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解析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貨幣和信用理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666039
- 條形碼:9787544666039 ; 978-7-5446-660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析路德維!ゑT·米塞斯《貨幣和信用理論》 本書特色
美籍奧地利裔經濟學家路德維!ゑT·米塞斯是20世紀全世界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對認識貨幣的本質以及經濟決策中的邊際效用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出版了25本著作,其中重要的著作《貨幣和信用理論》對主流經濟學思想影響巨大,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大學與政府部門奉為圭臬。
解析路德維!ゑT·米塞斯《貨幣和信用理論》 內容簡介
路德維!ゑT·米塞斯的《貨幣和信用理論》于1912年出版,這部著作既完善了貨幣政策的相關理論,又促進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在當代得到廣泛認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米塞斯非常熟悉前人關于銀行和信貸業務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建構出一個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將個體間的私人交易、商業運作、銀行業務同影響貨幣和信用的市場因素聯系起來!敦泿藕托庞美碚摗穼ψ杂芍髁x思想家和政治家產生了廣泛影響,讀者可以從這本經典中了解20世紀以來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發展歷程。
解析路德維!ゑT·米塞斯《貨幣和信用理論》 目錄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其人
《貨幣和信用理論》的主要內容
《貨幣和信用理論》的學術價值
**部分:學術淵源
1.作者生平與歷史背景
2.學術背景
3.主導命題
4.作者貢獻
第二部分:學術思想
5.思想主脈
6.思想支脈
7.歷史成就
8.著作地位
第三部分:學術影響
9.*初反響
10.后續爭議
11.當代印跡
12.未來展望
術語表
人名表
解析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貨幣和信用理論》 節選
巴塞爾協議**版(稱作巴塞爾協議一)于1988年頒布。按照此協議,不同的銀行資產具有不同等級的信用風險:現金、金條以及本國國債都沒有風險,而住宅抵押有500/0的風險,大多數商業債的風險權值都是100%。巴塞爾協議一規定銀行持有的資本金必須達到它們的風險加權資產(也就是每一項資產乘以各自的風險權值)的8%。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巴塞爾協議三發布了新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銀行必須持有的準備金數量(現在銀行需要持有的所謂“一級資本”必須達到債務的27%)。2016和2017年還討論了更嚴厲的銀行業標準,稱作巴塞爾協議四! ∶兹拐J為存在不同類型的貨幣,這種觀點極大地影響了經濟學家如何計算流通中的各類貨幣。比如,對美聯儲而言,MO是*狹義的貨幣供應,代表了所有的實物貨幣,包括硬幣;Ml包括可以快速提取的賬戶(如支票賬戶和活期賬戶);M2(一般被視為家庭持有的貨幣)包括儲蓄賬戶、零售基金以及小額存單;M4包括*廣義的貨幣供應,包括政府的國庫券以及短期無擔保商業票據(簡稱“商業票據”)。2017年11月,有3.62萬億美元的M1貨幣在流通。僅僅統計到M2層次,貨幣就增加到了13.79萬億美元! ∶兹够蛟S會認為美國的貨幣供應只有3.62萬億美元,然而官方經濟學家對每一種貨幣進行密切追蹤的方法,正是源于他在《貨幣和信用理論》中對貨幣類型的分類。持續爭議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美國、英國和歐元區采取了量化寬松政策,以非常規的方式增加了貨幣供給。量化寬松旨在通過擴大貨幣供應量來刺激經濟增長(并減少失業),這或許是米塞斯的思想對于當下經濟政策*有意義的地方! ∶兹固岢觯柝泿殴⿷康倪^度增長。(事實上,米塞斯只贊成在找到新增存款來源的情況下增加貨幣供應。)今天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贊同米塞斯的這個觀點:當貨幣供應的增長速度總體上快于經濟增長時,會發生通脹并降低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價值! ⊥ǔQ胄型ㄟ^購買短期政府債券降低利率,從而擴大貨幣供應。但是當利率已經達到或接近零時,很難實現這一目標,比如2008年后的美國和歐洲就是這種情況。以英國為例,2007年7月的利率是5.7%,但是2009年3月的利率已經降至0.5%,這是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低的利率,此后八年一直處于0.5%或0.5%以下的水平! ≡诶室呀涍_到或接近零時,量化寬松刺激經濟低速增長。此時央行購買政府債(國庫券)、公司債(股票)以及抵押債(抵押擔保證券)。在美國,美聯儲2008年末采取了**輪量化寬松政策,2010年末到2011年初又采取了第二輪(又叫“QE2”),第三輪(“QE3”或“無限量QE”)則從2012年末一直持續到2014年末。
解析路德維!ゑT·米塞斯《貨幣和信用理論》 作者簡介
帕德雷格·貝爾頓,畢業于耶魯大學、牛津大學以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曾獲富布萊特獎學金,并因撰寫有關外交事務的文章而榮獲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的特蘭奇·加斯科因獎。作為記者,為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旁觀者》、標準普爾的經濟新聞專線撰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