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文生命構建: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福建省“十三五”名師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81971
- 條形碼:9787561581971 ; 978-7-5615-819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文生命構建: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福建省“十三五”名師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以“語文生命構建 ——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為名,將本人共十年來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感想反思、課程設計、活動設計等探索及實踐經驗進行總結與匯編,闡明自己對語文教育的思考與體會。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語文課聯系著紙上的生命和生活中鮮活的靈魂,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聽、說、讀、寫”的字節的表達,更是生命活力的再現與重塑。由于思考與實踐都來自語文教育的線,希望對教書的同仁和在校學習的學生,都有閱讀的價值。
語文生命構建: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福建省“十三五”名師叢書 目錄
學用共構,成長生命
——我的語文教育觀
本立而道生
——閱讀主旨與閱讀教學有效性關系之探究
貫通古今情,情動而辭發
——高中古代詩歌教學之我見
基于直覺體驗的高中古詩深度教學探索
——以《短歌行》教學為例
讓小說站起來
——新課程標準指導下高中小說教學設計的原則
體感莊子的“冷熱”探求語文之德
——《無端崖之辭》教學反思
花草傳情,化育生命
——花草意象及美育意義探析
時代豪情與雄健生命之呈現
——由《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想到的
由“形”到“意”的生命張力
——由“孤鶩”意象所想到的
深度背誦進學養,讀寫結合促成長
——對語文學習中記誦作用的思考
從按要求寫作到生命個體的表達
——新時期考場作文之思考
以人為本,貴在立誠
——重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第二篇 教學設計的探索
讓生命滋養生命:教學設計新追求
案例一 《師說》教學思考及教學設計
從為文之道到生命之道
——《師說》教學思考
《師說》教學設計
案例二 《雷雨》教學思考及教學設計
給生命以出路
——《雷雨》教學思考
《雷雨》教學設計
案例三 《湘夫人》教學思考及教學設計
無處不在的生命主體再創造
——《湘夫人》教學思考
《湘夫人》教學設計
案例四 《在橋邊》教學思考及教學設計
生命的尊嚴,豈可被數字羈絆
——《在橋邊》教學思考
《在橋邊》教學設計
第三篇 課堂教學的探索
策略與方法:尋求課堂教學的突破口
案例一 《故都的秋》教學實錄、教學評析及教學感想
《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故都的秋》教學評析
……
第四篇課堂之外的探索
后記
語文生命構建: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福建省“十三五”名師叢書 作者簡介
葛莉苓,福建省“十二五”中學語文學科教學帶頭人,福建省“十三五”中學教學名師培養對象,福州第四中學高級教師,福建教育學院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近年來主持并參與“高中語文古詩文有效教學研究”“多學科式課程統整的高中校本課程開發模式研究”“語文高考現代文閱讀測試研究”“高中古詩文的文韻教學”等多項省級課題研究,在《福建教育》《福建基礎教育研究》等教育學術期刊上發表教學論文十余篇。作為教師,主張語文教學要“學用共構,成長生命”,既要遵循語文人文性、工具性的特點,又應尊重語文學習的情境化、生活化與綜合性、自主性的要求,以生命滋養生命,以活力創造活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構建自己生命的骨架和血肉,建立起自己的“觀察-處理-表達”的語言系統,使語文真正從紙上躍入自己的生活和靈魂。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