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在愛中升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27994
- 條形碼:9787510027994 ; 978-7-5100-279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愛中升華 本書特色
◆ 海靈格理論集大成之作 ◆ 家庭系統排列思想的理論奠基之作。 ◆ 全面總結、闡述了海靈格對于包括自由、良知、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等眾多主題在內的眾多領域的思索與見解。 ◆ 有助于讀者了解海靈格系統排列思想普遍適用的意義。 ◆ 體驗海靈格的思想在不同領域內的運用。
在愛中升華 內容簡介
《在愛中升華》是家庭系統排列大師海靈格首創的家庭系統排列思想的理論奠基之作,全面總結、闡述了海靈格對于包括自由、良知、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等眾多主題在內的眾多領域的思索與見解。 本書優選的特色是全面展示了海靈格對他所研究的幾乎所有領域的觀點和思索。這些領域還包括關系中的罪惡與清白、良知、親子關系與群體中愛的序位、親密關系以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家庭疾病的成因與療愈、如何邁向和諧,等等。 本書可以使讀者了解海靈格系統排列思想普遍適用的意義,并體驗這些思想在不同領域內的運用。
在愛中升華 目錄
導言與概要
靈性的觀點
自由
擔憂與關懷
未來與當下
愛
關于這本書
**章 序幕
關系中的罪惡與清白
良知的限制
親子關系與群體中的愛的序位
愛的序位
親密關系及個體與更大整體的關系
第二章 靈性的良知
不同類型的良知
個人良知
集體良知
靈性良知
不同良知與家庭系統排列
沉思錄
第三章 家庭疾病的成因及療愈之道
造成疾病的愛及療愈的愛
我代替你離開
帶來療愈的愛
以疾病補償
第四章 健康及療愈的靈性觀點
靈性之愛
從靈性層次愛我們的父母
精神疾病,絕望的愛
深淵之愛
冥想:將我們帶離深淵的愛
言語障礙:失語癥與不被看見的成員
自閉癥
靈性家庭排列在一句話中的運用
簡短督導案例
第五章 邁向和諧
以助人為業
助人的秩序
與心靈共鳴的協助
和家庭融合一致的幫助
如何成功助人
在平等關系中助人
內在的排列
命運
第六章 靈性家庭排列
哲學
洞見的現象學之路
不同的家庭系統排列
第七章 男人和女人
靈性觀點下的男人和女人
第八章 需要幫助的孩子
所有孩子都是好的
案例:殘障的小孩,現在我同意
第九章 劇烈的沖突
大型沖突
偉大的和平
第十章 靈性宗教
洞見的靈性之路
排列
故事:轉折點
第十一章 反思
好好整理你的家
在愛中升華 節選
《在愛中升華》: 父母所給予我們的 父母不單單給予我們生命,他們同時撫養、教育、保護、關心我們,也給我們一個家。我們可以將父母所做的一切當成是他們所給予的禮物。所以我們可以跟父母說:“我帶著愛,接受你們所給予的一切。”帶著愛和感謝的接受也是一種平衡的形式,因為父母將因此感受到我們的感激和榮耀。如此一來,他們將帶著更大的喜悅付出。 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接受父母的付出時,我們通常會覺得滿足。當然如我們所知,可能期待仍在,雖然事實通常并不如我們預期,但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將感到滿足。 當孩子成年后對父母說:“我從你們那里得到了很多,而那已經足夠了。我會一輩子帶著你們所給予的禮物。”這將為他帶來豐盛和滿足的感覺,并且他能夠說:“其他我所需要的,我將為自己創造。”這也是會帶來極大益處的語句。這會使這個孩子獨立。也許他可以再試著說:“現在我將你們留在平靜里。”然后這個孩子就能夠和父母分離,但仍然維持著良好的親子關系。然而,如果孩子告訴父母:“你虧欠我,你該給我更多。”這將使父母緊閉心扉。從此,父母將無法自由、快樂地為孩子付出,他們所做的將是出于孩子的要求。如此一來,在孩子放棄他的要求之前,他也將無法接受父母的給予。如果孩子堅持向父母要求更多,這將使他仍與父母緊密連結而無法獨立,當他無法離開父母時,父母也將失去他們的孩子。 歸屬于我們的父母 此外,父母的樣貌和他們的付出,無論得失好壞,都是他們從生命中努力而來,而這歸屬于他們。孩子將分享父母的生命,但無法直接從父母的生命中拿取任何的榮耀或責任。這是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常常背離這樣的原則。當一個孩子從父母那里繼承了一筆財富或是頭銜,而不是付出自己的努力、經驗或是痛苦得來時,他的權力或是要求將沒有根基。 在家庭中,當孩子承繼了父母生命早期的經歷、疾病、罪行或不公義之事等不屬于孩子個人的生命經歷時,施與受的法則將出現逆轉。孩子承受不屬于他的遭遇,這樣的罪行、疾病、義務或是不公義是屬于另一個長輩的,這是另一個人的責任或命運,是另一個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當這個長輩能夠接受屬于他的責任和命運時,他就同時擁有他自己的尊嚴,因此發展出力量并且受益,他可以將這種好的特質而非行為代價傳遞給他的后代。 當一個人出生之后,即使出于愛而承繼了前人的苦難,他也干預了前人的命運,同時剝奪了前人面對自己命運的力量和尊嚴。如此一來,留下的只有牽連糾葛,而兩者為之付出的代價將超乎想象。傲慢 當家庭中的后輩試圖要為前人付出,仿佛這位后輩的地位與前人平等,甚至高過于他,而不是接受前人的給予并尊敬他時,施與受的法則將出現逆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父母從孩子身上得到他們在自己父母或是伴侶身上所無法得到的,而孩子也愿意為父母付出。此時,父母就變成孩子,而孩子就變成父母。愛的流動就不是自然地由高處移向低處,施與受的流動將必須對抗地心引力由低處向高處流。但就如水無法往高處流動一般,這樣的付出也將永遠無法到達它真正的目的地。 在我的團體中,曾經有位女士的母親失明而父親失聰。這一對父母相當地契合,而這個孩子覺得她有責任照顧父母。為了揭開隱藏的真相,我為這個來訪者進行了一個排列。在過程中,女兒的行為像是她大過她的父母。然而,她的母親告訴她:“我可以照顧你的爸爸。”而她的父親說:“我可以照顧你的媽媽,我們不需要你的幫忙。”這位來訪者聽到相當地失望,她覺得自己被降格回到孩子的位置上。 當晚她睡不好,隔天她問我是否能夠提供幫助。我告訴她:“一個人睡不好通常是為了要監視別人。”然后我跟她分享了德國作家包契的一個故事:一個在柏林的年輕人,戰爭后為了不讓老鼠毀壞他弟弟的尸體而徹夜不眠。另一個人走向他說:“你難道不知道老鼠晚上也要睡覺嗎?”然后這個年輕人晚上就能夠入睡了。隔天這位來訪者說她的睡眠質量提高了。 當孩子輕視施與受的序位時,她也會為此得到嚴厲的懲罰,即使不了解這種錯誤或是原因,她也會感覺到無力或失敗。當她錯置了施與受的對象和序位時,盡管出于愛,她仍然忽視了序位法則。她無法了解這樣做并不合宜,而只是覺得自己是在做好事。序位無法因愛淹沒,序位的階層高于愛而存在,心靈中存在著一股力量,即使以生命及個人福祉為代價,愛的流動仍要依照序位及平衡法則運行。因此,盲目地出自愛而不顧序位法則的行為是悲劇的開始。唯一的出路是:帶著愛了解并接受序位法則。對序位法則的了解是一種智慧,而帶著愛的臣服則是一種謙卑。 ……
在愛中升華 作者簡介
伯特??海靈格(Bert Hellinger,1925—2019),德國享有盛譽的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 海靈格早年系統學習了心理分析、完形療法、原始療法及交流分析等各種心理治療方法,發現很多個案都跨越數代,受到整個家庭系統的影響,進而發展出家庭系統排列療法,包含許多新洞見與新技巧。 海靈格的家庭系統排列是一種深入人心的治療方法,轟動了當時歐洲的心理治療界,在國際上贏得了高度的肯定。他出版了上百種著作,很多著作被翻譯為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出版。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