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文教師的修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11487
- 條形碼:9787570211487 ; 978-7-5702-114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文教師的修養 本書特色
1.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師葉圣陶,揭示教育的真諦 2.葉圣陶先生從事教育工作近80年的思想精華,影響了幾代教師的成長。
語文教師的修養 內容簡介
語文教師的修養》是葉圣陶教育思想的精華,分為五輯,所選文章涉及葉圣陶先生關于教師教育、語文教育、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本書是葉圣陶先生從事教育工作近80年的思想精華,文中提出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習慣”等觀點影響深遠,影響了幾代教師的成長。
語文教師的修養 目錄
**輯教師的修養 / 001
教育與人生 / 003
新精神 / 006
呂叔湘先生說的比喻 / 008
讀書和受教育 / 010
教師的修養 / 013
如果我當教師 / 017
教師必須以身作則 / 026
教師怎樣盡責任 / 030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 033
讀教科書不是*后目的 / 035
第二輯語文教學 / 039
講和教 / 041
當語文教師的準備
——跟北師大中文系學生講話的提綱 / 043
怎樣教語文課
——在呼和浩特跟語文教師的講話 / 046
關于探討教材教法的幾點想法 / 055
認真學習語文 / 057
變相的語文教學 / 065
語文教學二十韻 / 070
略談學習國文 / 072
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觀念 / 075
中學國文學習法 / 082
改變字風 / 093
文藝作品的鑒賞 / 097
第三輯閱讀教學 / 111
讀書的態度 / 113
書·讀書 / 115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 117
給與學生閱讀的自由 / 120
論國文精讀指導不只是逐句講解 / 122
精讀的指導
——《精讀指導舉隅》前言 / 130
略讀的指導
——《略讀指導舉隅》前言 / 141
第四輯怎樣寫作 / 155
寫作什么 / 157
怎樣寫作 / 162
作自己要作的題目 / 167
寫作漫談 / 170
開頭和結尾 / 174
寫作是極平常的事 / 182
談文章的修改 / 191
和教師談寫作 / 194
“教師下水” / 207
評改一篇作文 / 210
“通”與“不通” / 221
“好”與“不好” / 225
評《讀和寫》,兼論讀和寫的關系 / 230
語文教師的修養 節選
教師必須以身作則 小學生守則二十條,全是簡短的話,口氣是小學生自己對自己說。實施小學生守則,就是要小學生拿這些話勉勵自己,管住自己,在語言、舉止、態度各方面養成好習慣。這些好習慣是小學生學習和勞動的時候所必需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人不可缺少的,所以非養成不可。 要使小學生真從心里說出這些話,真有勉勵自己管住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只給他們講一講守則,叫他們念一念守則,當然不濟事。教師必須隨時隨地給他們說明或者暗示,什么是好的,為什么好,什么是壞的,為什么壞,讓他們經過自己的體會,終于喜歡那好的,厭惡那壞的。這當兒,他們才覺得守則的話正是他們要說的話,才覺得非拿這些話勉勵自己管住自己不可。覺得守則的話正是他們要說的話,這就有了自覺性。覺得非拿這些話勉勵自己管住自己不可,這就有了積極性。必須在小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守則的精神才能貫徹在他們校內校外的生活里。 教師教學生靠語言,講一堂課,談一番話,語言是不可少的工具;可是要知道,決不能光靠語言。教師講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話,可是他的實際生活并不那樣,他的話就不會對學生起多大作用;或者講了什么是不好的,可是他的實際生活里就有那種不好的成分,那就會給學生很壞的影響:他們至少要想,原來話是可以隨便說的,說的話跟實際生活是可以正相反背的。唯有教師的話跟他的實際生活完全一致,不但像通常說的“說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說,情形就大不相同。那時候學生非常信服,愿意照著教師的話積極地實行,因為面前的教師就是光輝的榜樣,他們覺得跟著教師走是頂大的快樂。我國古來有所謂“身教”,就是說教師教學生不能光靠語言,還得以身作則,真正的教育作用在語言跟實際生活的一致上。這樣看來,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小學生守則才能有效地實施。 舉個例子來說。譬如進出屋子要開門關門,這是尋常的事,可是門怎么樣開怎么樣關,就有應該注意的地方。要是砰的一聲推開,又砰的一聲關上,那就在短時間內發出兩回討厭的聲音,給屋內屋外的人兩回刺激。人家在那兒做事用心思,聽見砰的一聲多少要受些妨礙,就是不在那里做什么,也會感覺怪不舒服的。所以咱們要教小學生從小養成習慣,輕輕地開門,輕輕地關門,能不發一點兒聲音*好。門有各式各樣,要做到開關任何式樣的門都很輕,甚至不發一點兒聲音才好。養成了這么個習慣好像沒有大關系,可是在開門關門這件事上,這才真正做到了小學生守則第十六條里說的“不妨礙別人的工作、學習和睡覺”。推廣開來想,在開門關門這件事上能夠不妨礙別人,不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夠不妨礙別人的基礎嗎?把輕輕開門輕輕關門的心放到一切事情上,同樣地養成習慣,不就什么舉動都不至于妨礙別人了嗎?這樣看來,輕輕開門輕輕關門實在不是一件小事。可是,咱們不留心也罷,要是留心一下,沒有輕輕開門輕輕關門的習慣的人事實上并不少。他們開門關門的時候好像正跟門生氣,碰見彈簧門就非常珍惜自己的手勁,再不肯抓住門的把手,耳朵是聽慣了,砰砰的聲音聽而不聞,因而絕不會想到在一進一出的當兒給了人家多少麻煩。我這個話決非隨便亂說,讀者不妨留心自己的周圍,準可以發見那樣的人。要是教師剛好是那樣的人,那就至少在開門關門這件事上不能使學生養成好習慣,不能叫學生不妨礙別人。理由很清楚,就在他不能以身作則。學生會想,教師也是那么砰的一聲進砰的一聲出的,自己為什么不能砰的一聲進砰的一聲出呢?盡管教師說得口枯舌干,不妨礙別人有多大道理,還是收不到一點兒效果。要是教師能夠以身作則,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教師的每一回進出都是給學生示范,使他們覺得唯有那么輕輕地開關才是正當的舉動。而且這并不是什么難以做到的事,有教師的榜樣在,教師輕輕地開關,不是好像行所無事嗎?這當兒,教師盡可以不說什么話,即使要說,也不用多說,因為這是“身教”,不說或者少說足夠收效了。再說,要說的大概也不是“你們得輕輕地開關”之類的話,而是指明大家在安寧的環境里學習和工作,不受別人煩擾,多么愉快,多么有效果的話。總之,說的話不但要使學生明白一些道理,而且要使學生親切地得到一些實感,感到那種好的環境非努力爭取不可。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就是從這里來的。于是他們永遠也忘不了“不妨礙別人”的話,永遠拿這個話來勉勵自己,管住自己。
語文教師的修養 作者簡介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現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倪煥之》《西川集》等。葉圣陶的教育思想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基礎,精辟、獨到地揭示了現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對中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作出了duchuang性和系統性的重要貢獻,被譽為“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師”。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