起了與夢中這位美人有關的全部細節!蓖蛔髡哌談到了一位他熟悉的音樂家。這位音樂家做的夢里面,聽到了一支他從未聽過的曲子。而幾年后,這支曲子居然在一本很舊的樂曲收藏集中被他發現了,可他還是不記得什么時候看到過。我也知道邁爾斯所收集的這類記憶增強的夢例發表在《心靈研究會記錄匯編》上,但十分可惜的是,我并未有幸得到這份材料。我同樣相信,一旦有人致力于研究夢,他始終能發現夢的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夢者所擁有的知識和記憶的證據,在夢里面都能找到,而這些在人清醒狀態時,反而是不知道的。我對神經質病人的精神分析中(以后就這方面會詳談),平均一周內要使病人好多次相信他們對夢中的引語、猥褻語等非常熟悉,且在夢中還使用了這些語言,而這些在清醒狀態時他們已經記不起來了。在此,我還要引用一個夢例,這個夢例僅是單純的記憶增強,通過它很輕易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只能在夢中得知知識的來源。 ......
夢的解析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終生從事寫作和臨床治療,其思想極為深刻,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歷代義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提出了“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響不限于心理學史,且遍及哲學、美學、文學和流行文化等領域。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