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山高水長:嶗山小學成長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5377
- 條形碼:9787552035377 ; 978-7-5520-3537-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高水長:嶗山小學成長記 本書特色
本書**個特點是真實。書中案例沒有虛構。學校工作涉及理念、目標、舉措、實效,涵蓋教育教學、課程課堂、操場食堂、設施設備、隊伍建設等。回顧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做過的事,唯有真實記錄,才有意義。校長、書記的領導力取決于個人的眼界、胸懷與膽識,主要體現在宏觀把控、判斷與決策上,行政人員的思考力與執行力則體現在實踐操作中。班主任、學科老師是建設學校、發展學校的中堅力量。沒有精良的干部師資隊伍,就沒有學校的健康有序發展。這是饅道理! 本書第二個特點是樸實。書中有許多一線老師和孩子們的成長故事,有家長委員會代表們的見聞感悟,文字樸實無華。書中還有一些黨政同行、師范同學、嶗山老同事記敘了她們眼里的嶗山小學和學校“掌門人”的點點滴滴。絲絲回憶,充滿鼓勵,情真意濃。繁華落盡見真誠!
山高水長:嶗山小學成長記 內容簡介
本書反映了21世紀以來上海市浦東新區嶗山小學師生的成長,學校的辦學特色、發展與成就。記錄、總結了20年來婁鳳校長帶領班子成員將嶗山小學辦成深受學生、家長歡迎和稱譽的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的不平凡歷程和經驗。
山高水長:嶗山小學成長記 目錄
序:一個學校的生態
**章 甲子華章從頭越
**節 歷經六十春秋的嶗山小學
第二節 奮斗中的成長與收獲
第二章 創建“新優質學校”:一把口琴一步棋
**節 銘記校訓,人人成才
第二節 培養“四會”好少年
第三節 魅力口琴,活力校園
第四節 國際象棋:“走好每一步”
第五節 快樂足球,閃亮少年
第六節 小風鈴手風琴社團
第七節 向陽花街舞社
第八節 “嶗山春晚”
第三章 強校良師優課程
**節 “青椒筑夢,寄望嶗山”
第二節 師徒帶教共成長
第三節 加強班主任和“三長”隊伍建設
第四節 “嶗山杯”教學競賽
第五節 倡導“研究興教”
第六節 多彩學科節和學科周
第七節 “一路書香,一生陽光”
第八節 開辟“嶗山大講壇”
第九節 師德,永恒的話題
第四章 提升小學生閱讀素養
**節 區級課題研究閱讀素養
第二節 營造書香氛圍
第三節 閱讀導讀促發展
第四節 親子閱讀共成長
第五章 以特色德育引領素質教育
**節 以誠信為基石,踐行核心價值觀
第二節 《嶗山少年成長存折》
第三節 畢業典禮和孩子們的成長禮
第四節 家書抵萬金
第五節 “心系祖國,情系嶗山”
第六節 匯聚成愛的海洋
第七節 澆灌“心靈花園”
第六章 構建家校合作共同體
**節 夯實家校合作根基
第二節 充分的家校合作
第三節 熱心負責的家長委員會
第四節 開辦家長學校,開展親職教育
第五節 創新家校互動,實現家校共育
第七章 擁抱世界
**節 赴港交流
第二節 寶島臺灣行
第三節 與青島嶗山華樓海爾希望小學結對
第四節 來自重慶的同行
第五節 “海外課堂 英倫印象”訪學之旅
第六節 登上悉尼歌劇院的舞臺
第八章 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
**節 規劃引領
第二節 依法治校
第三節 贏在中層
第四節 校長的管理風格
尾聲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后記
山高水長:嶗山小學成長記 節選
第二章 創建『新優質學校』:一把口琴一步棋 學校提出明確的辦學目標:師生、家長共同努力,把學校辦成藝體特色鮮明、師生喜愛、家長放心、社區認可的百姓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為此,學校努力落實“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補短,人人成才”的校訓,培養“會求知、會做事、會生存、會共存”的學生,打造“向上向善,陽光合作”的校風、“敬業愛生,尚德博學”的教風、“好學善問,自信自律”的學風,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和“幸福、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 **節 銘記校訓,人人成才 每一位走進嶗山小學校園的人,都能看到教學樓上醒目的金色大字“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補短,人人成才”。金丹青老師回憶她2016年冬天**次來到嶗山小學陸家嘴校區面試時,一看到這句校訓就非常感動:“原來這所學校可以人人有才,能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啊。簡簡單單的一句校訓,它所傳達的教育理念,擊中了我的心,讓我對嶗山小學留下了些許期待與向往。” 我們可以發現,在課余時間,經常能聽到校園里傳來悠揚的口琴聲,見到孩子們在足球場上熱情奔跑的身影,還有教室里認真對弈的場面……那個時候,她常常在心底感嘆:我們的學生真幸福!學校給他們提供了多種不同方向發展的可能性。每一位“嶗山人”努力踐行著校訓,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將每一位學生培養成才。 后來成為班主任的金老師,通過深入地了解自己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長、不足等,對校訓有了更全面的感悟: 金老師班級中有一個女生(暫且稱她為小A同學),盡管學習很認真,家長在家也常常輔導她,但她在獨立練習時結果總是不太理想。面對這一狀況,金老師從未批評過她,因為她的學習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抽象思維較弱,心理壓力過大。相反,金老師發現她的形象思維較強,在繪畫方面有突出的能力,構圖和色彩搭配總能讓人眼前一亮。于是,當學校有一些繪畫方面的活動時,金老師總是**個想到她,鼓勵她在繪畫領域綻放自己的光彩。在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下,暑假期間,小A同學參加了“我們的新時代”藝術作品繪畫比賽,交出了一份讓同學們贊嘆不已的畫卷。 金老師從小A同學臉上洋溢著的燦爛笑容中更加明白:作為教師,善于從學生的身上找到長處,找到其成長、發展、成才的閃光點,加以發揚光大,揚長避短,鼓勵和激勵他們上進是多么的重要。身為人民教師,首先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之處,否則,那一定是還沒有被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發掘他們的潛能,他們一定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楊燕燕老師也始終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閃光點,作為老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鼓勵他們做得更好。從事美術教育十年有余,楊老師教了許多“嶗山娃”,她回憶道:“有一名學生使我久久難忘,正是因為他,我知道了如何正確地去對待每一個學生。” 這名男同學在班級里是以調皮搗蛋出名的,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有一次楊老師非常氣憤地批評了他,這位同學從此不再聽她的課,上課時不是看童話書就是趴著睡覺。“過了一段時間后,有一次上課時,學生們在畫畫,我在他們中間巡視指導著,當我走到這名學生桌邊的時候,正巧他桌子上的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就彎腰把文具盒撿了起來,放到了他的桌子上,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舉動竟改變了我和他的關系。”楊老師抓住契機,不斷地鼓勵他。“我也總是有意識地對他進行一些指導和幫助,并且鼓勵他參加一些繪畫活動及比賽。每次他都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令我欣喜。原本不喜歡學習的他也因此愛上了其他學科,各科的學習都積極主動起來了,不但如此,原本一個十分調皮的學生居然也能在各學科的比賽中都有獲獎,真是令人不敢相信。” 陶行知有過這樣的比喻:“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陸麗佳老師一直以這樣的教育觀念來指導、鞭策和反省自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她時刻以校訓督促自己,把“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補短,人人成才”的校訓理念貫徹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校訓猶如一面旗幟,引領著我不斷成長和前進。”她認為,一名教師應注意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氛圍,拓寬教育渠道,不斷增強教育效果,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致力于學生的靈魂塑造。面對我們學校的隨遷子女們,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來教導他們,把孩子內在的東西調動出來,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能真正地去實現自我。 陸老師認為,“人人有才”的校訓告訴我們,學生在學校里不僅僅只是讀書,還要發掘培養不同的興趣愛好……學校的“國慶詩歌朗誦活動”“六一愛心義賣”“學科(節)周”等活動以及口琴社、手風琴社等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陶冶了學生們的性情,培育了他們真善美的情感。 學生培養得怎么樣,要看拿什么尺子去衡量,以什么眼光去發現。一段時間以來,以分數貼標簽的做法屢見不鮮,千篇一律的應試模式抹殺了學生成長的個性。過度關注學習好的學生,導致很多學生被忽視、被遺忘,班級里總有被視為“差生”的學生,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差、愛玩游戲、不聽父母的管教。陸麗佳老師坦言:面對這樣的孩子,一開始也不知所措。 小方就是這樣一個孩子,他沉迷于電腦游戲,學習成績差,不服父母的管教,經常和家長之間爆發沖突。觀察該生一段時間后,我決定對該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班會課上,我給學生們播放了《放牛班的春天》,讓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發光的一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小方也是如此。經過細心觀察,每節體育和體鍛課,小方都非常活躍,積極參與。正值學校的班際足球賽,我決定選小方代表班級參賽,小方先是有些錯愕,繼而表示一定踢好這場比賽,為班級爭得榮譽。比賽當天,小方早早地來到學校,和同學們確定比賽戰略;綠茵場上,小方竭盡全力,和同學們配合默契,*終為班級贏得了榮譽。經歷了這場足球賽,小方也在慢慢蛻變,上課時不再懶洋洋的了,課后主動幫助老師整理運動器材,整個人都陽光了起來,還立志長大后成為一名體育教練。 小方的案例詮釋了“人無全才,揚長補短”的校訓。小方也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但他依然有著珍貴的閃光點,他熱愛運動,能與同學友好相處,有集體榮譽感。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如果教師能把握好,閃光點就會成為學生進步的起點;教師要善于用寬容的雙眼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切忌一葉障目,也許一塊頑石就會變成一塊金子。
山高水長:嶗山小學成長記 作者簡介
婁鳳,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畢業,語文高級教師。2000年任嶗山西路小學(嶗山小學前身)校長助理,2001年任嶗山西路小學黨支部副書記(主持工作),2004年擔任嶗山西路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至今。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